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昨日发布了《2011年第1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同2010年4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相比,央行对宏观经济的判断与下一步货币政策有些变化,并有一些数据值得我们关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央行对当季度货币政策执行的总结
应该来说在中央政治局经济工作会议之前,央行货币政策受制于前期要求“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制约。货币政策调整较为被动。随着中央政治局决定将目前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转向稳健的货币政策。2011年1季度央行的货币政策实施获得了很大的自主权,4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共2.0个百分点,2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共0.5个百分点。
2.央行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
国际经济
央行对国际经济的看法基本延续去年4季度的看法,略有悲观,特别是对美国经济的看法。
央行去年4季度认为:2010年,全球经济持续复苏,但各经济体复苏不均衡,主要发达经济体复苏缓慢,财政可持续性堪忧,失业率居高不下,美国经济复苏在第四季度出现积极迹象,但欧元区和日本仍较疲弱。新兴市场经济体增长强劲,但面临的资本流入及通胀压力上升,部分国家逐步收紧了货币政策。
国内经济
增长央行1季度对国内经济的看法基本和去年4一致。经济增长符合预期,各个方面看都没有太大的问题。唯一的不同点在于更加强调了通胀的压力。
国内通胀
对于近期通胀的看法,央行在本次报告中基本的观点没有变化,重新审视了这轮通胀的过程。在分析通胀的原因方面做了更是深入的研究。特别强调输入型通胀,以及劳动力上涨幅度过大带来的系统性涨价。首次提出应当关注结构性和趋势性价格上涨和通胀预期交织对于价格的影响,实际将抗通胀长期化。
3.央行对下一步工作的表述
与上一次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相比,央行对当前的货币政策思路更为清晰。去年4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认为紧盯通胀并兼顾经济增长与结构调整。而今年1季度的货币政策报告中提高紧缩的货币政策可以实现两个方面的目标,第一方面是可以用来调结构,即不同层次上有松有驰。,第二可以抗通胀。央行认为现在的经济增长水平没有担忧的必要,重要的是控制通胀。
4.报告中的重要数据
货币政策报告另外还公布了一些数据。值得关注的是,1季度央行基础货币增加8000亿,增长29%,超出我们之前的预期。央行对于货币供应的控制主要以控制信贷为主,基础货币的大幅增长隐含了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货币政策特别是数量型工具的压力仍然较大。二是下面几个季度对冲力度不够,未来一旦货币政策有松动,基础货币的再生能量释放,货币供应将快速增长。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