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中国通胀:资本与劳动力回报率失衡的纠偏(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0日 05:39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多种因素促消费需求增强

  利用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时,GDP等于消费、投资和净出口之和,而我国的消费、投资和净出口这三者中,消费对GDP贡献度在不断下降,2006年,消费占GDP的比例下降到50%,远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而投资的贡献度则高达43%。

  我国过去这种以投资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是不可持续的,由投资主导向消费主导转变是当前经济的发展方向。2003年以来,消费品零售无论是名义增长还是实际增长,都呈上升趋势。

  我们预计,未来消费需求增强的趋势将更加明显,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劳动力收入增长会直接拉动消费需求。在资本和劳动力回报失衡的纠偏过程中,消费需求增强是必然会出现的现象。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和流动性的增加,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需求大大增强。

  其次,充裕的流动性在涨价预期下转化为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需求增加与劳动力成本提高共同推升物价,而物价上涨会导致人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多来年我国货币供应量一直处于较高水平,但却没有发生通货膨胀,原因之一是居民消费意愿低,货币流通速度低,大量货币没有充分参与市场流通。这种现象的风险在于,一旦人们产生对通货膨胀的预期,就会急于将手中的货币兑换成商品,大量积攒在居民手中的货币迅速投入周转,从而引发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而通货膨胀又会进一步加强居民的消费意愿,进而循环放大。

  此外,政府促进内需的政策也频频出台。进入08年,国家开始在农村实施“四减免”、“四补贴”政策,启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双百市场工程”,设立“家电下乡”试点,推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改革,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等。在城镇,政府连续上调最低工资线和基本养老金标准,扩大城市最低保障规模,上调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推进基本医疗保障等等。这些政策都直接或间接地起到了刺激消费,拉动内需的作用。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劳动力价格上涨和消费需求增强是引发本轮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其内在原因在于资本和劳动力回报率的长期失衡,正是这个失衡的纠偏过程引发了通货膨胀。

  通胀将持续较长时间

  当找到了通胀的真正原因后,中国通胀的未来趋势就能够比较容易地判断。本轮通胀的核心原因在于劳动力价格提升及消费需求增强,这一趋势是解决我国诸多经济矛盾的根本方法之一,提高居民收入和促进内需也是现阶段国家政策倡导的重点。这表明,通货膨胀的促发条件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持续,因此通货膨胀也会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持续。

  本轮通胀是对经济体内在矛盾的纠偏,因此不能单纯依靠货币政策解决。当前,我国很多企业正面临劳动力和原材料的双重涨价压力,而我国的出口额占GDP总额的三分之一左右,在出口退税及人民币升值的作用下,出口企业的利润空间正在被压缩。在因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体产生动荡与国内雪灾的双重压力下,国内从紧的货币政策也已经开始显示出一定的灵活性。

  我们认为,从整体趋势而言,物价上涨的趋势不会因短期的价格管制等手段发生明显转变,持续的物价上涨仍将长期存在。

[上一页] [1] [2]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