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7月净投放环比大降 8月资金面难以持续宽松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31日 02:28  第一财经日报

  李彬

  经过两周净回笼,7月央行在公开市场净投放资金1100亿元,较上月大幅下降79%。由于导致资金面紧张的因素并未消除,未来资金面难以持续宽松。

  整体来看,7月份货币市场利率稳步下跌。截至7月29日,银行间市场隔夜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报1.45%,较6月30日下降83基点(BP);7天期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报1.68%,较6月底下降97BP。

  由于公开市场从连续净回笼转向大规模净投放,加之农行IPO结束,资金面开始呈现宽裕局面,货币市场利率高位回落。不过,随着未来几周到期资金量的减少,央行加大回笼力度的情况已无悬念。

  从前期令市场措手不及的资金紧张因素来看,资金面的宽松局面很难持续。

  “热钱”回流动力不足。外汇占款在今年一季度高位增长,市场流动性十分宽裕,但这一情况在5月份逆转,当月新增外汇占款增速大幅下滑。而目前来看,由于“二次汇改”重启后,人民币升值预期并未持续高涨,而国内资本市场并未好转,对“热钱”的吸引力下降。

  财政存款在三季度仍将增加。分析人士认为,如果财政存款是造成此前资金面紧张的一个因素,那么该因素短期还将持续。

  根据历史数据,新增财政存款在每年二三季度达到年度高点。而财政收入将会导致基础货币的减少,财政支出会影响基础货币的增加,故财政存款大量增加将收紧资金面。2010年三季度国债和地方债的加速发行,二者总发行额在1.8万亿元左右,因此三季度财政存款很可能将高于二季度。

  不过,与农行IPO导致的资金旱情不同,预计在8月上市的光大银行对资金冲击相对有限。一方面融资规模在200亿元左右,远远小于农行融资规模;另一方面,市场预计光大银行发行定价缺少吸引力,因此不会对市场资金产生显著冲击。

  综合来看,在各种因素的制约下,资金面难以过度宽裕;不过,考虑到目前经济的脆弱性,在资金面出现过度紧张时,央行很可能大量投放流动性,比如最近连续8周公开市场净投放。

  分析人士认为,如果不干预,任由市场自由调节,资金面是趋紧的;但是,为稳定经济发展,政府将在资金面过于紧张时主动投放流动性,使资金面出现阶段性的“被宽裕”。如此一来,市场资金面既不再像之前那样长时间持续宽裕也不会持续紧张,而是呈现紧张与“被宽裕”多次交替的局面,相应的,货币市场利率也可能大幅波动。

  (作者为本报记者)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