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决定我国CPI水平的主要因素有:CPI长期增长趋势;基期数据带来的翘尾因素、“棘轮因素”影响;国内流动性过剩因素;水、电、气、土地、劳动力等基本资源和要素涨价因素;消费升级导致食品价格上涨因素;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回升因素等。
◇其中,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是决定我国通货膨胀水平的最重要因素,因此,我国的通货膨胀主要表现为成本推动型。推高我国2010年通货膨胀水平的最重要原因是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淡化之后各类大宗商品价格重回长周期的上升通道,CPI也重回上升轨道。
◇流动性过剩对我国的通货膨胀影响并不直接,利用M2增幅来判断我国通货膨胀水平并不可靠,而依靠短期收紧流动性的货币调控政策对于控制我国通货膨胀水平的效果并不理想。
◇根据基期数据因素、CPI的长期增长趋势、国内食品价格短期变动趋势、短期流动性过剩因素、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综合判断,我们预计2010年CPI全年累计同比增长在4%左右。其中,到3月CPI同比增长就可能超过3%,5月开始直到11月都可能超过5%,在12月份回落到3%以下。
◇根据对CPI的判断,我们预计,央行最早可能在4月初再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而在5月可能会首次加息,在下半年还可能提高一次存款准备金率,再加息一次。即预计2010年全年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三次,加息二次。
◇预计央行货币调控政策对于通货膨胀的调控效果仍然不会太好,但是对证券市场却有较为明显的影响。从宏观经济和调控政策方面来判断,股票市场在今年上半年的走势可能不容乐观,市场的低点会比多数研究机构年度策略的判断提前到来,而到下半年,当市场对从紧的宏观调控政策有所消化之后,才具有重回上升通道的较大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