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顾鑫
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凡是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政府不进行不当干预。推进水、石油、天然气、电力、交通、电信等领域价格改革,放开竞争性环节价格。”分析人士认为,让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意味着在价格形成过程中,市场应起主导作用。当前,在一些领域存在的政府定价行为将进一步缩小范围,价格双轨制现象将逐步消除。但是,在放开价格管制的同时,应着力培育市场体系、引入竞争机制,以免落入“逢改必涨”的窠臼。对暂不适合放开的领域,应建立健全全面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价格调整机制,增加价格调整方案透明度。
今年以来,有关部门在价格改革领域的动作较为频繁:煤炭价格并轨,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进一步完善,天然气价格改革全面实施,阶梯电价、阶梯水价制度稳步推行。当前,资源品价格已基本能反映市场供求关系,但深层次改革仍有待推进。一是进一步减少政府定价项目,放开竞争性环节价格,还权于市场;二是以资源税改革为契机,让资源品价格包含环境污染等外部性成本,提高资源使用效率,降低“两高一资”企业在经济中占比,适应当前节能减排的大环境。
在推进资源品价格改革的过程中,暂时的价格上涨的情况可能时有出现。之所以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一方面,价格要进一步体现资源稀缺性和生态环境损害成本;另一方面,部分资源品仅由少数企业供给。这样,频频与价格改革相伴随的价格上涨长期以来受到诟病,“逢改必涨”似乎成为价格改革的常态。
但是,应当看到,价格改革不能只着眼于价格本身,还应着眼于完善市场供给结构、放开市场准入、引入竞争机制,让价格成为市场充分竞争的结果。对垄断程度较高的行业,甚至应先行推进打破垄断、完善投融资体制、鼓励民间投资等政策措施。否则,价格改革带来的只是相关企业利润的增厚,资源配置扭曲、环境污染等问题仍难以得到较好解决。英国、日本等国家就曾对民航、电信、电力、天然气、自来水、铁路等公用事业领域进行大规模民营化改革,鼓励市场竞争、优化资源配置。(下转A02版)
(上接A01版)还应看到,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不是让市场起全部作用,同时要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在个别自然垄断或打破垄断还比较困难的环节,暂不适合完全放开价格。有关部门应加快健全科学合理的价格调控体系和公开透明的价格监管制度,建立有效的成本收益分析框架。相关行业企业对运营成本不能遮遮掩掩,公开成本不能只是一本粗线条勾勒的“糊涂账”,还应披露足够的细节,把真实情况向公众解释清楚。
为缓解价格改革可能带来的民生压力,纾解公众对涨价的焦虑,有关部门应加大对低收入群体补贴力度,织好社会安全网,完善居民生活阶梯价格制度,在保障居民基本生活需求的同时,遏制铺张浪费现象,合理消费资源品。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