高盛:预计中国央行短期内不会进一步降息降准

2014年11月26日 21:25  华尔街见闻  收藏本文     

  针对上周五中国央行[微博]意外降息,高盛发布报告称此次降息本身并非通常意义上的货币政策放松。降息对经济增长较为有限,主要影响可能来自信号或信心渠道。高盛预计短期内央行进一步降息或者全面降低准备金的概率较低,但如果大幅走低的银行间利率未能为增长注入动力,则降息降准的概率将会上升。

  高盛报告表示,央行将此次降息定义为“中性”操作至少有两个可能的原因。首先且更为重要是,严格来讲,此次降息本身并非通常意义上的货币政策放松。降息后银行的有效存款利率不大可能明显变化。降息前,许多银行的存款利率已经接近浮动区间上限。降息后,在高贷存比环境下,银行存款与非存款储蓄工具之间的竞争激烈,许多银行将会充分利用上限的提高将存款利率上浮至新上限附近(基本与之前的上限相同),因此有效存款利率以及银行的资金成本几乎未变。此外,降息本身并不意味着央行增加(基础)货币数量或降低货币价格。

  过去几年,尽管实际增长势头和货币状况发生了明显改变,但央行在描述经济状况(“合理范围内”)及其政策立场(“稳健”)的措辞几乎从未发生大的变化。央行偏离其通常措辞的门槛似乎颇高 – 且如果央行的确开始使用更加温和的措辞时,这可能意味着政策将大幅放松。

  在降息在放松融资状况以及促进信贷增长方面成效上,高盛认为意义不大。高盛表示,降息本身不大可能对融资状况产生明显的直接影响。在融资方面,实际上有效存款利率不大可能大幅改变。从银行资产来看,降息对两类借款人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现有借款人和潜在借款人。现有借款人可能从中受益,因为许多贷款利率以基准利率为参考且至少每年调整一次。值得注意的是,许多现有借款人将主要受益于银行利差的收窄,而并非资金成本的下降。假设由于有效贷款利率下降 30 个基点,因此中期企业贷款存量将部分受益于降息,则企业每年节省的总利息成本约为人民币 1,000元。这并非微不足道,尤其是对财务状况压力较大的企业而言,但从宏观经济角度而言这一节省给增长注入的动力有限。

  对潜在借款人而言,降息的传导作用要小得多。毕竟,由于银行资金成本变化可能不大,其贷款定价也不会发生显著变化。此外,即便新的借款人的确受益于贷款利率的下降(例如,如果银行的贷款定价严格追随基准利率),但由于利差下降,银行是否愿意增加贷款供应并不明确。在贷存比较高的情况下,经银行间利率调整后,基准利率调整对社会融资规模的影响往往有限。鉴于此次降息有效存款利率的变动幅度有限,因此信贷生成受到的影响可能会更加平淡。

  在央行未来的决策上,高盛称同业利率——边际资金成本的主要决定因素,并且是央行控制流动性闸门的首要渠道——可能仍需明确下降才能对增长产生显著影响。从最近甚至是降息前的长期利率下降判断,市场人士(包括银行)确实已经预期在可预见的未来,货币状况将给增长带来相当的支撑。因此,通过降息发出意图信号但不以进一步实际放松来支持的做法产生显著影响的可能性非常小。

  预计短期内不会进一步降息。降息基本上存在两种可能的情况:i) 有效存款利率降幅较小(不降息或者降息被利率上限更大的灵活性所抵消)而基准贷款利率显著下调——此次降息即与此相似;ii)有效存款利率和基准贷款利率均显著下调(存款利率的下调没有完全被利率上限灵活性的增加所抵消)。央行按情况(i)的方式降息的可能性很小。在这种情况下,银行资金成本仍不会出现显著变化。

  以情况(ii)的方式降息可能性更大,尽管未来数周内该概率仍相对较低。如上文所述,在这种情况下,不但居民可支配收入会受到冲击,而且存款外流压力也会加大。如果/当非存款储蓄的利率下降并接近存款利率时,这一方式降息的可能性会上升。

  高盛仍预计短期内不会全面降准,尽管可能性已有所上升。全面降准意味着更明确地转向政策放松模式,部分原因在于这种做法对于(基础)货币的规模和价格具有直接影响。此外,在必要时,常备借贷便利、中期借贷便利、公开市场操作等更灵活的工具可提供银行间流动性,除非外汇流入在更长的时间内持续放缓,否则这些工具更受到决策者的青睐。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文章关键词: 银行利率外汇传真高盛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北大与女留学生发生性关系副教授被开除
  • 体育欧冠梅西戴帽破纪录巴萨4-0 曼城3-2拜仁
  • 娱乐巩俐0奖炮轰金马不公 陈冲否认心结
  • 财经河南两县为争高铁关系紧张:领导进京(图)
  • 科技微软中国需补缴1.4亿美元税款
  • 博客廖信忠:那些年我们追过的动作爱情片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濮存昕将现身教育盛典 教育APP哪家强
  • 天天说钱:股市的5大利好与6大利空
  • 苏鑫:“房价百日回升”的东风已到
  • 叶檀:遗产税会让中国高净值人群跑光
  • 如松:李嘉诚与土豪之间的距离
  • 陶冬:降息对中国经济的帮助有限
  • 徐斌:降息给经济隆胸戴上假发套
  • 冉学东:降息了 就可以买房子吗?
  • 尹中立:从A股主力资金发现3惊天秘密
  • 徽湖:央妈为何对楼市情有独钟
  • 陈思进:网络时代众筹买房不是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