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2013市场之变:A股资金面仍存变数 上半年有望改善

2012年12月28日 01:14  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曾子建 李智

  2009年大盘见顶3478点之后,熊市已经绵延三年。在这三年中,存量资金日益流出,越来越多的投资者选择了离开。

  中国证券投资者保护网披露的证券市场交易结算资金数据显示,到2012年12月初,沪深股市存量资金仅剩下约5800亿元,较4月份的8100亿元左右减少了2300亿元,挽救存量资金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即将到来的2013年,A股市场资金面究竟如何,会不会出现明显的好转?

  2012年4月份之后,沪深两市基本上一直处于存量资金持续流出的格局。12月份的反弹来临之前,A股市场成交量不断创出地量。尤其是大盘在2000点一线反复震荡过程中,沪市日成交量更是只有300多亿元,如此低迷的市场人气,让人联想起2008年行情最糟糕的时期。造成这一局面的直接原因,无疑是存量资金的持续流出,以及场外资金的冷眼旁观。

  中原证券分析师李俊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从银行间市场来看,实际上2012年下半年流动性已经比较宽松,但A股市场存量资金不断流出,最主要的原因来自两方面。一是信托、保险、银行等机构发行的低风险理财产品快速发展,对原来A股市场存量资金形成了明显的分流。其次,A股市场自身不断下跌,投资者的预期在不断下降。因此,市场寄希望于小规模的增量资金进场,以推动阶段性反弹的出现。

  对于2013年的资金面是否会出现良好的变化,李俊认为,下半年的情形还不好预计,但2013年上半年A股市场资金面会有所改善。2012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3年将切实降低实体经济发展的融资成本。同时,还提出“适当扩大社会融资总规模,保持贷款适度增加”。李俊认为,要实现上述两个目标,就需要有相对宽松的流动性来配合,这也意味着2013年的货币政策存在趋向宽松的可能,从而也给A股市场的资金面带来更大的支持。

  “当然,即便现在场外的资金充裕,但不等于马上都会流入股市。”李俊表示,“不论是券商、保险还是基金,目前的策略都比较被动,12月份的反弹行情,也不是主力机构制造的,因此,要想大规模的机构资金入场,还是需要有明确的市场预期来配合。”

  主力机构

  公募基金继续过冬 难成主力军

  在中小投资者眼中,公募基金是专业、实力雄厚的代名词,但实际上,在A股市场经历了连续多年的低迷之后,公募基金的“雄风”已经弱了许多,在2013年,身为“正规军”的公募基金或许难以成为推动行情上行的主力。

  德圣基金研究中心的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12月13日,仓位测算数据显示,偏股方向基金可比主动股票基金加权平均仓位为75.78%。一位业内人士做了一个简单测算,历史上基金最高仓位在88%附近,也就是说目前基金加仓还不到1700亿元。最新披露的数据显示,目前公募基金总规模在2.5万亿元左右,其中投入A股的仅约为1.3万亿元。

  另一方面,新基金也明显有些后劲不足。

  天相投顾最新发布的对新发基金情况的统计显示,截至12月13日,2012年以来共成立新基金239只,创单年度新成立基金数之最。这些已经成立的新基金合计募资额达到6008.73亿元,在基金业历史上首次突破了6000亿元大关。但是,偏股基金仅募资1342.52亿元,对于A股的刺激作用将非常有限。

  不过,根据证监会近期发布《关于深化基金审核制度改革有关问题的通知》及其配套措施,将取消产品审核通道制,基金可自行决定上报数量和类型。同时还缩短了产品审核期限,常规产品20个工作日内审毕。对于这一新规,业内各方预测有望助推基金入市。不过,这一个美好愿望能否成真还是需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现在并不是说审核过慢,而是由于市场不好,新基金很难发出去”。一位不愿具名的基金公司人士直言,近两年市场持续低迷,投资者更青睐债券基金、货币基金等产品,偏股型基金频频受冷,所以今年以来发行基金中偏股基金占比很小。不过他也表示,如果市场能够明显好转,投资者信心恢复的话,这一情况将能够得到改善。

  券商资管规模突破万亿 有望出奇兵

  2012年,对券商而言是创新发展之年,随着自营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券商再次成为A股市场极为重要的一个推动力量。2013年,在创新大发展的背景下,券商资金有可能成为A股市场的一支奇兵。

  2012年10月31日,证监会发布公告,就修订《关于证券公司证券自营业务投资范围及有关事项的规定》(以下简称自营规定)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根据新的规定,未来券商自营范围将“一增两扩”:自营品种增加新三板公司,扩大银行间市场交易证券以及金融机构柜台交易证券的交易范围。

  值得注意的是,证监会同时修改券商风险资本准备计算标准,降低多项自营业务中风险资本准备计算标准;调整券商净资本相应规定,调低券商净资本计算时多个项目的扣减比例。

  分析人士指出,后两项新规将给券商释放更多用于创新业务的资金。该人士指出,由于券商自营投资灵活性较大,仓位变化也很快,因此很难准确测算出新规能为券商释放多大规模的资金。目前券商自营仓位较低,如果行情配合的话,券商自营规模有可能出现非常大的增长。

  其实,除了券商自营的监管有所松动外,券商的资管业务也迎来了大发展的机遇。2012年10月中旬,证监会发布修订后的《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等多项制度,取消了集合计划行政审批,改为备案制。而这一制度性的变化,使得券商集合理财产品在2012年11月以来出现迅速扩容。11月以来,包括国泰君安、中信建投等在内的30多家券商启动集合理财产品的发行程序,一个月就有44只产品问世。统计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初,券商资产管理规模突破万亿元大关,达到1.2万亿元。其中,定向资管规模达到1万亿元,集合理财产品规模达到1900亿元,专项资产管理规模仅为100亿元。

  业内人士指出,由于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的发行取消了审批制,改为备案制,因此从资金规模来看,券商资管产品的确可能在2013年出现快速增长的局面,从而为市场引入更多的活水。但是,近年来一个明显的问题是,券商资管业务大发展的同时,专业投资经理人才队伍还需要尽快跟上,否则如果没有丰厚的投资回报,那么券商资管产品的募集依然不是容易的事情。

  潜力资金

  四万亿险资松绑 期待加仓运行

  据媒体报道,2012年12月12日,中国平安[微博]一天之内申购股票型基金、指数型基金规模达数十亿元。知情人士透露“易方达、华安、博时等多家基金公司同时收到了中国平安发出的申购指令。”中国平安加仓股市,打响了保险机构做多A股市场的发令枪。即将到来的2013年,保险资金能否成为资金面的重要变数?

  实际上,尽管中国平安开始加仓A股市场,但并未扩散到其他保险机构。但是,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除了泰康人寿表现较为积极外,其余如中国人寿中国太保等,均维持较为谨慎的投资风格。

  值得注意的是,2012年10月,保监会对四万亿保险资金投资运用的渠道继续松绑,进一步扩大保险公司操作空间。泰康人寿权益投资部一位投资经理表示,“因为投资范围扩大,意味着保险资金可选择的范围增加了。”

  不过,目前保险机构股市配置仓位处于历史低点,也是不争的事实。2012年保险机构的投资策略都相当谨慎,仓位也维持在7%~12%之间。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2013年保险资金存在进一步加仓的空间。

  除了保险资金外,社保基金的一举一动也一直受到市场的高度关注。2012年5月,社保基金A股市场新开16个账户后,到11月已经连续6个月处于零开户状态。不过,12月初社保基金理事会在杭州召开了委托投资管理人座谈会。全国社保基金理事长戴相龙在会上表示,A股市场2013年会比2012年好,应把握时机,审慎投资,适当增加股票投资。分析人士认为,戴相龙此举是为社保基金募资,也为2013年增加股市投资创造了条件。

  投资上限提高 QFII成“强力外援”

  在股市经历了漫长的下跌之后,不管是普通投资者,还是被称为正规军的机构,对于A股市场似乎都有发自内心的担忧,即使12月以来连续反弹,敢于坚定看多和做多的也并不多见。与之相比,国外资金表现出的信心令人惊讶。

  实际上,近期以来还有很多外资高调唱多A股,并且有了实实在在的动作,A股市场屡屡传来QFII“抄底”之声。中登公司的数据显示,2012年11月份QFII在A股新开了12个账户,创8月以来的新高。至此,QFII在2012年累计新增账户数已达103个,不仅创出有记录以来新高,也远超过去两年开户数的总和。需要指出的是,在A股加速下跌之时,也是QFII大举进场的时期,2012年7月、8月大盘连续大跌之时,QFII分别新开账户数23个、17个,创下QFII月度开户数的新高。

  更为引人关注的是,国家外汇管理局刚刚才对 《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外汇管理规定》作出修改,主权基金、央行及货币当局等机构投资额度上限可超过等值10亿美元。根据外管局公布数据,已累计有165家QFII获准进入中国资本市场,其投资额度总计约360.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250亿元。根据中金公司的测算,今年全年新增QFII额度有望达到155亿美元,按70%的QFII仓位假设,有望为A股市场带来新增资金超过500亿元人民币。

  另外,RQFII(人民币境外合格投资者)在2012年末也有了不小的突破。11月经国务院批准,RQFII投资额度增加2000亿元,RQFII试点总额度达到2700亿元。瑞银策略分析师陈李认为,以其他市场开放QFII的经验看,QFII审核开放之后主动型资金会大量流入,随后被动型资金也会跟随,对市场有正面推动作用。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 新闻习近平:毛主席历史周期律谈话仍是警示
  • 体育全明星投票:科比反超詹姆斯成票王
  • 娱乐传邓超江一燕约会气爆孙俪 经纪人否认
  • 财经郎酒董事长陷被调查传闻 或涉李春城案
  • 科技新浪科技2012年终策划:见证
  • 博客咬文嚼字:十大语文差错 清朝老虎会耕田
  • 读书文史观天下:解读《旧制度与大革命》
  • 教育禁奥10年屡次死灰复燃 背后是择校乱象
  • 育儿借腹代孕骗钱四招 包生男孩报价百万
  • 刘泳华:2012年十大最神奇品牌
  • 罗天昊:中国急需打破城市霸权主义
  • 曹彤:2012年国际金融形势评论
  • 端宏斌:乞丐其实比你有钱
  • 李迅雷:中国经济步入负债式增长时代
  • 郑风田:未来中国城镇化发展方向错了
  • 曹凤岐:如何解读十八大报告
  • 赵伟:为何经济预期屡屡失误
  • 陈思进:在美国也是投保容易索赔难
  • 刘泳华:2012年十大最囧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