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高盛中金一致认为下半年经济增势会更强劲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06日 09:09  广州日报

  2009 年已经过半,中国经济增长的表现超过了大多数人的预期:除了政府主导的投资外,私人投资和消费也在强势增长,而外部需求也首次复苏,六月份的发电量录得10个月来的首次正增长。经济学家们判断,中国经济下半年的增长势头会更加强劲。

  文/记者陈海玲

  高盛:中国经济V字型复苏形成

  国际投行高盛集团认为,中国的经济复苏已经画出一个漂亮的V字型。用以衡量实体经济的高盛中国活动指数显示,虽然今年5月份该指数7.2%的同比增幅仍低于其10%的趋势增长水平,但与2009 年前两个月仅仅2.1%的增幅相比已有显著改善。从环比角度来看,增长的加速更为明显,5 月份季环比增幅超60%,达历史高位。

  此外,中国的工业利润增长率在2008年11月时为同比增长-26%,之后不断下滑,至今年2月份,这一数字扩大至-37.3%,但是两个月过后,工业利润的同比降幅大大缩小至-16.3%。而今年五月份工业利润季度环比增258.4%。

  而推动GDP 增长的三项因素均在逐步复苏,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季环比增长达到140%、零售额季环比增长达到30%、出口季环比也出现正增长。

  国内需求方面,政府主导的投资并非唯一的增长源泉。以民营投资为主的实际房地产投资(按不变价格计算)增长甚至已达到危机前的水平,今年5月份同比增长近20%。

  此外,根据最新的数据,发电量同比增幅在6月份转为正值,实现 2008年10月以来首次正增长。

  原因:货币放松政策的影响超财政放松

  高盛分析师宋宇认为,政府的刺激政策一直是经济快速复苏的主要推动力,货币放松政策的影响可能超过了财政放松的影响。自 2008年11月份以来,高盛中国金融状况指数放松了560多个基点,为该指数1997年创立以来的最大幅度。截至目前,中央政府的财政刺激投入约 3000亿元。即使我们假设地方政府也拨付了相同额度的资金,政府投资开支总额也将低于人民币1 万亿元。而今年前5 个月商业银行贷款达 5.8万亿元,较上年同期高出 3.7万亿元。

  中金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

  何日通胀来?就在明年

  上周末,在“2009年恒生(中国)理财论坛”上,中国国际金融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称中国经济短期看好,但是明年开始就会有通胀压力。

  投资增速为多年最快

  哈继铭认为,目前中国及世界经济正在复苏已是不争的事实,而且中国比外部总体环境要好很多,尤其是投资增长速度,是多年来最快的,现在公布的投资增速已经达到33%左右,但同时物价是下降的,经过矫正的投资增速实际上接近40%;前几年经济过热的时候,这个数字只有30%左右,扣除通胀因素后的实际投资增速也就是25%,因此,现在是过去的1.6倍。哈继铭相信投资增长会进一步加速。

  此外,目前的广义货币增速达到26%,而在前期经济过热阶段只有17%左右的增长,后者只占前者的六成。哈继铭指出,广义货币与名义GDP增速之差,可以理解为过剩的流动性,而中国的M2增速与名义GDP增速之间相差22%,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为11%~12%。

  不少投资者担忧近期贷款增速是不是会明显下降?哈继铭的判断是否定的。一是今年中央财政拨款还没有完全用完。第二,银行贷款要想大幅度下降是很难的,因为今年的贷款结构特征是大项目投资多。第三,目前高层还是强调要坚定不移继续执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政策转向:今年年底还是明年一季度?

  高盛认为,未来几个月实体经济活动增长可能加速,除非政策转向大规模紧缩。宋宇预计三季度中国GDP增长可能会显著高于8%的GDP增长目标。哈继铭也认为今年中国经济保八应该问题不大,但值得注意的是,将来全球通货膨胀会非常高。

  何日通胀来?哈继铭预计美国今年还是会通缩,明年CPI小幅度增长0.5%,后年将为1.1%,这是在大宗商品价格比较温和情况下作出的结论。而中国明年的通胀水平将在3.5%~5%。所以,中国的货币紧缩应该先于美国到来。他认为,今年11月份末12月份初,即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的时候,到那个时候已经基本可以确定保8%目标的完成,下一步将更多的是结构的调整。

  但宋宇认为,至少在2009 年三季度 GDP 数据公布之前政策方向不会发生显著变化。宋宇还认为,政策的显著收紧更有可能出现在明年一季度,也就是政府获得 2009 年全国 GDP 数据和通胀率数据后。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