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如何看待近期票据融资井喷现象

  根据近日出炉的1月份金融数据,在1.62万亿元新增信贷中,票据融资达到6239亿元,占全部新增贷款近四成。事实上,从去年11月份以来,票据融资便急速上升,在当期新增贷款中的比重,接近30%。

  如何看待近期票据融资出现的“井喷”现象?是什么因素推动着票据融资的飙涨?对此,分析人士认为,票据融资增长有其合理性。不过,也不排除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虚增”成分,应关注这一动向,加强对票据融资去向的监测。

  数据显示,去年票据融资增加6461亿元,相比之下,今年1月份新增票据融资额已接近去年全年水平。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表示,票据融资的增长是市场选择的结果,有一定的合理性。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也指出,“这反映出当前企业资金链紧张,票据融资成本低,速度快,所以企业倾向于票据融资”。

  由于票据贴现率低于同期流动资金贷款利率,相比短期贷款,票据融资的成本和难度相对较小,企业通过贴现可以及时获得现金,加速资金周转,降低财务成本。在当前不少企业都在压缩存货背景下,票据融资显得既方便又便宜,市场需求自然也大。

  此外,对于银行而言,票据融资尽管收益低,但安全性也相对较高。由于企业票据融资资金大多属于短期流动资金,并且企业还需要缴纳超过30%的保证金,如果票据到期不能兑付,银行还保有对融资公司的票据收益追索权。出于控制风险的要求银行也倾向于票据融资。

  不过,也有不少专家担心,票据融资急速增长的背后也存在企业财务套利行为。刘煜辉指出,目前票据融资利率已经降至1.5%以下,低于3月期和6月期存款利率,不少企业也存在利用票据融资后直接存银行以赚取息差的现象。

  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宋国青认为,在市场贴现利率与存款利率倒挂的情况下,票据融资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虚增可能,不排除企业将融来的资金转存定期存款获取利差的可能,以及其他如进入股市的可能。

  (据新华社电)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