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湘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康:稳经济预期下的政策选择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6月26日 14:05  新浪财经
湘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康:稳经济预期下的政策选择
图为湘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康(新浪财经 刘琛摄)

  新浪财经讯 湘财证券6月26日召开2010年下半年投资策略报告会,湘财证券总裁罗国举出席会议并发表演讲。湘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康从稳定经济增长的角度分析了下半年管理层可能的政策选择。

  以下为湘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康演讲全文:

  按照会议的安排,我给大家介绍一下今年的宏观经济形势的基本情况,我会尽量控制时间。我们选择这个题目徐锭明同志已经做了精彩的阐述,我不介绍了,把节能减排和三网融合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新动力我们有自己的考虑。

  今年经济形势到底如何,大家都很关注。前一段时间看了一段话,我觉得挺有意思,大家不妨看看,这是非常有名的海归经济学家的观点,他说回暖主要是因为去年的宽松的货币政策,我把它叫“烧钱效应”。这个观点叫宁要邓小平,不要凯恩斯。我看了以后很惊讶,我觉得研究经济学不能不看当时的实际情况,我觉得一句话大家可以理解,如果说没有2007年4万亿的投资,没有全球的联合救市,目前的市场会怎样呢?我们还有可能坐在这里悠闲谈论经济会不会复苏的问题。

  著名的投资家索罗斯说他们是市场原教旨主义者,我一直不太明白现在明白了,就是在全球经济低迷的时候这帮老兄反对救市,认为应该推动市场法则,让市场自由调整,认为市场是万能的。但是现在经济稍有好转,又是这帮老兄跳出来指责政府,要求政府调控。这个逻辑我永远搞不明白。你到底是要怎么样处理,你要么彻底市场化,什么都不管,要么什么都管,他就是说涨要打压,跌不管。这和我们的市场状态一脉相承,我研究全市场的资本市场,我一直不太明白全世界的资本市场股票涨的时候都是欢欣鼓舞,跌的时候都很痛苦,美国的“9.11事件”之后布什站出来说美国经济没有问题。俄罗斯股市大跌的俄罗斯总统也讲话说俄罗斯的经济是健康的,俄罗斯人民不用担心俄罗斯经济,甚至在塔利班搞爆炸的时候卡拉奇交易所大跌的当天巴基斯坦出来说你们不要紧张,巴基斯坦也没问题。就咱们中国特别奇怪,涨的时候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非常紧张,生怕出泡沫,跌到2500点没人管,没有一句话,所以我又不明白了,这个市场到底是涨好还是跌好。

  我们说怎么来看这个事,我有三个引子,向大家介绍一下。大家知道上海有一个很有名的人,他说房子6000块的时候不要买,结果到了60000块的时候他终于说对了。《凤凰周刊》2010年出了一版大变革时代的掌舵者,我觉得《凤凰周刊》相对来说比较客观一点,这里有一段话很有意思,他说消息灵通人士透露,美国经济海啸不久,胡锦涛便以他特有的清醒、敏感和对党国外各种意见建议择善而从、从善如流的风格,及时把握捕捉先机。相比之下,有关部门则显得见事稍迟,这是指责有关部门的措施存在严重缺陷。而且有一句话很有意思,在60周年国庆大典10月下旬,政治局常委第三次密集考察经济民生,不能轻言推出刺激政策,2010年继续需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中国的经济是一个稳增长的预期,要在这个预期下做出我们的投资决策可能会稍微科学一点。

  第二个,在英国《经济学人》的文章,现在全球都在炒作金融危机,但眼下并非是金融危机的情形,但金融市场比约一年前全球复苏稳定下来后的任何时候都焦虑。欧洲债务危机扩散,中国泡沫破裂,美国动能丧失,人们对全球复苏回落的担忧变得更强烈了,这就是所谓的预期,但这些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目前,一系列问题的根源在于金融危机以来,全球拯救危机虽然拯救了经济,但是政府信贷可能成为拖累全球经济的根源。这不是说政府该不该救市,而是政府的能力不足以及低效。尽管经济基础面相对较好,我觉得这个观点和我们研究的观点、判断是一致的,我们的观点报告里面有的,中国经济不存在二次探底,而且我觉得不觉得二次探底的可能。世界经济有吧,有可能,但是较小,而且不影响中国经济的基本面。《经济学人》说政治人物常常出现判断失误,这是当前最大的风险。

  再给大家看一篇文章,这是美国《外交事务》的文章,经济增长重压下的“义和团”苗头。中国现在正在崛起,但没有对美国形成挑战,中国没有让国家的性质改变。中国到处在寻找石油的能源,关键不是称霸,而是为了提高全球五分之一人口的生活水平。中国未来的麻烦不在于对外扩张,而在于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已经被强调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一旦遭遇经济低迷可能会出现义和团式的民族主义。我们反复讲不以GDP为中心最后还是回到GDP上来,因为中国经济只有发展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大家看中国经济一旦低于8%,甚至低于6%,中国发生什么情况呢,失业率、坏账,就这两个事就够我们受,所以中国经济强调经济增长的核心承担了大量的功能,我感觉这已经点到底了,所以这就是保8的本质所在,也是中国经济不可能出现二次探底的依据所在。中国政府有能力把这个经济拉到8%以上。

  宏观经济预期判断,我觉得没有通胀预期,没有加息预期,只有稳增长的预期。我觉得只要在这个预期下我们才能判断资本市场在怎样的程度,经济在什么样的阶段,我一直很奇怪中国经济发展到这样的情况,经济总量马上第二以及许多的世界第一,这么多的成果怎么我们看到的全是毛病呢?你现在看看我们的报纸,通胀、加息,经济不行,中国经济在这十年取得的成就是前五十年的总和,当然你可以说结构不合理,调结构,消费的收购,消费的结构,农民的收入。当你把所有的问题和成绩放在一起,我觉得这个成绩远远大于问题。

  全年CPI预计不超过4%,4%有什么通胀呢?哪里来的通胀预期呢?中国通胀厉害到20%几,津巴布韦1000%也很好,巴西也是100%。你考虑到经济增长吗?注意温总理说的3%左右,而不是 3%以下,所以政府3.1%必须调控了,不调控不行了,哪里来的调控呢?你现在调控了,接下来的预期怎样呢?经济增长下降的预期怎么办呢?中国的经济5%都没有通胀,你稍微通胀一点让农民增加点收入,城市人承受得起。

  第二个,加息预期减弱,如果这样的情况下不存在加息预期,美国通胀到了5.9%都不加息,一旦加息造成的预期会使整个经济向好的预期发生转变。我们宏观做了一些研究,8次加息周期符合两个条件,一个条件是GDP超过11%,二是季度的CPI三个季度均值超过4%,我们八次加息有七次是这样的,所以我们的判断稳增长是2010年宏观调控总的基调。我们的基本判断是利率政策今年维持不变的可能性大为增加,而且年初预计GDP10.3%,现在预计为10.1%。我们说稳增长预期下的政策选择有这么几个,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收入政策,进出口政策,投资政策,我具体不说了。说一下房产税的问题,《南方周末》:征收房产税将涉及到中国每个家庭,每个个人的税收,为什么?凭什么?大家知道地是我们自己的吗?美国的地是自己的,就算挖出石油也是自己的,我们只是租客,我们这70年是谁的不知道,二手房可能只是50年的租金,无地权不纳税,无法定不纳税,地方政府哪里来的权利纳税呢?你怎么能把调税作为宏观调控的手段呢?税收是分配的手段,对收入进行调节的手段,怎么可以作为调控手段呢?现在说把房地产放到经营税,租出去就算是经营,这个太夸张了。

  我觉得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收入政策的问题,收入政策调整刺激消费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两三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我觉得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收入占GDP的比例在严重下降,在持续下降,这是一个大问题。有人说要调结构,调结构可以,但是我们从84年调结构调到现在,调结构是长期的工程,怎么可能一时半会就调得了。我们现在有七大新兴产业,但这也是长期的过程,一时半载这么多新增的劳动力可能解决一些问题吗?现在要企业加工资,但是如果把企业搞垮了政府的税收从哪里来,老百姓的就业从哪里来呢?最大的来源应该是减税,政府拿出来钱解决问题,政府拿出钱给大家加福利,这就对了。我们现在所有的问题都挤在企业身上,企业垮了以后怎么办呢?我觉得这些问题现在看来很大,我们98年有关房地产规定80%是廉租房,10%是商品房,现在100%都变成商品房。

  建议:财政政策你盯着税收,货币政策盯着美国,美国不动,最好我们也不动,收入政策紧盯着农民。农民收入真正提高了,中国的经济就有增长的基础,因为8亿农民收入的调整是我们整个收入调整的原动力。有人一直反复讲城镇化建设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我说这个话只说对了一半,这个动力在哪里呢?这个动力是农民收入的提高,否则农民到了城市里就形成大量的贫民区,不但不能拉动消费,反而使整个社会经济稳定受到严重影响。农民收入真正提高,他买得起房,找得到工作,安居乐业了,所以我说稍微搞点通货膨胀怕什么,30%的收入如果不是中间环节出问题传递给农民,我们的经济增长就有保障了,所以通胀不是老虎。通胀、通缩和滞胀你选择哪个呢?

  稳增长将是今年下半年,乃至两到三年内中国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的主基调。我觉得中国政府五到十年内没问题,因为中国政府强有力的调控手段和世界最低负债率的富有政府地位可以人为延长稳经济周期,他能打断这个周期。调结构,无论是收入结构还是消费结构都是长期的任务,需要5到10年,目前中国离不开劳动力密集型产业。    目前中国政府可以选择的调控工具有限。而且政府的调控手段是可以预测的,对政府而言,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还是投资,你不要讲扭曲,我们的预测最早今年下半年中国可能回到投资支撑经济发展的轨道上来。我说的是最早,也可能是明年,我们要稳增长,消费结构调整与进出口平衡下的再投资,重点是新兴产业与区域经济。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