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经济怎么样?通胀怎么样?政策怎么想?在这篇报告中,我们将就这三个基本问题谈一下我们的看法。
我们认为中国经济正在经历的是2010年12月“后危机时代”以来第二轮小周期放缓。下一步会如何?我们持谨慎乐观的态度。主要理由包括:第一,上一次小周期下滑即历时3个月,规律性明显,两次“复苏中的反复”具有较大相似性;第二,发电量、工业增加值、关键上游产品的进口、规模以上企业利润等关键指标保持着稳定,这意味着中国经济的“大型发动机”仍在;第三,作为先导指标的波罗的海航运指数目前已经开始见底回升;3月的汇丰PMI预览中新出口订单亦出现明显回升,这意味着随着欧美经济的进一步恢复,中国经济的“外部螺旋桨”可能在二季度有所好转。第四,几个另类预测指标亦不悲观。
当前草根调研关于实体经济有乐观及悲观两种判断,我们觉得经济的再度二元化的趋势是其中的一个根源,这将是此轮夹生饭复苏的一个必然代价。
通胀是另一核心问题。前期市场存在较大的风险溢价,其主要逻辑莫过于对经济滞涨的担忧。关于通胀的规律性及全年通胀走势预期,我们在前期已有明确揭示,二季度将是高位徘徊期;而这次我们通过部分同步指标对3月份数据的预测研究显示,尽管通胀高企,但2011年第一季度通胀并未有较预期更严重的情况出现。3月数据再次预示通胀于二季度末出现周期性放缓是大概率事件。
简言之,中国经济的本次着陆虽渡河未济,但已过中流。我们由此认为此轮政策紧缩也已棋过中盘,进入了后半场。后半场的主要特征是政策的“确定性”在显著上升。根据我们对于存款准备金利率上限估算、利率理论目标位以及央行政策思路的解析,货币政策已经进入相对确定的区间,政策节奏和政策力度将基本可预期。风险不是对严峻性的描述,而是对预期不确定性的描述。从这个意义上,系统性风险将有明显减弱。
从外部来看,欧洲可能于4月加息,美联储开始首提宽松货币政策退出问题,如两大事件能够成形并与中国紧缩后半场承接,则政策可更有效地实现过渡。
变数之一是房地产调控。房地产调控事关民生,在某种意义上属于政策红线,如果地方目标与中央既定目标出现较大冲突,则可能酝酿新的紧缩风险。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