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宏观经济月报:为何通胀无牛市?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31日 14:58  全景网络

  本期要点:

  经济数据前瞻

  8月份的经济数据将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经济继续下行,但底部逐步得到确认;二是物价环比延续7月份的上涨走势,尤其是CPI还会创年内新高;三是流动性总体趋紧,但由于离政府调控目标越来越近,越来越多投资者会预期货币条件将逐步好转。具体来看,无论是环比工业增加值增速还是同比工业增加值增速都将继续下滑,这种下滑态势会延续到10月份。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速和环比增速还将下降,但固定资产投资当月同比增速与上月基本持平。受到消费物价尤其是食品价格上涨的带动,名义消费增速有望提高,尤其是环比增速提升明显,且考虑到年底节假日较多,消费的较好增长有望持续下去。出口增速将加速回落,进口增速预计也会回落,但回落速度比出口要慢得多,从而使得贸易顺差减少。无论是PPI还是CPI环比涨幅都会出现较大幅度攀升,而且CPI同比增速还会创年内新高,但PPI同比预计与上月基本持平。新增贷款和新增外汇储备预计都会比7月份减少,不过考虑到去年货币信贷环比增速开始明显下降,M2同比增速反而可能会有所提高。

  经济形势分析

  根据我们初步预测的8月份的经济数据,当前经济正处在经济下行、通胀上行的阶段,即经济学教科书上所说的“滞胀”阶段。在这样的阶段股市通常不会有很好的表现,这也就是业界广为流传的“通胀无牛市”之说。主要原因在于:一是“量”的方面,在“滞胀”时期,经济是下行的,尽管投资者可以期待经济调整的结束,但何时调整结束很难事前完全预知。在底部没有得到确认之前,投资者对企业未来盈利前景是偏悲观的,从而降低市场估值中枢;二是“价”的方面,在“滞胀”时期,物价是上行的,但一般而言这种上涨是不可持续的,随着“量”的下行,物价最终也会下行。因此,此时“价”的上涨,尽管也会带来企业账面盈利的增多,但仅仅具有短暂的影响,并不具有可持续性,也就是无法带来股市的持续反弹;三是“流动性”的方面,在“滞胀”时期,央行面临着两难抉择,不会再像前期那样大规模回收流动性,不过由于经济的下行,实体经济贷款需求会下降,因此即便央行回笼流动性力度减轻,也不能够必然保证货币条件得到改善。

  当然,也应当注意到,10月份可能会成为“量-价-流动性”这三个方面的转折点。首先,当前工业增加值环比增速已经跌到将近2008年危机时的底点,工业增加值同比也跌到正常年份平均水平之下,此外,尽管出口还会进一步下跌,但是投资也已经跌到正常年份平均水平之下,进一步下跌的空间不大。随着本轮经济调整底部的日益明朗化,投资者盈利下降预期在三季度虽难逆转,却有望在年底之前逆转。其次,大宗商品、原材料、能源、房产等各类产品价格环比涨幅趋缓或者回落,但农产品价格涨势凶猛,CPI同比涨幅十一前有望再创新高,因此加息预期在10月份之后才会逐步消失。第三,考虑到9月份和10月份,房地产市场推盘量比平时要高出20%至30%,房地产市场到时候会不会剧烈调整的不确定性也会逐步消除。最后,到了10月份,由于货币信贷调控目标已经基本实现,央行紧缩力度可能会减轻甚至逆转,这也将有效提振市场信心。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