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李晶:政策会采取逐步微调方式退出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07日 00:52  证券日报

  编者按 一年前,全球金融危机蔓延,经济“寒潮”席卷全球,中国经济增速骤然下滑,为应对危机,2008年11月5日,国务院推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一揽子计划,财政、货币政策并肩发起“冲锋”,阻击中国经济下滑。一年后,中国经济呈现回升向好的明显趋势,前3个季度增长达到7.7%,全年“保八”已无悬念。回眸惊心动魄一年间,“一揽子计划”是如何牵引中国经济巨轮破浪前进、企稳回升的?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哪些新挑战?下一步中国经济怎么走?值此“一揽子计划”一周年之际,让我们一起聆听专家的声音。

  “一揽子计划”跨越一周年 推动中国经济V型反转

  摩根大通董事总经理兼中国证券和大宗商品主席李晶

  针对特定过热行业 政策会采取逐步微调方式退出

  □ 本报记者 侯捷宁

  “虽然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使中国出口遭遇改革开放30年来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但这也为中国调整投资、消费、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最优比例和最佳作用提供了一个契机。”摩根大通董事总经理兼中国证券和大宗商品主席李晶(Jing Ulrich)日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她指出,金融危机后期,中国政府推出的经济刺激方案重点集中于社保及消费方面,致力对偏重于投资及出口的经济结构进行调整。因此, 她预计,中国的内需消费会在中国未来的经济架构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比重。

  中国经济面临新机遇

  李晶认为后危机时代的中国经济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她指出,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了过去的金融市场秩序,也给各经济体金融市场的此消彼涨提供了机会。目前中国是最大也是最为亮眼的新兴市场经济体,是全球发达国家所聚焦和期待的开放发展中的重要金融资本市场。

  “中国是金融危机一个潜在的受益者。”她认为,金融危机冲击最严重的地区, 是金融市场最发达、信用扩张工具运用最多的市场。与欧美市场相比,中国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要小得多。现时,中国经济复苏的步伐已经显示出良好的进展。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从一季度的6.1%上升至8.9%, 工业生产增長也从年头的3.8%回升到9月的13.9%。

  尽管提升信心及稳定市场的目的已经初步解决,但李晶也指出,尽管中国经济率先于其他经济体触底反弹,但目前谈经济刺激措施“退出”,还言之过早,实体经济的反弹后劲需要时间观察。现时经济复苏的动力大部分来自投资(前三季度贡献95%的GDP增长),产能过剩问题未能得以解决,就业率及生产附加值较低的问题继续限制居民收入增长,拖累结构性调整的步伐。

  “经济转型是中国经济长远健康发展最重要而漫长的一环。但短期内淘汰落后产能和附加值低的工业企业必然会对经济起负面影响。”李晶认为,在私营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成为主要的增长动力之前,国家还是需要保持一定程度上的经济刺激措施。货币政策仍要坚持适度宽松的取向,保持银行体系有较为充足的流动性,引导货币信贷合理增长,确保经济增长的势头。

  她指出,从目前的情况看,央行加息还需要一段时间。未来12个月内,产能过剩和失业率的问题会使通胀率会保持在3%左右。政策退出会采取逐步微调的方式及首先针对特定增长过热的行业。

  未来关注三大趋势

  李晶还认为这一次金融危机给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化,金融市场的完善和发展,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她还提出了以下三方面将是未来几年值得关注的三个主要趋势。

  首先,上海发展成为主要的全球金融中心之一。她指出,中国政府一直希望到2020 年将上海建设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和制造基地。尽管面临全球金融危机,中国仍坚持推行金融改革,在过去几个月也取得了一些重大进展。 同时,上海市政府也表示将在适当的时候批准外国公司在上交所上市。

  其次,人民币逐渐走向国际化。李晶认为,作为美国的最大债权国,中国担心美国的“定量宽松”政策将导致通胀率上升和美元贬值,因此正在调整债券到期日并将资金转出机构债券,同时增持期限为一年或以内的短期债券。“总体而言,尽管其储备增长有所放缓,但仍继续买入国债。在逐渐降低储备投资组合的信贷风险的同时,中国对商品的投资也逐渐增加。”此外,中国也正积极促进人民币在作为区域贸易结算货币方面的作用。

  与此同时,她认为,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此前呼吁对国际货币体系进行改革的提议引发了热烈的讨论。其中最具争议的部分是建议拓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特别提款权(SDR)的使用范围,创造一种新的与主权国家脱钩的储备货币。在有关SDR的提议中,其中一项是建议扩大SDR定值的篮子货币范围,采用以实际资产(例如储备资金)支持的发行方式。目前在外汇储备最具规模的IMF成员国中,只有日元被纳入SDR篮子货币。“可以推断,中国正热切期盼人民币成为SDR定价的篮子货币之一,进而促进人民币的国际化。”李晶指出,但人民币的国际化可能不是一步完成,而是先区域化,逐渐全球化。

  第三,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将加快。李晶指出,在后金融危机时代,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坚定了“走出去”的步伐。部分中国企业抓住后金融危机时代这一契机,已经开始走到国际收购兼并的前沿,开始转变为跨国公司。现在来看并购已经成为主流。

  因为全球金融危机导致许多发达国家流动性短缺,其不仅波及这些国家的金融体系,还开始波及它们的实体经济。企业普遍面临资金约束,首当其冲的是中小企业。为了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防止资金链断裂,这些企业急需通过股权转让解决资金问题。这正好与中国企业投资需求形成互补,中国企业手里有资金,但缺少技术、品牌和市场,通过股权投资,参股或购买世界一流企业,可以使中国企业有机会分享其技术品牌和市场带来的利益,也可以从中学到管理经验和其他有益的东西。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4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