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岩 雪
本报讯 国家统计局昨日发布通告称,为缩短统计数据从生产到发布的时间,保持数据发布时间的稳定,将于12月11日上午10时发布11月份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数据,这比此前公布的日期提前了两天。
记者从权威人士处获悉, 11月份CPI同比增幅可能低于此前各大机构的预期,12月份CPI增幅更可能出现较大回落,从而使得全年CPI数据很可能略高于年初定下的3%的目标。
这是国家统计局今年第二次选择在非工作日发布上月各项统计数据。此前,国家统计局选择于9月11日(周六)发布8月份经济数据,当时引发市场加息猜测。国家统计局对此解释是应公众要求,缩短数据生产与发布时间的间隔,尽快让各方分享统计调查结果,无其他原因。
数据显示,今年前10月CPI同比增幅累计达3%,10月份当月则达到4.4%。由于食品价格涨势明显,不少机构预计11月份CPI增幅将达到年内高点,包括中金公司在内的一些机构预测11月CPI同比增幅将达到4.8%左右。但有关人士表示,11月CPI同比增幅很可能是略高于10月份的数据,并不会出现较明显的上升。另外,随着国家各项措施调控到位,12月份CPI增幅很可能出现明显回落,全年CPI增幅略高于年初定下的3%的目标,很可能仅为 3.2%左右。
来自官方的声音也表明通胀形势似乎没有想象中那么严重。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日前指出,现在来看全年CPI涨幅要比3%高一点,但也高不了多少,这样仍然符合年初预期价格调控目标。12月份随着翘尾因素的消失,涨幅可能会低一些,全年只会比3%多一点点而已。
针对不断上涨的农产品价格,11月中旬起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稳定物价的措施。从目前的市场反应来看,调控措施已经开始显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50个城市主要食品平均价格变动情况”显示,11月20日至30日,纳入统计的7种蔬菜中,6种价格环比回落,1种持平。农业部最新监测数据也显示,全国大豆、玉米、小麦、水稻、土豆、面粉等农产品主产区市场报价连续几日涨幅为零。商务部最近披露的监测数据也显示,食用农产品价格出现了近半年来首次下降。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