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大发展箭在弦上势在必行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0日 23:36 股市动态分析

  缥缈

  一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是个什么问题?如果你有1万亿美元,你会做些什么?

  本周表现出色的,仍然是大盘股,以“主力舰”中国石化为首,宝钢、保利、长电、招行、万科,均有不俗表现。超级“航母”工商银行低开高走,上证指数由此突破“千九”,这是自2001年7月末曾经“下探刺穿”过的极其重要点位。

  这些大蓝筹的共同特点是绩优、收益高、市盈率低,都属于资金推动型的“好品种”。

  信贷:流动性的困扰

  其实自2004年开始,流动性过剩的问题就一直缠绕着全球经济。其现象就是商品价格指数不断走高。

  根据金融与货币理论,经济过热,主要源于投资高速增长,而投资增长又必须依赖于商品市场有真实的需求支撑。然而,就流动性而言,一旦形成加速的大趋势,仅仅依靠市场的调节,皆不足以缓解之。

  相反,有的时候,由于市场投资者的“利益取向”,反而会在短期内继续加剧流动性过剩,从而推高资本市场的价格指数,拉升市场的价值中枢——“浪奔、浪流,一发难收。”

  在货币市场,流动性过剩的表现和由此导致的压力,基本上能够反映在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根据今年三季度金融行业的基本数据,我们可以看到,由于存、贷款增速的“剪刀差”,9月份全部金融机构的“贷存比”,已经下降到67.4%,银行业资金运用的扩张力,已经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本周央行再调存款准备金率,这说明中央将在宏观方面,继续巩固宏观调控的效果,继续打压投资品冲动。

  但是,目前仍有相当额度的中、长线资金,继续倾注到债券市场。因为以目前的“贷存比”进行最简单的推算,我们也可以知道,在超过36.8万亿的存款余额内,还有11万亿左右,不在贷款余额之内。其中,包括此前各商银的法定和超额准备金3万亿,资本市场其中主要是债券市场为8万亿,相对于去年同期,净增1万多亿元。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自今年央行调高存款利率之后,债市利率是走低的,债券利率与存款利率发生“倒挂”:相同期限的国债收益率,低于相同期限的存款利率。这相当于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冷热不均,前者趋冷,后者趋热。

  随着银行上市步伐的加快和补充资本金的过程完成,还会进一步刺激长期贷款的发放。以今年9月份中长期贷款的同比增速为例,达到31%,比短期贷款高出20个百分点。可见,中长期贷款占全部贷款的比重也在不断上升,“短借长用”的问题,愈发突出。

  汇率:人民币剑走偏锋

  同样的道理,

人民币升值对资本市场的影响,也是结构性的。因为汇率反应的本身就是中、长期的趋势。其逻辑关系在于:升值使进口产品更便宜从而产生财富效应,然后提升消费指数,令出口拉动转为内需增长。

  只是,将出口转为消费,必须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国民财富必需具备一定消费基础。这里说的“国民财富”,不能是“国家财富”,只有在老百姓已经具有相当的财富或者资产的时候,比如大幅调高利率,本币的升值才能产生财富效应,才会部分抵消竞争力下降带来的负面影响。

  本周央行再次调高“存备”,而非调高利率,属于“剑走偏锋”,没有按照市场的预期“出牌”。也许,这将给资本市场的长远发展,带来不确定的影响。

  外储:轻舟已过万重山

  此外,同样是在本周,我国的外汇储备,终于越过万亿美元大关。周五开盘,上证指数终于冲过“千九”,指标股全线拉升,这才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事实上,今年以来,为维持被严重低估的

人民币汇率,央行开始加大投入基础货币,继续在二级市场“对冲”外汇占款。而货币供应量大增,必然引起资本市场的大起大落。行政与市场两种手段的“交集”,并不能真正抑制货币总量,所以,我们也看到,当前的市场现象就是如此:相对过剩的资金大量充斥到了体制之外;人民币对内表现为“通涨”,对外表现为“通缩”;各项投资居高不下,
房地产
业高位徘徊。

  一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是个什么问题?如果你有1万亿美元,你会做些什么?不要以为这是调侃,毕竟,理论是理论,现实是现实,尤其是在资本市场。我们大家的脑子里经常有几个这样的疑问,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现实是,绝对“单纯”的金融行业,自身是无法产生投资价值的,只有将资金优化配置到实体产业中去,才能促进社会财富的增长。因此,我们期待的“第三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给出更为强有力的信号,资本市场的大发展,箭在弦上,势在必行。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