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收入倍增计划曾成就日本大牛市:29年涨28倍

2013年02月06日 10:18  第一财经日报 微博

  作者 郭兴艳

  正是在1960年12月27日那天,日本推出了“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成为日本经济再次腾飞的起点。

  从1960年12月27日的1346.41点到1989年12月29日的38957.44点,日经225指数经历了29年上涨28倍的大牛市。而正是在1960年12月27日那天,日本推出了“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成为日本经济再次腾飞的起点。

  日本经济学者林直道在《现代日本经济》书中指出,通过对1960年到1973年这段日本高速增长时期的前后对比发现,日本国民的生活方式、社会形象、人们的思维方式,乃至整个日本列岛的面貌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日本“倍增计划”实施前后

  日本上世纪60年代初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是由其1957年~1958年的经济萧条所触发。招商证券[微博]研究报告指出,萧条暴露出日本经济存在双重结构、个人消费不足以及过度依赖投资带动经济增长等诸多结构问题。而出台“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原因无外乎在于化解国家经济中内需不足、产能过剩等问题。

  “国民收入倍增计划”铸造了日本经济的黄金年代。计划规定到1970年GNP较1960年度翻一番,实际结果是增加了2.12倍,日本工人的工资指数增长了近1.7倍。日本国民生活和社会文化指标,如各种家庭耐用消费品彩电、冰箱、洗衣机、吸尘器、微波炉、热水器、立体声音响等普及率甚至达到90%以上,消费服务业开始加速增长。

  更为重要的是,日本“橄榄形社会”逐渐形成。收入的全面提高,使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大企业与中小企业、高龄者与年轻人之间的收入差距缩小。由于消费内容趋于均衡和一致,使本国国民具有的“中流阶层意识”开始形成,逐渐形成人口接近1亿的中产阶层,成为日本社会政治经济稳定的重要因素。

  大牛市年涨近一倍

  招商证券研发中心投资策略研究主管陈文招向《第一财经日报》表示,在“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支持下,上世纪60~70年代日本股市理所当然地大涨,虽然70年代尤其是1973年~1975年间市场出现较大调整,但1976年后日本股市重又进入牛市直至1989年,而80年代中期之后的股市上涨跟当时日本金融自由化改革有关。

  历史数据显示,1960年12月31日日经225指数最高报1356.71点,1970年12月31日最高报2534.4点,10年上涨86%。而1989年12月29日,日经225指数涨到最高点38957.44点,29年上涨了约28倍,成就了日本股市的超级大牛市。

  四大投资机会

  招商证券在研报中指出,日本“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实施期间和之后五年资本市场的表现主要围绕四个投资机会。

  一是受益于收入增长和收入分配改善的低端消费品和耐用消费品行业,以及消费服务业的爆发。消费结构在趋向汽车、住房等耐用品消费的同时,开始加速趋向医疗保健、文娱休闲等服务消费,必需消费品如食品饮料等则延续了稳定增长态势。

  二是产业高级化以及劳动生产率提升带来的机会,主要体现为机器替代人、机械设备更新投资等方面。上世纪60年代日本机械设备存量增长迅速,到1970年,通用机械、电气机械、交运设备、精密仪器在制造业内部上升到34%,这主要得益于机械对高人力成本的替代以及产业升级对设备更新的需求。

  三是政府对农户的转移支付以及农产品涨价带来的机会,包括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速以及农产品提价带来的机遇。

  四是产业和企业大型化带来的机遇,企业为化解高工资压力出现产业兼并、重组机会,主要集中在传统产业领域如钢铁、纺织、批发零售等领域。数据显示,国民收入倍增十年内日本企业并购蔚然成风,合并数量高达6371宗。

  借鉴

  上述行业的投资机会被日本资本市场的表现所证实。生物制药、零售、传媒、食品饮料、科技等行业的市值持续扩大;而钢铁、有色、化工、采矿等行业的市值持续出现缩小;汽车行业的市值在转型初期扩大后期缩小;银行地产的市值在转型前期缩小在转型后期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升而扩大。

  陈文招认为,迄今为止中国工业化的发展历程在很多方面与日本“二战”后的情况类似,很多方面确实可以借鉴。而中国的居民收入倍增计划、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以及相应的经济转型,都是经济和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所面临的必然问题。

  他认为,投资者布局“收入倍增计划”,重点的投资机会应该集中在大众消费品和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机械设备更新领域。这些行业包括机械装备以及商业零售、医药、服装、酒店旅游、休闲娱乐、食品饮料、家电等。

  不过,他也指出,中国要实现经济有质量地增长并实现居民收入倍增,需要进行一些改革,但愿中国能迎难而上,而且要最终避免日本经济上世纪90年代“泡沫破灭”的情形再现。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换一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日方称我军导弹雷达瞄准日本护卫舰
  • 体育WCBA山西神奇夺冠 CBA广东常规赛封王
  • 娱乐香港嫩模陪睡盛行 揭秘接客行情(图)
  • 财经国务院批转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
  • 科技苹果128GB版iPad国内正式上市
  • 博客人物:袁厉害有20套房 女婿:岳母被诬陷
  • 读书揭秘:周恩来是否策划离间毛泽东和江青
  • 教育女儿未过保送生考试 母亲自责自己失败
  • 育儿17个月大男孩超萌击球引围观(图)
  • 金岩石:城市欲望空间是房价涨跌幕后推手
  • 陶冬:美国债市离拐点不远了
  • 姚树洁:赵本山退出春晚的反思
  • 倪金节:地方投资狂潮再起
  • 章玉贵:中国30年内难以超越美国
  • 黄鸣:太阳热产业路在何方
  • 熊鹭:人民币走出去正当时
  • 秦红:15岁的基金业走向何方
  • 钮文新:别了 周小川
  • 连清川:赵红霞照片与媒体的伦理和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