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三不矛盾已成中国经济转型拦路虎

  ⊙谭浩俊

  实现经济平稳、健康、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是中国经济长期追求的目标,围绕这一目标,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采取了一系列的办法和手段,但效果并不明显。上周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在分析了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以后严肃提出,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矛盾仍然突出。

  “三不”矛盾突出,这是个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警示。

  先看经济发展中的不平衡。

  确实,不平衡的矛盾仍然突出,已不仅仅表现在传统的地区之间和城乡之间,而且逐步转向经济投入、经济结构等方面。从经济投入来看,表现为政府投资、国有企业投资热情很高,民间投资却十分谨慎,非生产性投资增长越来越快,生产性投资却越来越“稳”,导致投资的效率和质量很难得到真正提高;从经济结构来看,传统产业、过剩产业、低端制造业等的投资居高不下,而真正的新兴产业、高科技产业、高端制造业的投资却并不乐观,特别是需要精心培育和时间等待的高科技产业和高端制造业,愿意下攻夫者寥寥无几。也正因为如此,社会资源的利用和效率就无法得到真正提高,经济的抗风险能力和应变能力很难增强。

  再看不协调。

  经济发展的不协调,可以说是多年来中国经济一直致力于改善,但始终没有取得根本性进展的矛盾。地区与地区、行业与行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经济增长与民生改善、经济扩张与竞争力、经济规模与运行质量等方面几乎全存在不协调的矛盾,存在需要解决的问题。甚至在过去一直被认为是比较协调的投资、出口和消费“三驾马车”方面,也出现了许多不协调的地方。特别是金融危机暴发以来,这三者之间甚至出现了脱节的矛盾。因此,只要不协调的矛盾得不到有效解决,中国经济就很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平稳和健康,经济的运行质量就很难得到真正提高,经济结构调整、经济转型的压力就会很大。

  不可持续发展的矛盾或者是最尖锐的。

  不可持续的矛盾,这既是个新概念,也是个老问题。过去,我们更多要求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但很少提及经济存在不可持续的矛盾,尤其是官方在这方面的表达和用词,都十分谨慎。即便提出不可持续的问题,也往往是针对某些具体的问题和矛盾。因为,这一矛盾很大程度上被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远高于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所掩盖了。而事实上,在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以后,无论是在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经济环境的改善还是在发展的内在动力、创新能力、实现经济转型的决心等方面,都存在不可持续的矛盾,甚至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特别在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方面,已经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骄傲自满和懈怠现象,这也是为什么胡锦涛总书记要在纪念党的90周年大会上提出“四种危险”的主要原因之一。

  毋庸置疑,经济发展中的“三不”矛盾,已成为中国经济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提高中国经济国际竞争力、提升中国综合实力的“拦路虎”,亟待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予以化解和解决。

  首先,从根本上解决精神懈怠的问题。

  奋发向上精神始终是支撑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主动力,如果精神懈怠了,经济发展的原动力也就失去了。所以,要想使中国经济在新的平台上出现新跨越,就必须继续保持创业、奋斗的那种创造激情和开拓精神,并努力寻求新的精神突破。

  其次,政府要加快创新步伐,提高应变能力和驾驭复杂局势的能力。从此次应对金融危机的情况来看,地方政府普遍表现出应变和应对能力不足、驾驭复杂局势能力不强的问题。在金融危机到来的时候,显得束手无策,在中央采取一系列的应对措施以后,又很难有效把握、正确理解、认真落实,使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运用不足和运用过度的矛盾,直接导致目前经济运行中的部分矛盾更加尖锐、更加突出的现象。

  其三,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增强干部的大局意识。仔细分析一下,当前中国经济出现的许多矛盾,是错误的政绩观和干部缺乏大局意识的结果。如经济结构调整步伐不快、经济转型不明显、经济运行质量不高、环境保护不力、资源利用率不高以及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各种矛盾等。如何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让干部具有大局意识、全局观念,不仅对中国经济发展是一次严峻的考验,对执政党的地位和未来中国的前途也是严峻考验。

  其四,要以战略思维和世界眼光,增强中国经济的自我调节和改善能力。经济全球化,既让中国经济获得新的发展机遇,也让中国经济面对更多挑战。而随着中国经济综合实力的增强,各种可能出现的外部压力也会越来越大。如贸易保护、经济制裁、技术壁垒等,都有可能对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形成强大的阻力。这就要求中国经济发展增强自我调节与改善能力,能尽可能地适应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适应各种可能出现的阻力,调整发展思维,改善发展环境,增强适应能力。

  总之,中央将经济发展的目标以矛盾的方式表达出来,是在提醒和警示各级政府与各级官员,必须正视这些矛盾带来的挑战和压力,摆正位置、厘清思路,确立新的发展目标,树立新的发展标杆,让中国经济再续写新的篇章,进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单位:江苏省镇江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