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巨额贸易盈余与跨国公司关系不大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0日 15:25 证券日报

  □ 瑞银集团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 安德森

  并不虚假的贸易盈余

  这里有一个古老的故事,事实上,我们原以为它已经消失了,但是现在,它仍然徘徊在投资者和分析师中间。那就是,中国巨额贸易盈余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因为这些贸易盈余中的大部分来自大型跨国公司的贡献。当发达经济体的消费者购买中国商品的时候,他们事实上是在购买他们自己国家公司的商品;同时,因为来自这些销售的收入最终会回到他们的经济体内,所以,表面上的贸易失衡实质上是虚构的。

  现在,如同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流传的大多数故事一样,根据官方的统计数据来看,这个故事中的一部分表面上好像是事实,中国大陆出口总量中有60%是外资公司贡献的,也就是说,公司的拥有者全部或者部分是外方投资者。然而,逻辑上讲,正确部分就到这里了。

  这个命题得出的结论在理论上就是错误的,在实践中也并不可行。当这一切发生的时候,发达经济体的跨国公司根本就很少涉足中国大陆“直接”的进出口生产活动,在出口企业中的外方投资者的利润占整个贸易盈余的比重可以忽略不计。简而言之,中国的贸易盈余就是真实的盈余。这是为什么呢?

  出口利润并没有离开中国

  海外消费者购买的中国大陆生产的大量商品,其中对企业来说所产生的大部分利润将会以公司利润的方式返回海外经济体,这是一个错误的想法。事实上,正如同在任何一个国家一样,中国出口商品价值中的大部分都被原材料、企业一般管理费用、工资和其他成本吃掉了。以国际经验来看,制造企业的税后边际利润一般为5%,或者高一点也就10%,但是,与中国产品的整体海外支出来比,这仍然是非常小的一部分。

  中国的数据证实了这一点。2005年中国大陆的出口总量为7620亿美元。这其中的多少会以利润的形式回到外方投资者的本国呢?根据官方贸易收支平衡表的统计数据来看,去年,外资公司中外方投资者不是返回中国就是利润再投资到原有的外资公司的资本总量达到了270亿美元,这只占到了全部出口金额的很小一部分。但是即使这微小的部分也是非常巨额的,因为这相当于所有外资企业在中国获得的利润总额,不仅仅包括出口导向型的外资企业获得的利润。出口行业占到了FDI总额的四分之一,这意味着60-70亿美元的利润还是回到了投资方的母国,或者说相当于中国大陆商品海外成本总额微不足道的1%。

  从图一中可得出类似的结论,图一表现了中国贸易收支差额的具体趋势。外方利润再投资被记录为经常账户的收入部分;如果外资公司将出口收入中的大部分转移出中国大陆的话,我们应该能看到日益增长的货物贸易将会转化成为净服务和出收入的赤字迅速增长。过去这些年,我们看到的却是服务和收入项目在随着货物贸易的增长而增长。

  当然,有些数据有可能产生误导,认为外资公司不能够以非正式的方式将利润带出中国,所以,被带出中国的利润并不能在官方的经常账户表上显现出来。但是,我们对此表示怀疑。首先,来自中国贸易伙伴的数据证明了这点怀疑是没有根据的,比如,美国经济分析局的调查表明,美方的贸易数据和中国大陆公布的官方数据非常接近。第二,剩余的“误差和重复计算”随着时间的延续是逐渐收缩的,如果有问题的话它应该是逐渐加大的。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几乎可以肯定的是我们没有发现不被记录的资金流动。即使事实上的FDI收入比报告数据还要大十倍的话,它们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仍然是一个非常小的比例。当然,不论我们使用什么方法,大十倍的事情都是不现实的。

  跨国公司不是主要出口动力

  我们知道,中国大陆官方的数据显示中国的出口有60%来自外资公司,但是到底有多大的比例是来自发达经济体的跨国公司呢?

  我们发现,这一比例少的令人可笑。我们知道,每年中国的商务部都会公布一个主要出口商的名单,以出口金额大小为顺序列出200个最大的出口公司。这200家出口大户占到了中国去年出口总额的三分之一还多,因此,这样的样本是非常具有典型意义的。

  有多少家是以美国为总部的跨国公司呢?前50名的出口商中仅有四家,摩托罗拉、英特尔、戴尔和伟创力Flextronics,全球最大专业电子代工厂。它们所占前50出口商的份额为9%,如果我们将范围扩大到欧洲和日本的公司,这也仅仅加上三家公司,即诺基亚、夏普和东芝三家。这七家也仅占前50出口总额的14%。事实上,当我们扩展到前200家出口大户的时候,对应的比例下降到了11%。我们最乐观的估计结果也就是,美国、欧洲和日本的跨国公司占中国出口总额仅仅是11%。

  那么,另外50%是哪里来的?中国的出口不是60%来自外资公司吗?

  前十名的公司名称里暗含了一个线索。它们是鸿富锦、达丰(上海)电脑、摩托罗拉(中国)、名硕电脑(苏州)、中国普天信息产业集团、英顺达科技、诺基亚(中国)、三星电子(苏州)半导体、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

长城国际(深圳)等十家公司。这些公司中只有很少几家公司为大家所熟知。现在,我们看前50或者前200家公司中的绝大多数都是外资公司,但是并不是富余的发达经济体的公司。这些外资出口上大多数属于中国台湾省、香港地区或者韩国。

  我们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这些公司来自那些经济体——十年或者二十年前还在生产和出口今天中国出口的

纺织品、玩具、运动商品、机械和电子产品。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绝大多数G3的跨国公司已经放弃低端、劳动力密集型的生产利润很长时间了。

  FDI去哪些行业了

  但是,跨国公司中的绝大多数的确在中国已经活跃很久了。单独从美国来看,财富500强的公司,比如通用电气、福特、花旗、美国友邦、IBM、宝洁、美林、辉瑞制药、道氏化学、UPS、卡特彼勒、可口可乐等公司均在中国有大量投资和业务。

  但是,你马上就会想到什么呢?这些公司几乎都没有大量的出口性全球采购业务,至少不是在中国大陆进出口中体现。这对FDI的数据以行业来统计是一种嘲笑。正如你从图二中所看到的那样,进入中国的FDI的总额中只有17%进入了两个最大的出口行业,也就是纺织和电子。加上其它的和出口相关的行业并去除与国内使用有关的生产,我们估计,外资投资总额中,也许只有四分之一是以出口为目标的。剩余的四分之三是专注于中国国内需求的,比如汽车、机械设备、化工产品、零售、公共饮食业、

房地产、采矿、能源等等。

  这就是美国、欧洲和日本跨公司所处的位置。除了很少几个例外,它们并没有生产以“卖回”本国市场为主要目的的产品;香港地区和台湾省的公司占据了更多的份额。这些出口导向型的跨国公司正在利用快速成长的中国大陆市场迅速发展壮大。

  最后的问题是:根据这些以上的分析,应该怎样看待沃尔玛呢?它独自占据了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将近200亿美元的价值总额,我们还听说,这个数据始终被用来支持那些认为美国和其他跨公司应该为中国巨额的贸易赤字“负责”的观点。

  但是,重要的是沃尔玛并不是在中国的超大型生产商。更准确地说,它是一个购买者,这意味着它从中国大陆市场购买并不昂贵的商品,然后将这些商品以高价卖给美国市场的消费者。这生成了沃尔玛的收入和利润——然而,沃尔玛的收入和利润并没有进入到中国商务部的商品贸易统计数据中,在讨论是谁生产了中国巨额贸易盈余的时候,购买者的身份是不应该被纳入其中的。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