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统计局总经济师盘点宏观经济热点问题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06日 09:45 华夏时报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 姚景源 怎样才能全面完整地把握当前中国的宏观经济呢?一个就是要弄清楚当前中国经济的基本面,第二个就是客观看待中国经济发展现在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我是用“增长较快,效益较好,价格平稳”这样的话来表述中国经济基本面。 先说增长较快。中国经济现在摆在全世界面前最突出的基本面特征便是增长速度快,现在中国经济增速已经连续四年多都在10%以上,而在这个期间,世界经济平均增长率仅有4.9%,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又达到了11.5%。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的这个“快”字是中国经济的基本面,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它不是偶然因素,它是源于中国整个经济发展内在的基本规律。 导致中国经济有这样快的增长,在于四个化:第一是工业化,第二是城镇化,第三是市场化,第四是国际化,这四个化为拉动中国经济提供了强劲的力量。 工业化我举一个例子,我们国家的汽车产量在七八十年代都徘徊在10万辆,什么时候达到100万辆?1992年,中国汽车的年产量达到了100万辆。从100万辆到200万辆我们用了8年的时间,从200万辆到300万辆用了几年呢?3年。从300万辆到400万辆用了多少时间?仅仅一年。去年我们的汽车是729万辆,今年可以达到850万辆以上。从汽车上面可以看出,增长速度快是源于工业化。这是第一个力量。 再看城镇化。1978年的时候我们是10亿,当时中国的城镇人口仅仅有1亿7千万。现在的城镇人口是5亿7千万,迅速增加的城市人口使我们看到一个什么现象?全国大中小城市人口都在迅速增长,整个中国就是一个大工地,所以城镇化也为中国经济提供了强劲的拉动力。 再说效益较好。我先讲财政收入,2000年的时候我们国家全国财政总收入13000亿,到了去年达到39300亿,今年上半年我们财政收入同比增长30.6%,了不得的增长。 2005年的时候特别是下半年,很多人当时预测说2006年到2007年中国经济最大的问题就是企业利润会大幅度地下降,亏损额会大幅度地上升。结果2006年我们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了31%,今年上半年同比增长42.1%。今年企业利润增长有三个新的特点: 第一个特点就是利润在全面增长;第二个特点就是利润的分布更趋于合理;第三个特点就是过去上游产业日子好过,下游产业日子并不好过,但是从去年上半年到今年这个问题也变化了,现在我们的加工产业利润在迅速地回升。这三个特点也充分说明了整个宏观经济基本面的特征效益是好的。 再看老百姓收入,我们的城镇人均收入去年全国平均数是11759元,农民人均年收入是3587元。今年上半年我们全国城镇人均收入同比增长14.2%,比去年这个时期高4个百分点,农民收入同比增长13.3%,是20年来最高的增长幅度。还有两个数据也很重要,一个就是城乡居民储蓄存款,2005年的时候我们全国的城乡居民储蓄存款14个亿,今年上半年又增加了9.4%,如果不是股市的话我们存款还要多。现在中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的余额已经突破了17个亿。 最后来谈价格。中国经济从1990年到现在,这17年高增长就两个时期:一个是从2003年到现在,还有一次就是1992年—1996年,就这么两次。这两次的相同点都是经济的年增长率在10%以上,持续的时间都在10年以上。不同点是什么?1992年的经济高增长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1994年通货膨胀率24.1%,平均CPI上涨14.11%。但我们这几年的通货膨胀率只是2.1%,仅相当于那个时期的1/7。 中国经济现在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呢?是三个“过”的问题:一个是投资速度增长过快;第二个是货币与现代投放过多;第三个就是对外贸易顺差过大。 由于投资增长速度过快,形成了大量的生产能力,如果消费不能相应地得到迅速提升,这个时候产能过剩的情况就会存在了。 我们去年全国计划投放总规模2500亿,实际上用了3800亿,但是不少企业还是感觉到流动资金紧张。今年8月份的各项指标都不错,现在我们信贷投放的总规模已经相当于去年全年的规模,所以这又是一个大问题。 第三个就是对外贸易顺差过大,对外贸易顺差过大,一个导致贸易摩擦加剧,另一个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进一步加大,导致流动性过剩。 投资有了银行支撑,速度就进一步加快,规模进一步扩大,产能就进一步增加了,如果我们的国内消费没有迅速地跟上,出口就进一步加大了,出口进一步加大又导致贸易顺差进一步加大。所以这三个过的问题解决起来为什么难?是交织在一起,互相推动。 去年年底的时候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定,要调投资、促消费、减顺差。我们的消费现在达到了1997年以来最好的水平,但是顺差没有减下来。对于整个全面的经济来说现在也有不同的观点,有一种观点叫做拐点论,我不赞成,我觉得今年中国的宏观经济还是处于一个较快的基本态势,由偏快转向过热,这是主要的问题。所以今年还是要防止整个经济由偏快转向过热。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