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20年前高通胀的启示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5日 14:23 和讯网-证券市场周刊

    宋国青

  1988年,由消费者抢购引发的高通胀,至今让人记忆犹新,不过抢购风潮之后的情况更引人深思。一个基本的事实是,1988年剔除价格因素后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只增长了7.9%,远低于多年来的平均增长率。一场多年罕见的抢购风潮结果竟是如此,不看数据,真是难以想象。从消费品零售额实际增长的情况看,1988年根本就是滞销年。问题是,滞销怎么引起了高通胀。

  抢购发生在1988年的6-8月,随后的9月到次年7月,实际零售额月环比大幅下降,同时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猛烈上升。如果这种情况是由于缺货引起的,那就很正常。但当年全年实际零售额增长率很低,而经济增长率很高,年底消费品库存应该比上年底有相当大幅度的增加。所以,1988年底的消费品库存应该是充足的。1989年上半年发生的情况是,价格大幅度上升,销售量大幅下降,存货猛烈增长,生产近于停滞。

  低销售的后果很严重。在过去30年中,除1989年外,最终产品(GDP减存货投资)同比实际增长率的最低纪录是6.9%,1989年却是下降1.4%。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存货的大幅增长,1989年GDP就是负增长。当年实际存货投资增长76.6%,这不仅弥补了最终产品的负增长,还促使GDP增长4.1%。

  不过,存货过多又害了下一年的生产。在企业看到预期的高通胀化为泡影之后,开始大幅压缩原来的庞大存货。在销售增长率依然较低的情况下,压存货就意味着少生产甚至停产。1990年,最终产品实际增长了7.0%,虽然低,也还说得过去,但存货投资大幅下降,当年GDP最终只增长3.8%。相对于GDP9%以上的正常增长率来说,4%左右的增长率怎么说也低得离奇,说相对大萧条总是可以的。

  究其原因,就是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预期了很高的通胀率,并按这一预期来定价,而实际货币供给不支持这样的通胀率,消费者没有钱按企业定价,来实现正常的购买量。初期的实际销售量远低于预期,但企业认为滞销是暂时的、偶然的,便增加存货等待涨价。最后,企业销售持续低于预期,才被迫不断调整通胀预期。但由于最初预期太高,而调整速度相对偏慢,在一年多以后,才逐渐接近实际。

  中国政府在1988年9月份,开始了真正猛烈的宏观调控,正确的预期应当是通胀率将很快下降。若生产者和消费者相信政府的调控决心和能力,实际通胀率的调整会一步到位,而生产和销售量也正常增长。但若公众不相信政府的调控决心,企业会继续高筑价格,卖不掉就增加存货,存货太多就减产、停产。

  由此来说,真正的“魔鬼”是公众对货币和货币政策的信任危机。就1988年来说,偶然因素的影响当然也很大,即价格改革“创关”的决策和宣传,引起了高通胀预期。到1988年底,政府宣传已经转向坚决治理通胀。这样的宣传没有对公众产生影响,就是信誉问题。在此前几年,通胀率节节攀升,负利率日益显著,凭什么让大家相信这一回“狼真的来了”。

  高通胀本身有很多问题,但若货币管理部门有言在先,言行一致,公众事先就会做一些调整。比如说,农民可以不卖粮食等涨价,企业雇员可以要求加工资。如果货币管理部门“不宣而战”,等农民将粮食换成钱,雇员签了劳动合同后,才搞通胀,就是让人上当。更直接的是,货币管理部门本来不打算严厉紧缩,但不断宣传要紧缩,“没事就说狼来了”,结果当然是信誉危机。

  重提这一段历史,是因为目前的情况和1988年初很相似,公众已经有很高的通胀预期;政府控制通胀的话说了很多,通胀率也上升了很多。政府只有咬紧牙关,坚决紧缩,拿事实说话,才能抑制公众的通胀预期。如果担心这、担心那,让高通胀持续更长的时间,公众的通胀预期不断提高,将来再治就更难了。

  (作者为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北京高华证券特别顾问)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