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八月宏观数据维持向好 四中全会或释放清晰信号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11日 22:24  华夏时报

  本报记者 杨仕省 吴丽华 北京报道

  中国经济复苏正保持强劲势头。

  国家统计局9月11日发布了上月的经济数据。8月份CPI同比下降1.2%,PPI同比下降7.9%,1至8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12985亿元,同比增长33%。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3%,比上年同月回落0.5个百分点,比7月份加快1.5个百分点,为连续4个月同比增速加快。

  这些数据明显好于市场预期。当日,沪深两市在早盘小幅低开后,迅速翻红,午后继续上扬,沪指最终涨2.22%,报2989.79点,周线收阳。

  市场的反映和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专家一致,“宏观数据显示,宏观经济形势持续向好。”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对本报记者表示。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祝宝良表示,在外贸和消费都没有明显变化的前提下,工业增加值的增加反映的是企业库存量的增加,企业开始补库则说明企业信心开始恢复,看好经济形势好转的趋势。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也表示,中国工业生产企稳回升,用电量、发电量双双由负转正,稳定趋势有所增强。固定投资保持稳定较快增长,消费向好,供需平衡。

  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的大多数专家认为,在经济形势明显向好的同时,下一步宏观经济政策方向不会改变。

  根据新华社报道,十七届四中全会将于9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而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在最新的宏观经济报告中认为,十七届四中全会可能会就未来政策取向给出一个更清晰的信号。

  方向不变但可微调

  9月1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致辞时表示,中国政府不能也不会在不适当的条件下改变政策方向。专家认为,之所以不轻易改变政策方向,是因为中国经济企稳回升的态势还不稳定、不巩固、不平衡。

  不仅如此,记者还注意到,近期多位高级官员提及有关经济政策的表态均高度一致。10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也表示,当前主要经济体应该维持其经济政策,不应改变政策方向。

  值得注意的是,方向不变并非是指一成不变,而是可能“微变”,实际上货币政策微调已经发生便是例证。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金融研究所所长李扬认为,现行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会继续维持,下半年货币政策大规模调整的可能性不大,但会动态微调,实际上货币政策微调已经发生。

  “货币政策面临两难选择时如何把握尺度,考验决策者的智慧和艺术。”国家发改委一位人士说,银行向市场增加了货币供应,但对实体经济并没有产生太大的影响。此前,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宋立也指出,“为了防止资产价格进一步上涨和可能的通胀压力,货币政策需要适当收紧,但巩固经济复苏又要求保持宽松的政策基调基本不变。”

  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也是引发通胀担忧的理由。从8月份的宏观数据上来看,投资大幅增长的同时,物价出现小幅上涨。“食品价格的缓慢上涨,短期内不会引起通胀。”祝宝良表示,不过长期来看通胀压力似乎不可避免。

  “大量货币发行的背景下,要找到一个能够平衡潜在通胀压力的投资方式确实也很难。”9月10日在大连参加夏季达沃斯论坛的中金公司总裁兼CEO朱云来表示,中国经济明年可能会继续调整,也可能要面对一些真实的通胀挑战。

  向消费驱动型转变

  对当前投资形势的整体判断,国家发改委投资研究所研究员王元京的观点是:“虽在高位运行,总量上看还在可调控范围内。”

  “虽然中国在GDP、出口、税收、就业等核心指标上都取得了非凡成绩,但是与庞大的经济规模相比,中国的技术创新能力仍然还是短板,许多重要产业的关键技术仍然依赖于进口。”9月9日下午,科技部政策法规与体制改革司司长梅永红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了他的忧虑。

  目前在投资结构方面,中国经济突出的矛盾是部分高耗能高排放的行业增长仍然较快。为此,国务院已经提出要抑制部分产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

  “下一步应该着力构筑调控的机制。”多位经济专家认为,目前中国需要理顺水资源、能源以及土地等要素的价格,让市场来引导企业调整投资行为。瑞士银行经济学家乔纳森·安德森就认为,中国的国内需求——对于公路、铁路、汽车制造、服装等消费的支出才是中国经济的主要驱动力。

  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的包括发改委、财政部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专家们有一个观点是一致的——政策的着力点不仅在于克服短期困难,更要着眼于长远发展,从根本上解决制约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

  记者注意到,温家宝总理在多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强调,中国要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主攻方向,更加注重以内需,特别是最终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哈继铭在最新的宏观经济报告中认为,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可能会就未来政策取向给出更清晰的信号。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