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流动性盛宴进入下半场 券商称加息还为时尚早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27日 04:50  深圳商报

  本报记者 黄 炎

  随着信贷调控预期不断加强,一边是飙升的流动性可能受到遏制,另一边是紧缩预期下潮水般涌出的股票供给。

  信贷上半年多放下半年收缩

  昨日有消息称,截至1月19日,银行业全部新增人民币贷款达到1.45万亿,距离去年同期1.62万亿的水平仅一步之遥。事实上,此前有报道称,各主要商业银行19日已收到主管部门口头通知,要求全面停止1月份剩余新增信贷,包括票据融资;此外,中国银行所有一级分行均接到总行文件,要求停止操作一切票据业务,而何时恢复将等候总行通知。

  对此,记者昨日从银行和相关人士处了解到,尽管国有银行在总行层面确实得到了相关通知,但就分行层面来看,除中国银行以外,其他银行尚未接到相关指示。

  “目前信贷资金仍接近于供求两旺。”一位商业银行人士告诉记者,目前信贷的“窗口指导”对于上半年多放、下半年收缩的整体格局不会构成实质影响,主要影响在于信贷在一季度各月份之间的分布。而如果从央行高层近期所谓均衡放贷的思路看,信贷投放的模式很可能是每月上半月各家银行冲信贷规模,下半月央行“一刀切”卡住信贷投放,从总量上实现月度均衡。

  “一季度新增贷款在2.5到3万亿之间,是监管层可容忍的范围。”一国有大行信贷部门人士向记者表示,因为按照监管层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在7至8万亿的控制目标估算,根据历史经验,一季度新增信贷量约占全年计划的40%上下。而如果一季度信贷投放量过大,就可能引致更严厉的监管措施。

  近期加息还为时尚早

  然而,就在上周末,市场再度传出央行将通过非对称加息,即存款利率提升超过贷款利率以收缩信贷投放的传闻。一位基金人士向记者分析称,市场对收紧流动性的担忧一直没有从根本消除,但央行在近期加息的可能性极小。一方面因为去年12月份CPI同比正增长是由于2008年底基数较低,央行需要观察一段时间CPI的走势才能决定最终政策。

  兴业证券宏观分析师董先安也在采访中表示,可能的情况是,在2010年初先用存款准备金率进行调控,以延长经济增长周期。在信贷控制方面,央行首先根据历史经验和已有数据确定一个大概数,分解到每个月和每家机构,然后逐渐根据最新数据所反馈出的过热信号,灵活修正额度。

  安信证券的数据也一定程度印证了上述观点。据统计,票据贴现利率在1月初信贷大量投放的背景下出现了明显下降,但自本月19日开始有所上行,不排除来自监管层近期对信贷规模的调控。同时,民间利率调查的结果表明,企业资金需求自去年底以来有一定恢复,民间利率水平正承受上升压力,短期资金面压力开始显现。

  市场流动性处于上下两难

  而在紧缩预期下,除基金、保险等机构持续减仓加速市场“失血”以外,大小非也在加速离场。尤其是中小板高管自年初以来累计套现接近17亿元,远高于去年月度3亿元左右的平均水平。

  对于机构的持续减仓,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研究员马永谙在采访中分析称,上周以来主动性增仓的基金公司不足1/3,尤其以华夏、南方等大中型基金公司均出现较明显的主动性减仓。如果政策风向继续收紧,基金近期可能继续减仓,市场短期压力显而易见。除了政策面以外,当前市场的风险还包括IPO和二级市场扩容压力的增加。但马永谙表示,尽管A股资本市场“流动性盛宴”高潮已经过去,但并未完全结束,目前市场流动性处于“上亦难、下亦难”的僵持格局中。

  不容忽视的是,从机构资金供给来看,去年12月以来成立和正在募集的股票基金合计新增资金近600亿元,新基金的建仓将为股市带来480亿的增量资金。同时专户理财、券商集合理财产品,以及新增个人和机构入市资金约200亿元。而据保监会主席吴定富此前透露,2010年需要寻找投资出口的保险资金超过1.5万亿元。

  对于保险公司的集体减仓,一位保险公司内部人士向记者解释称,通胀和加息是2010年的主题,而存款和债券是保险公司主要配置的资产。在加息预期下,保险资金可以利用加息预期导致的债券暴跌的机会抄底。因此,今年保险资金的机会更多,由于政策基调保持适度宽松,所以在通胀和资产价格不会出现暴涨的情况下,利用债券和存款的“跷跷板”效应来提高这两类资产的收益率,可能成为险资配置策略的常态。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