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采宜:近期股市上涨是积极政策综合作用的结果

2014年07月30日 13:33  央视《交易时间》  收藏本文     

  《首席看市》是央视财经频道《交易时间》栏目新近推出的一档高端财经访谈节目,每周一至周五上午九点三十分在央视财经频道播出。节目邀请国内外知名投行、金融机构、研究机构的首席经济学家和著名学者进入演播室,针对国内外财经、金融以及产业领域的热点问题和政策动向进行深入解读,为投资者决策提供权威参考。

  主持人:这几天最吸引市场眼球的,就是连续上涨的股市。如果我们把视野放的再宽一点,就会发现,回暖的不只是股市,在上周公布的汇丰PMI初值已经升至了52,这是18个月以来的最高值。而这一切又跟从年初以来的一系列积极的宏观政策息息相关,那么宏观经济政策是如何向资本市场传导,终极的目标又是什么?今天我们首席看市的嘉宾是国泰君安证券[微博]首席经济学家林采宜博士,林博士您好,先问一个可能近期投资者都会比较关心的问题,就是近期A股市场的上涨和今年以来宏观经济政策之间到底是一个什么关系?

  国泰君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林采宜:我个人认为最近的股市上涨,应该是宏观经济积极政策包括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综合作用的一个结果,从今年3月份以来,从货币政策来看,政府就不断地推出了一轮又一轮的货币宽松和信贷宽松,从3月份农村商业银行的再贷款,到了4月份县域以下农商行、农合行的降准,再到6月份降准的范围进一步扩大,还有就是存贷比口径的调整,包括最近刚刚出台的向国家开发银行定向投放的补充抵押贷款一万亿,这写都是一个货币宽松的政策和信贷宽松的组合拳,这一系列宽松政策,实际上释放了一定规模的流动性,导致最近一段时间整个市场的利率中枢在逐渐地下移,普遍的流动性宽松是利率走低的主要因素。这是货币政策方面。

  从财政政策来看,今年5月份、6月份两个月的财政支出都超过了25%的增幅,也就是说政府积极的财政政策现在看来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实实在在的一个加大力度的投入,这些真金白银的投入,实际上,拉动了对实体经济的有效需求,这在5月份、6月份包括7月份的PMI指数、工业增加值还有企业利润数据增长里都体现出来了,这些数据的回暖,实际上都有很强的政策效应在里边,所以整体上来说是宏观经济的积极财政政策和宽松货币政策共同拉动了整个实体经济的需求,而这个需求反映成宏观经济数据的时候,又影响了市场的预期,所以促成了股市目前比较好的一个形势。

  主持人:我们看到从年初以来,虽然没有做出像普遍降准、降息这样直接的调控手段,但是管理层出台了一系列的微调措施,刚才您也谈到了,那您感觉这两种调控手段作用到实体经济当中,它们的具体区别是什么,另外在下半年,您觉得应该在调控手段上会有变化吗?原因是什么?

  林采宜:我觉得这两个调控政策具体区别就在于,普遍的降准、降息,实际上就是放水,而定向宽松,实际上把盲目的放水变成了一个定向引水,那也就是说,定向的宽松政策实际上带有结构调整的政策目标在里面,它可以使流动性更多地流向一些小微、三农,包括棚户区改造等一些政府需要扶持的产业或者企业,防止资金流动性过剩以后,又流向一些空转或者过剩产业,所以我说,两种政策主要的区别就在一种有结构调整的作用在里边,而另一种只是简单的一个逆周期的操作,就是放松一个流动性。从下半年来看的话,我个人认为比较合理的政策宗旨还是要继续维持这种定向原则,毕竟我们刺激经济的增长,它不是最终目的,其实我们保增长的目的是为了促改革,保证结构调整能够有一个平缓的环境,所以说定向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它能够起到把结构调整和货币宽松结合在一起的效用,所以我个人认为下半年如果货币和财政继续宽松的话,应该仍然保持定向为好。

  主持人:如果详细地梳理一下上半年的经济数据,我们会发现一个问题。虽然像GDP,包括工业增速、固定资产投资这一类数据开始反弹,但是一些更直观描述经济活跃度的指标,比如说像铁路货运,像发电量,包括说和我们一些制造业企业去接触的时候,发现这些指标相对疲弱的同时,企业实体经营层面感受到的困难还是非常大的。那您如何看待这些数据之间的差异,还有哪些数据是您比较看重的呢?

  林采宜:我觉得这两样数据存在可能差异,可能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个方面原因可能是统计口径的问题,因为我们统计局反映的都是规模以上工业的增加值和利润,在结构调整阶段,通常企业兼并,收购比较频繁,比如说原来你两个小企业,那么不在这个规模以上企业的统计口径之内,但是合并了以后就进入了这个统计口径,还有就说大企业在兼并一些小企业,那么实际上是把那些小企业原来在统计口径之外的一些产量,包括利润都纳入了整个大企业的范围,所以说这里面的增长,我认为有统计口径的因素在里面,这是一个因素。

  另一个方面,您提到了发电量和货运,其实发电量和货运是在传统经济结构下面的一个比较明显的制造业晴雨表,但是最近第一季度的和上半年的数据,我们都注意到了,中国单位GDP的平均能耗实际上在不断下降,上半年GDP单位能耗平均下降了4.2%,这就意味着每产出一个单位的GDP,对煤、电、气,这些能源消耗的指标在减少,这是一个方面。

  第二个方面的话,就是我们能源结构的改变,原来我们国家65%的能耗都来源自煤的能耗,而煤是需要大量运输的,但是自从我们经济结构进入一个转型和调整阶段以后,在我们的这个能源消耗结构中,最近两年实际上煤的消耗在不断地下降,那么这也会影响到铁路的货运量,所以说货运量和发电量的增长和整个工业增加值的一个增长不匹配,这里面是有结构的因素和统计的因素,两个因素共同来形成的,也就说我们发现就是从2011年、2012年到现在,就是发电量、货运量和国民经济增长的指标已经出现了一个相关性的弱化,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中国的经济已经从传统的这种以耗煤为主要模式的一种高耗能型的一个增长模式,逐渐的向现代高级工业化和服务型经济转换,所以说煤电跟工业增加值会出现这样一个背离。

  主持人:另外咱们刚才提到股市和一些重要的经济数据,在出现回暖方面都出现了一个共振。那这个阶段也开始在股市当中的人,被戏称为说中国经济的一个小蜜月阶段,您觉得这个影响这个蜜月期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另外您判断这个蜜月期表现在股市当中,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反应,另外如何判断蜜月期在延续或者是结束的一种标志呢?

  林采宜:我觉得股市这个蜜月期的话,实际上是由两个因素共同形成的,一个是政策因素,一个是预期。政策因素方面看,就要看下半年我们这种量化宽松政策还会不会有新的一轮的不断地推出。第二个也看积极财政政策落实的力度和节奏,第二个就是市场的预期,包括对宏观经济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的预期。我个人认为,企业的利润数据,其实是最关键的数据,如果说企业的利润数据出现一个实质性的可持续的增长的话,那么股市的蜜月期可能相对来说会比较长一些,这是我个人的观点,

  主持人:您现在对企业下半年整个利润数据的综合判断整体的趋势是什么样的?

  林采宜:我个人要看,如果是一些服务型行业或者是一些新兴行业的话,我认为下半年的增长是非常的乐观的,那么如果是一些传统的行业,包括一些传统的制造业,还有人员行业的话,可能就要看政策它的一个扶持力度,那么总体而言的话,我认为下半年整个企业的利润数据会出现一种结构性的变化,也就说好的会更好,然后差的话,可能会更差。

  主持人:去年年底有人担心经济硬着陆的风险,现在是不是可以基本排除的。如果我们再按照时间来划分的话,中国经济短期、中期和长期面临的最大隐患或者是问题是什么,您现在在对策方面有什么样的看法?

  林采宜:我觉得中国经济短期比较大的风险就是房地产的下滑,毕竟十年来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很重要的引擎就是房地产的高歌猛进,今年房地产很明显已经进入拐点,实际上,从增长的角度来看,房地产的下滑,是政府或者说其他各种方式所无法来对冲的一种经济需求的一个放缓,那么房地产的下滑,它会形成比较直接的效应就是一些信托产品,比如说房地产信托产品,还有一些信用债的违约,我认为这是一个短期的一个风险,就是说一个行业的衰退导致跟这行业相关的一些金融产品出现一些违约事件,这是短期的风险。如果说中长期的风险,我个人认为更多的还是结构调整不到位,也就是说,一轮又一轮的这个宽松政策或者说刺激政策可能延缓了过剩产业的市场出清,影响到资源配置调整的这么一个进程,如果这样,我们中国有可能步入类似于日本那样的一个中长期的一个处于不增长的阶段,所以这是中长期,就们可能落入的陷阱——结构调整和改革的陷阱,某种意义上说宽松(刺激)政策会弱化改革对经济的一种刺激作用,延长经济周期的调整,如果在刺激的环境下面,中国只有产业的区域转移(最近这两年,实际上是非常明显,就从东部地区到西部和中部地区的一个产业转移,东部的增长在放慢,而中西部的增长在加快,但是产业升级换代的迹象,包括企业创新能力的形成,这种现象还不明显),企业没有找到升级的驱动力,就是以创新来带动整个产业发展,形成在全球范围的综合竞争力,我认为这是中国未来最大的风险,如果我们在全球范围内,未能有效地形成产业竞争力,那经济转型就失败了。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文章关键词: A股经济市场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中央决定对周永康立案审查 独家交互策划
  • 体育国际杯-曼联点球5-3胜国米 皇马0-1罗马
  • 娱乐袁立微博为演员讨要社保 呼吁弥补漏洞
  • 财经专家称我国税负率达44% 不降反升不应该
  • 科技出境游WiFi:不起眼的大生意
  • 博客疯狂英语李阳:我为什么要皈依佛教?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大学生啃老7年被赶出门称父母有义务养
  • 齐俊杰:算算兜里的钱毛了多少
  • 董少鹏:中国股市需要“200次求败”
  • 白腊:户籍制度改革终结贫富两极分化
  • 余丰慧:从奥巴马禁三一看美有色眼镜
  • 水皮:新常态为股市这轮行情背书
  • 慕容小散:仅凭限购退出救不了楼市
  • 朱大鸣:市场手段化解泡沫让楼市崩溃
  • 叶檀:住房银行发动中国城镇经济引擎
  • 玄铁令:有牛市味道 不是去牛市路上
  • 李锦:央企集团层面混合所有制要破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