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康:应把高铁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2014年08月21日 16:00  央视《交易时间》  收藏本文     

  《首席看市》是央视财经频道《交易时间》栏目新近推出的一档高端财经访谈节目,每周一至周五上午九点三十分在央视财经频道播出。节目邀请国内外知名投行、金融机构、研究机构的首席经济学家和著名学者进入演播室,针对国内外财经、金融以及产业领域的热点问题和政策动向进行深入解读,为投资者决策提供权威参考。

  主持人严晓宁:随着高铁新城的遍地开花,一方面是有部分新城镇崛起的成立案例,但另一方面,盲目的地产投资所造就的鬼城现象也是不容忽视的,而对于高铁产业链所带来的巨大机会,投资者应该如何进行理性的判断、合理的规避投资风险,今天我们首席看市请来的嘉宾是湘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康一起来深入探讨。现在2014年上半年,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同比的增速大概是8.9%这样一个水平,那是大幅低于全年投资增速20%的预期,那您感觉这是否说明高铁建设还需要一个逐步加速的过程呢?

  李康:首先这个问题我这么看,上半年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增速8.9%略低,但不能反映全年的情况,因为今年高铁的规划数据一直在增加,投资从6300亿增加到7000亿到7200亿,一直到了4月份的8000亿,整个基数不断地在提升。 

  其次,我们可能好多投资者不了解这个情况,就是所有的高铁这方面铁路建设的开工、建设、结算周期,大部分项目结算和设备到位结算都集中在下半年甚至年底,所以说按照惯例,我们总的投资量的60%以上都是发生在下半年,下半年结算的基数会远远地超过上半年。

  另外一个问题,今年的高铁实际上存在四个高的现象,三个新高,一个次高,首先是投资额度,今年预测8000亿的话,相当于仅仅次于2010年的高铁大跃进时候的8500亿,是历史上的第二高。

  第二个,今年的铁路通车里程,预计超过7000公里。其中的高铁通车里程大概是5400公里,这个也是个历史新高。

  第三个新高,今年我们整个铁路新开工项目将近是64个,这也是三年来的新高。另外一个,我们今年的高铁的设备投资1430亿,这个数目也是历史上的新高。

  所以从上述数据来看,今年全年高铁投资增速20%,我们的预测不仅有可能达到,甚至有可能超过,所以不要被上半年八点几的数据所迷惑的了。

  主持人:看来您对整个高铁的投资增速还是持一种比较乐观的态度,我们再从另外一个角度,从高铁的对外战略来看,目前大多数的海外项目还都没有进入实质性的建设手段,那根据您的观点,您认为高铁走出去,未来能有多大的机会来拉升整个产业的产能?

  李康:我觉得事实上整个高铁的空间现在是非常大的,不要说大家现在是看到有好多宏伟蓝图,包括国家领导人在出访期间都很重视高铁战略,实际上是相当于提高到国家战略这个角度来看,但是我们现在不管是投资者,还是建设者,还是研究者,大大地低估了高铁的战略意义。高铁的拉动因素是非常大的,它除了拉动水泥、建材、机械、设备制造等等以外,更大的程度上,我觉得它拉动了整个中国新兴战略行业的发展。

  你刚才提到空间有多大?实际上欧盟有个估计,铁路行业研究权威机构SCI 预测说,全球铁路设备需求市场预计到2015年达到1600亿欧元,其中亚太地区成为仅次于西欧的第二大市场,单纯我国国内市场大概就占了亚太市场60—70%,超过2000亿人民币,这仅仅是个高铁车辆装备的市场,这个市场的想象空间跟实际操作空间是非常大的。甚至战略性地设想,建高铁,一条是从新的丝绸之路,从连云港开始直接到阿姆斯特丹,另一条线到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另外还有一条高铁是从中国一直延伸到新加坡,甚至更加疯狂设想,是通过白令海峡沿着美国一直到南美洲、到巴西这一条线,而且我们的李总理是推广了高铁,在泰国大米换高铁,现在可能也有些进展,虽然是泰国英拉政府倒台了,但军政府现在有些进展。另外一个就是习主席到巴西,巴西秘鲁的跨太平洋大西洋铁路,所以这个空间非常大,而且事实上已经建成的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到安卡拉的高铁,所以我们现在高铁总体上来说,空间跟时间都非常大,而且我们在高铁设计方面,确实是达到了世界领先的地步。确实应该把高铁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来看。

  高铁建设带动经济是个长效机制    

  主持人:其实正如您所言,高铁建设肯定是一项庞大的工程,不管是从它的时间、空间,还是从整个的产业链条上来计算的话,那就整个的高铁产业链上的板块而言,您更看好哪个细分行业呢?

  李康:我觉得高铁细分行业很多,特别是高铁带动行业,比如说对基本建设,水泥、钢铁建材到基建设备、车辆装备以及信号设备等等。但是我觉得最看好的可能是高铁装备制造,包括你看中国的北车、南车,包括在巴西世界杯的时候,我们的竞争力,车辆设备这一块现在基本上都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并且,我觉得现在最大的一个问题是,我们应该跳出高铁谈高铁。我个人的感觉认为,高铁这个事,我们现在对它的战略意义没有完全的认透,它可能是带动我国最大新兴产业的一个最大的一个抓手,现在提出的七大新兴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信息技术以及生物等,高铁跟其中三大新兴产业是有直接关系的,高新技术设备、新能源、新材料,还包括新能源汽车的一部分,也就是说,事实上七大产业里有三个半产业是跟高铁是有直接关系的。中国原来一直出口的都是低端产品,几件衬衫换一架波音飞机,中国除了华为、中兴出口了一些电子设备以外,哪些是高端设备能出得去?三一重工出了几个重装设备,还在美国跟人家打官司,闹的不亦乐乎,人家不停地用国家安全来卡你。恰恰高铁,铺几条铁轨无关他们国家安全。

  关于高铁设施,我们曾经跟工程院的一个院士探讨过这个问题,他说,我们高铁到三百五十公里以上的高铁知识产权,中国的自主知识产权是占了很大的优势的,我们三百公里到三百五十公里之间,我们花了几年时间,而我觉得我们恰恰原来犯了一个错误是什么?高铁的问题,不是它的高速,当时的事故是一百公里的时候撞上去的,我们把管理问题错当成技术问题,从而丧失了我国的一个高铁发展的战略机遇期。现在中央领导很敏感抓住了这一条。

  总体归纳来说,第一,高铁产业不应仅仅作为一般的产业,我觉得甚至可以把它列为拉动我国新兴技术发展,拉动投资转型换代的一个产业;第二个,高铁高速发展,对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具有极大的建设意义,想想看,如果一小时经济圈,如果上海到合肥这么一个安徽省会,提速到400多公里,现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在400公里的经济圈范围内,这对城镇化建设具有极大意义。甚至对房地产价格的抑制都有很好的助益。我们现在的思路只知道打压房地产,为什么不想想把这个供给更加扩大,而非需求上一端抑制;第三,从中国的战略角度上来说,高速运输的高铁,对中国的国家安全也具有极大的意义;第四,对世界的和平也具有极大的意义,如果高铁运输从蒙古到俄罗斯,甚至墨西哥,加拿大,对于中国与各国的友谊具有多大的贡献,世界大同。第五,高铁本身所从拉动的产业链是极其巨大。在这些方面,我们恰恰过去犯了一些短视的错误,如果我们这一次能够把这个问题放到一个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多看到它的优势,改进它的一些弱势,我觉得这个高铁发展是具有很大的一个战略机遇的。有人说,高铁你建那么高干什么,速度这么快没人坐,有什么用,都荒在那,我觉得这恰恰犯了一个一叶障目的错误,你到日本看看,日本的新干线,他们很长时间里面好多也是空车的,但是它运输的过程当中,物流的带动过程中,启动了整个行业发展链条。而且你现在虽然是空的,但是不等于以后空。我记得1958年的时候,当时的江西省长在南昌建一条八一大道,当时有人批评江西省长说你的八一大道建的那么宽干嘛,搞四个车道,当时我记得周恩来总理说的,八一大道建的,我觉得恰到好处,你现在不跑车,不等于以后不跑车,你现在看它八一大道算什么,所以如果说一个战略家、投资者、研究者没有一种战略性、没有充分认识这个意义,我觉得对我们国家的整个的转业发展可能是看的不透。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近几年的发展,虽然第三产业已经超过了第二产业,成为中国第一大的产业,但是中国的近几年发展,包括社会稳定,包括就业可能还得靠投资,靠什么拉动投资,你不能投那些汽车,投这些铝制造业,投那些重复产业,高铁产业恰恰是需要国家从大战略来投,这个民营资本解决不了多少问题,它只能作为补充,国家应该把重要的钱、重要的投资完全投在高铁上,把基础设施建设施搞上去,这可能使中国经济又有一个大的飞跃。当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科斯曾提出,他说中国做对了什么,事实上,中国做对了的恰恰是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七通一平引来了投资加速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从而使中国的经济发展走在了世界的前列。那么现在我觉得中国可能要利用高铁来拉动整个中国投资的发展,使中国的经济转型走向投资、消费、进出口协调发展的轨道。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文章关键词: A股经济市场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红会回应违规出租救灾库房:月底前腾空
  • 体育亚冠-争议哨送恒大两红0-1 恒大决定上诉
  • 娱乐台媒曝房祖名供出大麻来源:台F姓男星
  • 财经15万亿土地审计启动 剑指土地寻租
  • 科技西客 | 王小川:选择恐惧症者的坚持
  • 博客马未都:狗抱女知青腿耍流氓爆笑事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女子5次报考公务员 其父称不缺钱但缺官
  • 齐俊杰:北京地王出没请注意!
  • 张明:不缺流动性 钱去哪儿了?
  • 春根之言:不动产登记将推高物价
  • 水皮:阿里幸亏没请成龙代言
  • 吴国平:新牛市最大风险是你不在其中
  • 慕容散:资本下乡不要单单指望阿里
  • 徽湖:北京推出地王背后的真实意图
  • 徐文明:如何避免牛市综合症
  • 叶檀:当前经济数据逻辑不统一
  • 中汽协董扬:中国品牌乘用车的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