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香港注资322亿打击热钱 热钱袭港暗涌内地

2012年11月05日 07:19  信息时报 
央行在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明确提出,下一阶段要把握好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和风险防范这三者的平衡,重在保持货币环境的稳定。(资料图片)   央行在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明确提出,下一阶段要把握好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和风险防范这三者的平衡,重在保持货币环境的稳定。(资料图片)

  信息时报讯 (记者 徐岚) 今年前三季度,优质外商出走是市场关注焦点,而眼下,市场热点却逆转为对国际资本流入的隐忧。随着美欧日等相继推出新一轮的宽松措施,国际金融中心香港再度面临“热钱”狙击,香港金管局半个月来10次干预汇市,累计规模达到了322.28亿港元;而在香港市场“水漫金山”之后,隔岸的广东已感到热钱的温度,热钱流入重要渠道地下钱庄近日出现活跃迹象。市场人士呼吁,热钱加速流入内地的趋势可能还会保持一段时间,央行应尽快出手应对跨境资金流动,规避国际“热钱”进出对中国经济的冲击。

  香港注资322亿打击“热钱”

  自美联储推出QE3以来,全球货币供应出现了一波高潮,“热钱”再次来袭的热浪不断从欧美向亚太扩散。而人民币的升值预期以及内地经济增速见底的模糊征兆,更使得资金来去自由的香港成为热钱进入内地的前沿阵地,香港股市与楼市近期持续回暖。上周五,恒生指数轻松升过22000点关口达到22111点,创出近15个月新高;而香港房价更是涨势逼人,迫使特区政府不得不用加税等手段强力调控。

  为捍卫港元紧盯美元的联系汇率制度,香港金管局近日连连出手打响汇率保卫战。上周五下午,香港金管局向银行体系注资50.38亿港元,这也是该局自10月19日以来第10次在外汇市场上承接美元卖盘,累计干预规模升至322.28亿港元,香港银行体系总结余攀升至约1808亿港元。

  “热钱”专家、广东省社会科学综合开发研究中心主任黎友焕表示,香港金管局此举意味着“热钱”继续流入香港,并对香港的经济社会带来了巨大压力。

  囤港“热钱”加速涌入内地

  有相当一部分市场人士认为,“热钱”袭港,除了看中香港的楼市和股市之外,也是借此“宝地”觊觎中国内地,最终目的是押注人民币升值。

  “香港是世界金融中心,也是中国连接西方金融市场和国际经济市场的桥头堡。最为关键的是香港还是自由港,资金进出自由且方便,因此容易成为‘热钱’热衷狂欢的舞台。另外,由于‘热钱’可以通过香港进入中国大陆或者引领其它资金流入中国大陆进行炒作,‘热钱’可投机和炒作人民币资产,容量巨大,也是‘热钱’热恋香港的原因之一。”黎友焕表示,其课题组已监控到“热钱”加速流入中国大陆的趋势,未来的走势也正在跟踪之中。

  事实上,尽管内地实行资本管制,但并不能阻挡“热钱”进入内地的热情。根据香港银行法规规定,香港居民每人每天只能兑换2万元人民币、汇8万元人民币至内地,而且汇款收款人须为汇款人。但上述规定对遍布深港两地的兑换店并不起作用。根据《上海证券报》报道,近期深圳各大口岸的银行网点生意异常火爆,众多香港居民排队到银行开户并办理人民币存款。与此同时,罗湖口岸也成为“热钱”流入的一个通道,大批入境的背包客通过“蚂蚁搬家”式搬运资金往来也加速了“热钱”的流动。报道称,近期深圳海关查获了多起过关人员携带远远超出规定的巨额现金,其中多数是地下钱庄的“人肉运钞机”。

  与市场现状遥相呼应的是,最近一段时间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出现持续升值,在最近7个交易日里连续6次触及涨停,上周五最新数据6.2415再次创下新高。花旗银行每周资本流向跟踪报告显示,自QE3推出后,全球资本从发达国家大举流向新兴市场。持续资本流出地以北美为主,占到全球资本流出总量的90%以上;而中国(包括港澳台地区)开始吸引大量外来资本,自9月下旬至10月,中国吸引了其中80%以上的资金。

  市场人士呼吁央行出手

  值得关注的是,热钱涌入内地的热潮在2010年也曾出现过,当时央行和外管局采取多种措施严加遏制,如以前个人可通过亲戚朋友数十人结汇,而2010年新政策后只能转到父母、配偶和子女等直系亲属的账上,个人渠道受到一定的限制。

  相比上一轮,目前国内对于“热钱”的态度还算温和。央行副行长易纲近日表示,人民币汇率接近基于市场供需的均衡水平,央行已“大幅减少”对外汇市场的干预。而在11月2日发布的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央行明确提出,下一阶段要把握好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和风险防范这三者的平衡,重在保持货币环境的稳定。

  而在香港已多次出手的情况下,市场人士开始呼吁央行尽快出手,有效应对跨境资金流动,规避国际“热钱”进出对中国经济的冲击。黎友焕认为,人民币近期已远离了市场供需的均衡水平,央行干预市场势在必行。因为在国际金融市场汇率波动频繁,而且异常波动的情况下,干预汇率是一种很正常的手段,不会影响人民币汇率改革步伐。“在当前这样的背景下,(央行)如果不干预或者干预不到位,对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冲击都会相当大。”

  财经评论员周俊生也在近日撰文表示,如何防范“热钱”效应,特别是如何防范国际“热钱”从香港涌入内地市场,已成为货币政策执行当局必须认真考量的问题,而人民币近期的快速升值则预示了这种可能性,值得我们高度警惕。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 讨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 张茉楠:看清汇率战背后的真实逻辑
  • 安邦智库:土地宪法能对城镇化硬约束吗
  • 叶檀:对经济不要过于乐观
  • 朱大鸣:未来十年最大挑战是中等收入陷阱
  • 黄祖斌:中等收入陷阱是个愚蠢的概念
  • 朱小央:大学生争当清洁工彰显私企无奈
  • 陶冬:美大选见真章 日巨企露败象
  • 太友:乡镇规划CBD是跟市长开玩笑吗
  • 姜汝祥:王石的价值
  • 黄鸣:拿什么拯救中国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