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上海证券:短期内消费很难快速提升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02日 18:04  证券导刊

  胡月晓

  当前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的经济政策,最多只能达到提高消费总量增长的目的,对消费率的提升,作用不大。可以预见,在未来较长的一段时期内,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态势要想维持下去,还得依靠投资。

  消费快速增长具有阶段性特征

  从一个5—10年的长期视野,由于中国经济起飞阶段的特征,“投资型”经济将在中国长期存在。这意味着投资率在中国将长期占据主导地位,消费的快速增长不会改变中国经济的这一特征。从短期看,消费的变动受政策的影响比较有限,消费的增长基本上是消费本身固有发展规律作用的结果:上世纪80年代中国消费领域经历了几次“排浪式”的消费浪潮,那时由于家电普及对我国消费产生的影响。除非,消费升级正在发生,否则消费的快速提升就是不可能的,消费变动本身具有平稳的特点。因此,我们多次强调,本轮经济复苏也不会例外地让投资充当主角。

  前3季度,我国经济在各种强力刺激计划的作用下,经济企稳回升势头逐步增强,总体形势积极向好,全年“保八”目标实现已基本无悬念。经济增长结构显示,我国经济增长仍然以投资为主,消费并没有成为我国内需的主力。我国经济复苏步伐清楚表明:在内需方面,中国经济的增长动力,已从2008年的投资和消费“并架齐驱”,过渡到了2009年的投资“一枝独秀”局面。

  消费率偏低是当前经济发展阶段的特征

  就出口而言,截止到2009年9月末,中国出口表现依然欠佳,即使4季度有良好表现,全年总体上的下降局面已成定局。某些专家所讲的中国出口“土豆效应”根本没有出现。我们认为,中国今年出口没有出现“土豆效应”的原因,在于金融危机影响下国际贸易融资大幅下降所致。9月份出口的突然好转,很可能是季末结算因素导致的账面调整结果,并非真实改善。

  反思中国当前面临贬值的高额外汇储备,外需下降导致的巨额过剩产能,以及出于克服中国经济抗外部冲击脆弱性的愿望,综合国际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以及世界经济的未来发展趋势,有分析人士认为,提高中国消费率,是克服中国目前经济困境的方向。但事实上,当前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的经济政策,最多只能达到提高消费总量增长的目的,对消费率的提升,作用不大。消费增长基本保持稳定的情况说明,中国当前经济的增长和结构调整,主要还是依靠投资推动实现的。中国当前偏低消费率是目前经济发展所处阶段的特征,而不是阻碍经济复苏的问题。

  在西方主要工业国家,即经济成熟体系,国民经济组成当中,消费一般占有较高的比重。当前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消费率如下:美国为78%,加拿大55%,日本72%,欧元区78%,澳大利亚55%。与发达国家不同,投资增长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改革开放以来,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呈平稳增加趋势,消费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则逐渐走低。消费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由1981年的最高点67%,逐渐下降,到2008年已下降到一半以下,仅为49%;而投资却从1982年32%的最低点,逐步上升到2008年的44%。在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投资、消费和出口三架马车中,投资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越来越明显。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投资步入一个快速增长期,投资增长率由1999年的近期历史地点5.5%上升到2003年的近期历史高点29.1%,并持续维持高位运行。投资的持续高速增长,使中国GDP维持了5年超10%的增长速度。可以预见,在未来较长的一段时期内,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态势要想维持下去,还得依靠投资。

  作者单位:上海证券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