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城商行可做市场化生存实验基地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6日 08:21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中信证券研究部总监 杨青丽

  在国有大银行重组上市,并确立了国家绝对控股的定位后,如何改革问题重重的小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已成为迫切问题。

  城商行资质参差不齐

  城市商业银行整体上质量不佳。据统计,截至2005年三季度末,全国113家城市商业银行资产总额为1.9万亿元,平均每家165亿元,平均资本充足率仅为2.7%,不良贷款率下降到10%以下,拨备覆盖率平均水平仅为21.85%。

  质地较好的城商行较少。2005年,如上海银行、北京银行、南京

商业银行等城商行中的佼佼者,吸引了外资入股,发展势头较好;一些差的银行,已经面临生死抉择;更多的城市商业银行,徘徊在好坏二个极端之间。

  城商行的出路在哪里

  小银行虽然问题多,但分散,规模小,容易动手术。在大银行渐进式改革,国有格局既定的情况下,对小银行应该进行彻底改革。

  首先,股权全部民营化,禁止政府股份介入。可以通过产权交易所等公开竞价方式出售。也可以申请在创业板上市。这样既可改变股东结构,实现股权多元化,又可以通过新增股本而增加资本。

  利用各种方式和各种途径,实现城商行的股本变革,是解决城商行的根本之道。例如监管部门可以牵头成立一个城商行股权交易网,以行政力量推动城商行的股份制改造。

  与其将政府持有股权的城商行作为寻租对象,不如将此股权变为民营,使寻租标的消灭。

  其次,应该对城商行实行严格监管,优胜劣汰。股权的民营化并不能自然产生优质城商行,只有在严格监管,优胜劣汰的法则下,城商行在市场竞争中才会脱颖而出。如果股权仍是政府控制,监管压力只能让政府反复出手相助,结果坏的总死不掉,劣币驱逐良币,好的相应就没能得到应有的鼓励,行业生存状态总也得不到实质改善。

  最后,城商行须思考自身的发展和定位问题。处于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以及外资银行的“夹缝”中,城商行一直定位不清晰。城商行到底是立足于现在与其他中大型银行类似的业务,如批发业务,还是另辟路径,开展社区及小额信贷服务?笔者认为,既取决于当前的信贷形势、利差空间,也取决于竞争格局、竞争策略,应该允许百花齐放。如果城商行能找到贷款企业,并且是挣钱的,又何必抛弃?到贷款市场竞争激烈之时,自然会考虑转型,如果不转型,那就自然淘汰,而不用外人着急支招。现在一味地要求城商行深入城市居民,作好城市内的个人金融服务,也并不妥。

  在股权仍放在政府手中时,非市场竞争导致各级城商行并不全是高素质的金融人才,加上“寻租”等违背信用常识的经营行为,城商行出现令专业人士诧异的贷款项目,此等低级错误应该及时终止。终止应该从源头上做起,即股权彻底改革。

  监管职责明细化

  城商行等银行数目众多,监管力量又有限,只有将其交给市场,才能提高监管效率。如果仍是政府控制的银行,监管部门身兼股东及监管二个责任,既要找出坏银行以示惩罚,又要帮助银行出谋划策,找出经营方向,何其繁重,又怎能管好?

  监管部门应该只负责奖优罚劣,并不能承担经营失败的责任。否则,监管部门也不敢推进民营化,因为民营化并不意味着没有经营失败,而可能失败更多,并且失败了,民营股东承担损失,而不是国家承担损失。其实,现在国家经济形势较好,倒也是小银行生存发展的好时机,此时推进改革也是很有利的,温州民营银行就是很好的例证。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