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泡沫似曾相识 信贷有待调整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22日 07:48  大众证券报

  今年首季中国已新增贷款4.58万亿元,以此势头可轻松突破全年新增贷款5万亿以上的目标下限。综合多方消息显示,4月及今后的新增信贷会较一季度有所回落。一季度“狂轰滥炸”般的信贷增幅虽刺激股市楼市回暖、GDP增6.1%,但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同比下降了37.3%。在统计局公布的指标中喜中有忧,如果继续维持现有政策而不加调整,中国经济恐难言健康。

  去年底国家出台4万亿刺激方案后,笔者在《A股独立于美股存在大概率》一文中认为,“短期内政府应着重治理以下两个问题,首先是政府大手笔投资的产出效率应高于宏观经济的平均效率,否则不但不能起拉动效应,还可能重演凯恩斯主义在美国的失败。其次,政府能否抓住机遇激活国内的消费并完成转型,否则容易陷入流动性陷阱并出现通缩。”后一个问题已有所改善,统计局数据表明,GDP增6.1%中,消费占4.3%,投资占2%,外需占-0.2%。但前一个问题堪忧。

  首季信贷中票据融资占1/3的比例能说明问题。票据融资一般是大型企业所为,旨在进行套利而非投向实体经济及中小企业。再者,大量资金投向“铁公基”等领域,这明显是沿袭亚洲金融危机时扩大内需的旧套路,而且这部分投资虽有地方财政担保,但效率是很低的。公共投资如果不能带动民间投资复苏,经济长期成长就无法落实。有数据称,今年首季的民间投资为负数。东方资产管理公司近期发布报告认为,“商业银行新增不良贷款的规模将增加,大幅增加的时间为2009年下半年至2010年下半年。”

  目前,全球的政府都在通过制造新的泡沫,来缓解旧泡沫破灭的痛苦。由于中国CPI仍在下降,所以有空间来实施货币通胀推动经济发展。但如果通胀不能转化为真实的市场需求,股市就失去了企业盈利的支撑。1996年货币大扩张后,当年零售消费增幅被拉到11%,次年GDP增9.3%,但之后两年低于8%。货币扩张与经济增长都是被拉起来后又跌下去。

  所以,无论是信贷总量还是信贷结构,都有调整的必要。从总量看,预计监管层不会对信贷急刹车,但也不会继续保持这种天量放贷的速度,否则长期通胀必抬头。经济触底是一回事,复苏又是一回事,如果复苏是一种滞胀,那过程不亚于寻底的痛苦。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理事长戴相龙在博鳌亚洲论坛上表示,如果信贷规模继续如此增长,将会带来很大的金融隐患,政府应着力发展其他市场,包括债券、股票和基金市场。

  从结构看,信贷政策应支持民营企业增加投资,支持新能源、医疗保障、服务业等领域。近期有消息称国家将出台第二轮经济刺激计划、将鼓励和引导民间增加投资,足见社会对政策调整的期待之急切。潘龙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