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央企经济增加值大考双刃剑

  刘东/文

  2010年,EVA大考央企元年,李荣融要动真格,央企领导人必须创造价值,必须对股东负责,激进的双刃剑令管理层两难。

  1月7日,北京城天寒地冻,中央企业负责人齐聚国资委,大家都非常清楚,国资委的这一次会议非常特殊,一个新的考核时代到来了。中央企业的负责人心里早已有底,2010年央企负责人将全面推行新的考核:经济增加值EVA考核。

  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在几句祝福之后,突然严肃起来:“从2010年开始,国资委在中央企业全面推行经济增加值考核,经营业绩考核工作关键是要‘动真格’。”

  2010年开始,中央企业将全面进入经济增加值考核的大考时代,这一项新的考核体系将驱动中央企业创造价值的力度,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中央企业加快市场竞争步伐。在国资委动真格的背后,EVA却成为管理层头疼的一把双刃剑。

  2010年EVA大考央企

  1月7日,国资委的会议上,国资委副主任黄淑和的讲话,全是围绕央企经济增加值考核。

  国资委主任李荣融曾经说过,中央企业一直是共和国的“长子”。中央企业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石,国家对这名长子的监督一直没有放松,2009年内,9月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会同财政部、审计署、国资委等6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的指导意见》;12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中央企业领导人员管理暂行规定》,中组部、国资委党委联合下发了《中央企业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综合考核评价办法(试行)》。 

  黄淑和在当天的会议上指出,2009年初,国际金融危机持续扩散蔓延,世界经济严重衰退,中央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因素,考核目标确定难,完成任务更难,经营业绩考核工作承受了空前的压力。2010年全面推行经济增加值,是为了强化价值创造导向,引导央企更加注重资本使用效率,做大做强主业,注重风险防控。

  央企负责人对于经济增加值这个概念并不陌生,早在2008年时国资委就宣布在2010年全面推行经济增加值考核。经济增加值(Economic燰alue燗dded,简称EVA)是美国思腾思特咨询公司(Stern燬tewart?燙o。)提出并实施的一套以经济增加值理念为基础的财务管理系统、决策机制及激励报酬制度。它是基于税后营业净利润和产生这些利润所需资本投入总成本的一种企业绩效财务评价方法。

  相对于上百亿甚至千亿规模的央企来说,公司每年创造的EVA等于税后净营业利润与全部资本成本之间的差额。其中资本成本包括债务资本的成本,也包括股本资本的成本。目前实行EVA考核的企业国外已经很多,如淡马锡、西门子、索尼、可口可乐等公司。

  国资委在2008年宣布之后,中海油、兵器装备集团、一汽集团、中国建筑等部分央企已经开始试点考核,现在全面推行EVA考核,国资委有自己的苦衷,背后原因非常简单。与美国公司股权太分散截然相反,央企股权过于集中,国有股权一股独大。一股独大就意味着政府不可能用脚投票,总得持有这家企业,无论企业经营得好与坏。

  央企的一股独大还意味着没有其他股东的监督和制约,高管只要跟这个唯一的大股东搞好关系,就可以继续经营下去,容易造成“内部人控制”。同时,所有者和经营者容易混在一起,股东容易透过管理层直接干预企业经营,或为了股东利益侵犯企业利益。

  与华尔街投行过度融入他人资金相类似,中央企业过多地占用了社会资源。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国家在宏观调控的名义下,通过行政、资源、价格、金融、财政等方面的手段,将大部分资源配置给了国有企业尤其是垄断国有企业。

  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中国也通过拉动投资与宽松的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其中“4万亿”投资和天量信贷,相当一部分都投放到了“铁、公、基”等基建中,而这些行业基本由国有企业垄断。可以说,国有企业是国家财政和货币政策的最大受益者。同时,在危机中企业普遍融资难,银行信贷先天偏好国有企业,所以许多民营企业面临资金链断裂,最终“被收购”,上演了一幕幕“国进民退”的大片。

  EVA考量央企创造价值

  EVA,一个冰冷的数理指标如何评价中央企业的绩效?如何考核中央企业的高管?国资委抛弃了净资产收益率的背后,让考核央企的数字真正回归自己,创造价值成为考核央企负责人的重要指标。

  中央企业往往喜欢用资产规模、收入、利润总额等指标,如2009年“预计中央企业营业收入总额将超过12万亿元,利润总额将超过7500亿元,均比上年增长,预计90%以上的企业可以超额完成全年考核目标”。这些指标,如果孤立的使用,可以得到一些表面上的冠冕堂皇,但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竞争力。

  推到极端,央企只要持有巨量的资金,占用得天独厚的资源,取得高额的回报并非难事。上市公司一般比较喜欢用净资产收益率(ROE)和资产收益率(ROA)等指标,但只看ROE和ROA也不全面。华尔街投行在危机之前为什么ROE都很高?就是因为杠杆率高,ROA高于融资成本。但是危机一旦来临,ROA低于融资成本,高额的债务立即令宠儿们倾家荡产。

  华尔街的金融飓风虽然过去,全球金融依然风声鹤唳,央企作为共和国的宠儿,用ROE跟ROA来考核央企,那么华尔街的悲剧难免在中国发生。此次国资委将EVA取代“净资产收益率”,与“利润总额”一起成为对中央企业进行考核的两个最重要的基本指标,而并非单一EVA考核标准,所以此次考核变化并不彻底。

  对于EVA计算中一个核心指标“资本成本率”,国资委表示,要根据企业的资本结构和所处行业风险程度,进行科学设定。从国际上看,多数行业的资本成本率在10%以上,根据测算,中央企业为7%到10%。国资委从中央企业的实际出发,本着稳健起步的考虑,把资本成本率基准暂时设定为5.5%。当然,各中央企业可以结合自身情况,设定更有针对性和挑战性的资本成本率。

  EVA指标提醒管理层,债务也好,股权也罢,所有的资本都是有成本的,扣除所有成本之后的那部分,才是真正的盈余。它会防止一些公司出现“数字”上的业绩水分和利润虚高,让“数字”真正回归自己,显示它真正的功能和作用,让管理层了解公司价值升降的真实情况。

  由于EVA是一个企业在扣减股东资本成本测算出的经济利润,理论上讲当EVA为零时,企业经营产生的效益正好等于股东期望汇报水平;超过零的部分是经营者为股东创造的超出期望的剩余价值。

  一个重要的问题出现了,利润不是EVA,有利润不等于为股东创造价值。当EVA大于等于零时,说明企业在保值增值,当EVA小于零时,说明企业价值在减少。以往在利润指标指引下,国有企业倾向于扩大投资和生产规模,从账面上看,资产总额增加了,利润总额也增加了,但实际上可能并未创造更多的股东价值。

  在用EVA进行评价时,企业经营者不仅要注意他们创造的实际收益的大小,还要考虑他们所应用的资本成本大小。这样,企业经营者的激励指标就与投资者资产增值的期望联系起来。同时,用EVA进行评价,还能转变国有企业经营理念,传统上国有企业主要关注当期利润和规模, EVA考核指标将有助于引导经营者关注企业长期价值的创造。EVA考核还能促使企业慎重地选择融资方式,是债权融资、股权融资还是利润转增股本,哪种方式能使投资者价值最大化就必须选择哪种方式。

  EVA是把激进的双刃剑

  EVA成了驱动央企负责人创造价值的冰冷指标,也成为管理层两难抉择的双刃剑。央企是逐利驱动,与民争利的市场经济冲锋者;还是优化国有资源,调控国家经济安全的工具?

  EVA考核不是一项宏观调控政策。央企将享受到“四条政策”:一是鼓励加大研发投入,对研究开发费用视同利润来计算考核得分;二是鼓励为获取战略资源进行的风险投入,对企业投入较大的勘探费用,按一定比例视同研究开发费用;三是鼓励可持续发展投入,对符合主业的在建工程,从资本成本中予以扣除;四是限制非主业投资,对非经常性收益按减半计算。

  “四条政策”势必引导国有企业调整投资方向,央企地王的现象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股市中国有资金成为主力的状况也会越来越少。这样一来,“四条政策”逼迫央企在很大程度上减轻房产、股市泡沫压力。非常遗憾,这跟EVA考核的基本思想没有关系,不用EVA考核也能做到。

  EVA考核实际上还是没有完全反映中央企业的全貌:一是中央企业的产出,实际上还有社会目标,如维护稳定等;二是中央企业的投入,实际上还有隐性资源,如政策优势等。但它还有一个绝对不足,当然这也不是苛求一个考核方法本身所能解决的:EVA标准仍然无法统一作为职业经理人的标准和作为政府公务员的标准。

  企业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高管追求的是薪酬最大化,而中央企业的高管实际上追求的是收入与仕途之和的最大化。收入不仅包括工资、奖金,还包括其他货币或非货币收入;仕途则包括部门的调整和职级的升迁。

  EVA的双刃剑风险出现了,如果仅仅以EVA作为考核指标,可能会使管理者只把精力放到创造、增加企业价值上,造成其忽视甚至不再乐于担负企业社会责任。

  一个更大的问题会让管理层头疼,满足了EVA考核,这又牵扯到国有企业的定位:是仅仅提供私人企业不愿或无法提供的公共产品,还是充当政府控制经济安全的工具,抑或是在市场中冲锋陷阵的竞争主体?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