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汇率手段或是缓解通胀另一良方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4月22日 04:50  证券时报网

  证券时报记者 朱凯

  业内有观点认为,汇率手段或是目前大格局下,货币政策工具中风险相对较小的选项之一。

  利比亚等局势动荡,美元持续疲弱,使得国际油价、金价屡创新高,进而带动大宗商品价格整体上扬。由此主导的全球通胀压力加大,有可能危及世界以及中国经济的复苏。

  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专栏)提出设想,人民币单边升值或许不是综合利弊后的最终选择。他表示,在人民币汇率期权已正式推出的情况下,宣布人民币对美元波动幅度的扩大,就变得非常必要和迫切了。“目前官方允许的人民币对美元波幅仅为0.5%,造成了诸如汇率风险意识无法有效培育、贸易部门不愿采用非美货币结算、归结于外汇储备中的币种过于集中等一系列问题。”

  中国农业银行高级研究员马永波认为,新公布的一季度外商直接投资(FDI)金额达到303.4亿美元,同比增长29.4%,结合外汇占款及外贸数据等去看,至少表明短期国际资本的流入势头并未得到遏止。“考虑到美元贬值等汇率因素及物价上涨的综合影响,热钱虽暂未出现激增趋势,但对抗输入性通胀将可能成为下一步的政策考虑重点。”

  欧美经济增速可能出现的放缓,将会加速资金流入基本面更为乐观的新兴市场国家。外资流入的速度及方向,有可能成为未来我国政策的主要变量之一。

  另一方面,前期公开市场操作增量过快、准备金率达到历史高位、短期内持续加息的动力不足等背景之下,进一步完善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将有助于较好遏制日益凸显的输入性通胀压力。

  以史为鉴,日本在1980年代本币大幅升值后,进口价格的下降幅度抵消了升值带来的成本上涨,日本随后也继续保持了贸易顺差。专家分析称,对于我国的一般贸易而言,人民币升值会直接带来进口原材料及国内生产成本的大幅下降,今年以来矿石、能源、棉花等原材料进口价格上涨,是国内商品生产成本和出口成本上升的最大“导火索”。

  汇率机制调整无疑面临着系列“两难”选择。招商银行高级分析师刘东亮认为,准备金及加息等手段的累计,会否产生“超调”负面效果,仍值得关注。而目前我国汇率机制运用还处于两难境地之中,过快升值会稀释已有其他政策工具的实施效果,而当今的大环境下,不升值又会加剧海外价格对国内企业成本的不利引导。

  马永波认为,总体分析,我国仍将坚守小幅渐进、有序的升值步伐,大幅升值并不符合我国国情和现状。“人民币对美元波幅是否需要加大,也将取决于人民币升势是否均衡以及外界对此的预期。如果不是单边升值态势,适度放开波幅也是有利的。”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