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亚夫:经济强劲增长 股市为何走低

  ⊙亚夫

  近几周来,受多重因素影响,沪深股市持续下跌。与年初相比,跌幅已超过12%。尤其在股指期货推出、房地产“新政”发布之后,股市跌幅加大,已偏离年线越来越远。而“五一”期间,央行宣布再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似乎又给了市场有做空的理由,股指因而加速下行。

  这种情况正常吗?先来看国际比较。从今年以来各大市场的情况看,沪深股市现已成为全球表现最弱的市场之一。请看一组数据:

  今年1月4日沪综指收在3242点,5月4日收在2835点。而同年1月2日美国道指是10185点,5月3日是11151点;英国富指1月4日是5500,5月4日是5411。印度1月4日是17558,5月3日是17396;俄罗斯1月11日是1553,5月4日是1517;巴西1月4日是70045,5月3日是67166。南非1月4日是25250,5月4日是24906;埃及1月3日是580,5月4日是667。希腊1月4日是2189,5月4日是1729。

  这组数据说明什么?首先,与成天嚷嚷有大麻烦的英国与美国相比,率先以经济反转自称的中国股市反而疲弱不堪。其次,与“金砖四国”中其他三国相比,沪深股市的跌幅也很不像样。再次,与非洲股市相比,同样也不成比例。唯一类似的是希腊股市。而希腊从去年开始就在闹国家债信危机。中国则相反,外汇储备超过2万亿美元。为什么股市会有这般模样?

  是中国经济比以上国家有更大麻烦?还是出现了其他问题?显然,不要找更多理由,仅凭常识来分析,要么是中国经济出了问题,要么是中国股市出了问题。

  是中国经济错了吗?尽管中国在结构调整方面还有许多事情要做,在发展方式上也有不少有待改变的地方,但是就当前正在上升阶段的中国经济来说,无论从哪方面看,都不属于那种走下坡路的衰退型经济,而是一种正在完善与提高的成长型经济。从这一点来讲,并没有多少理由可以看衰中国的资本市场。既然如此,那又为何会出现这般走势?

  也许有人会说,中国经济目前的数据虽然好看,但掣肘因素还是很多。比如,高房价问题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已经对中国经济的平稳运行构成了威胁。特别是近期出台的一系列政策,试图把房地产泡沫压下去。而房地产一旦进入调整周期,就会影响投资。如果未来投资与出口双双下降,那情况就复杂了。而要保住经济增速,最后只能靠消费来拉动了。

  更具体而言,目前的制约因素有四个。一是人民币汇率问题。是升值还是扩大波动区间,或保持基本稳定?是个问题。二是投资增速问题。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目的是要让发热的投资降下来。但下来多少?也是个问题。三是出口问题。为了刺激经济而提高的出口退税率何时降下来?也要有说法。四是消费问题。为刺激经济而推行的消费政策,其效果衰减之后怎么办,也很棘手。

  没错,这些疑问与担忧都有道理,但如果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这都是为了让经济走得更好而提出的问题,并不是看衰经济。因此,并不构成普遍看坏中国经济、看空资本市场的理由。恰恰相反,当13亿中国人的消费开始加速升级,当中国经济的整体结构正在向新的高度迈进的时候,人们要做的应该是介入这个市场,而不是远离这个市场。

  为什么现在会有这种走势与疲态呢?是什么力量在打压市场,又在图谋什么?这就要反问股市自身了。

  沪深股市之所以时常背离基本面,与这两个市场长期存在的问题和缺陷有关。这些问题与缺陷,非一纸短文能说清楚。但概而言之,有三大顽症时常困扰着市场。一是投机太盛。以刚刚推出的股指期货为例,有几个人是为了套期保值?从成交情况看,大部分都在投机。二是缺乏社会责任。原指望壮大机构投资者来增强价值投资力量,但一些机构的表现更让人担忧。三是缺乏公民社会意识。很少考虑一般社会公众投资人的利益与诉求。

  一段时间以来,之所以出现如此疲弱走势,正是各种投机力量向下做局的结果,只有向下做局,才会给未来打开更大空间,以牟取更多暴利。而这种局面还要持续多久?又会产生什么影响?

  综合起来观察,在当前刺激政策面临相机抉择的时候,在房地产泡沫需要适度挤压的时候,在投资与出口增速可能双双下降的时候,如果股市再继续走坏,将会改变人们对经济的预期,影响居民的最终消费,使经济增长的第三个引擎,也就是居民消费出现障碍,并导致整个国民经济步入恶性循环。这是大家都不希望看到的。因此,这种局面不应该持续下去,只有稳住股市,稳住消费,才能促进经济平稳增长。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