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 蓝筹拯救股市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30日 11:59 第一财经 | ||||||||
《头脑风暴》是中国第一个跨地域、跨媒体的财经资讯信息平台——第一财经频道开办的全新演播室谈话类节目,栏目于2003年底开播, 时长约1小时,目前每月播出2次,是立足国内,面向全球优秀企业总裁的大型财经深度访谈节目。头脑风暴已经在上海以及长三角地带树立了自己的品牌形象,有众多的忠实观众,受众群超过2000万人,据AC尼尔森调查显示,头脑风暴的收视率平均在O.5%。
以下为《头脑风暴》节目脚本: 主持人:大家好,欢迎参与头脑风暴,那么2004年中国的股民可以说又经历了一场非常严峻的考验,2005年开始的第一天,市场就跌到了五年来的最低点,那么今年冬天最冷的日子已经过去了,春天离我们已经不远了,但是股市的春天究竟什么时候可以到来,2005年我们会真正地迎来中国股市的春天吗,我想这是六千万股民以及作为我们财经媒体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所以今天我们就为大家请到了几位嘉宾,和我们一起进行头脑风暴,首先介绍一下我们几位嘉宾,首先介绍的是来自上市公司,浦发银行的董事长张广生先生。下面介绍的是来自外资机构的嘉宾法国巴黎银行百富勤公司的董事总经理蔡洪平先生,来自上市公司张江高科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陆怡皓先生,资生的专家,和君创业研究咨询集团董事长王明夫先生。也谢谢大家的参与,首先还是让我们通过大屏幕来了解一下股民的心声。 ——大屏幕 主持人:看来股市的这个状况真的是非常令人失望啊,现在让我们再来看另外一组数据。 主持人:按说股市应该是经济的一个晴雨表,那么中国经济发展地这样快,这样地繁荣,同时也应该带来股市的一个上涨,可是我们看到的却是股市这几年一直来的一个低迷,究竟会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逆反的这样一个现象呢,我想先把这个问题交给我们几位嘉宾,你们面前都有一个题板,那么请你们在你们题板上写上两个你们认为最关键的因素,导致了这种经济发展和股市这样一个逆反的现象,两个关键词,人家都说来参加我们这个节目像考试一样的。蔡先生很快就写完了,来我们第一个写完的,先给大家亮一下题板,我们来看一下蔡先生写的是什么,资本市场,结构,这个其实是一个词,我们说两个最重要的原因。 蔡洪平:我认为目前主要是结构的问题,由于原来这个资本市场是一个试点型的,更重要的市场的参与者和组织者,都是国家、政府以及国有企业,我认为这个一定是过渡的行为,长远来说,这个市场一定要出问题的,我认为唯一的出路是通过改革,来完善这样的结构,调整这样的结构,使得资本市场真正反映这个国家国民经济的增长。 主持人:但是这个调整是需要一个过程,需要一段时间的,那么与此同时,这些股民应该怎么做,怎么办呢? 蔡洪平:我认为这是一个过渡期非常痛苦的选择,在全球资本市场,都可以看到,甚至有二十年的痛苦期,在美国,在欧洲,都经历过,而我认为在中国来说,这样的资本结构,什么时候调整好,我认为什么时候就可以恢复,因为理论上说,中国经济增长成为全球的亮点,它没有理由资本市场不会好,所以从基本来说,还是蛮乐观的。 主持人:我们看一下张先生你写的是什么?资本市场双轨制,投资与投机。给我们解释一下。 张广生:我感觉到我们现在资本市场呢,没有完全开放,因此现在的市场就相当于我们十年之前,这个物价一样,那个时候物价由计划经济,凭证凭票,而现在的资本市场呢,就是一部分是放开的,社会的流通,一部分还是计划经济保留下来的,那一块是国有资产那一块,非流通,这样就造成了资本市场双轨制,市场的双轨制是对这个资本市场的发展最大的破坏和制约,就是在双轨制的条件下呢,既会产生腐败的因素,又会制约我们经济的资本市场的正常运行,有很多碰撞,很多矛盾,所以我认为这是一个核心问题。应该抓紧解决。 主持人:这个跟我们蔡先生的观点也是在结构上,资本市场的结构上要进行一个调整,是吧,但是你写的另外一点,我很感兴趣,就是投资与投机,给我们解释一下这两个词,在你心目中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张广生:因为从资本市场发展来说呢,需要大量的投资者,那么我们中国的投资者呢,也是刚刚进入资本市场,并不是非常的成熟,那么再加上我们早期的资本市场开放的过程当中,确实是出现了一些,在资本市场得到了好处和利益的人,有很多人大家都听到,十几年来呢,一会儿是一百万,一会儿一千万,甚至于更多的积累的财富都有,那么这样呢,就是说,造成了一种人们在投资资本市场的过程中,会有一种投机的心理,那么这样就是我们的投资者呢,我感觉到成熟度还不够,应该更加地成熟起来,所以我的想法呢,一个是市场,一个是投资者,这两个条件,应该是互相依存的关系。 主持人:你觉得你心目中,现在很多投资者他还是一种比较投机的心态,在这个市场当中。 张广生:有一定的比例,不能说很大的比例。 主持人:大概能占到多少? 张广生:我看一半以上吧。 主持人:一半以上,这是个很大的数字。 张广生:是的。 主持人:一半以上,同意吗,陆先生? 陆怡皓:我同意他的观点,不过我倒是认为,作为一个资本市场的话,如果没有投机者,那是一个没有活力的一个市场。资本市场,我说之所以能够吸引我们大家,这么多的时间花在里面,用这么多的精力包括金钱投在这里边,就是因为它带有许多的偶然性,和投机性,所以才使这个市场能够具有一些活力。 主持人:太理性了也不行的。 陆怡皓:对。 主持人:让我们来看一下,您的答案是什么?给我们念一下好吗? 陆怡皓:我的是,我写了两个,一个是政策的随意,和一个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 主持人:政策的随意是怎么讲? 陆怡皓:我们的股市为什么会从2245点跌到今天,当时2245点,我想跌下来可能一个引发的因素,可以说是一个引发因素,也可以说是很重大的一个利空消息,就是国有股的减持。那么后来是国家暂停了这一块的减持,也爆发了所谓的“6.24”的行情,等等。作为我们这样一个新兴的市场,大家就是说,要好好地去呵护这个市场,所以如果政策这样的一个随意地波动的话,确实使我们广大的投资者,可能心里会没底。 主持人:没底。 陆怡皓:也不知道这个漫漫的熊途到底走到什么时候才是尽头。 主持人:我们再看一下您的这个第二点。 陆怡皓:第二点是上市公司的一个治理结构 主持人:治理结构。 陆怡皓:那么这一点我是怎么考虑的呢,我感到就是整个一个上市公司呢,实际上是我们股市的一个基石,所以我们大家都期盼中国的股市能够有更多的一个蓝筹,作为一个蓝筹概念的话,它一定是一个比较完整的和科学的这样一个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大家可以想象,因为我想公司,它就是逐利而来的,如果我一个上市公司,是背后被一个实际的控制人所掌握的话,他一定会为自己的利益去操纵这个上市公司。一定也会置我们很多的小股民的利益而不顾,所以一个完整、合理、科学的这样一个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我认为也是对一个蓝筹股必不可少的一个基础。 主持人:在这方面我们差距还很大。 陆怡皓:是。 主持人:蔡先生同意吗? 蔡洪平:我认为这是个具体问题,更重要的不是上市公司治理结构问题。 张广生:我感觉到治理结构问题呢,现在国家已经抓了好多年了,现在上市公司呢,很重视治理结构问题,但是目前的股市,这种状态呢,不能够说是由于治理结构不好引起的,因为治理结构毕竟是它的个股的选择,你可以选择一些好的,或者是差的、中的,根据个人对风险偏好的程度,你可以选你需要的那些公司,但是现在呢,我感觉到呢,我们的资本市场的结构,就是造成了我们股市系统性风险的一个很大的问题,现在不是个股的风险。 主持人:这是个基础的问题。 张广生:而是一个系统性的风险。 主持人:看来他们都不觉得这个个体公司的治理结构是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陆先生。 陆怡皓:这个资本市场实际上就是有我们这么多方方面面的各个上市公司来组成的,如果作为上市公司的这样一个基石,它不能够提供一个很公正、客观的这样一个信息的批露的话,我刚才看了一看电视,我们的陆先生,现在我看陆先生也在场,其中买了四川长虹,买了伊利股份这样的股票,使我们投资者,实际上是受了很大的损失,这里边,我说从宏观就要过渡到微观,作为每一家上市公司,可能我因为来自上市公司的,我感到作为上市公司,它有责任,包括我们的政府有责任要帮助它完善这样一个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 主持人:不愧是上市公司的老板啊,先要把自己的家管好,小家管好,大家才能好。来,我们看一下王先生你的选择是什么?请您给我们念一下。 王明夫:一个是这个蓝筹股的走向,第二个是股市政策。 主持人:讲一下蓝筹股的走向。 王明夫:中国呢到目前为止呢,首先在蓝筹股的群体没有形成一种持久的这种投资潮流,所以2004年如果说我们这个股市为什么会这样,让人这样绝望呢,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连蓝筹股也不断地往下跳水,所以这样就导致了变成一个市场走到今天这样,让人很失望、甚至很绝望的一种状态,所以将来的这种资本市场,如果要逆转的话,我们还得必须把希望寄托在中国的蓝筹股群体能不能崛起这个问题上去,所以这是我的一个观点。 主持人:第二点政策? 王明夫:第二点的股市的政策,股市政策刚才三位老总也说到这个问题了,我要补充一点,像中国的宏观政策上,在政策取向上,比如我们非常重视货币政策,有专门的非常高度重要的货币政策委员会,讨论这个问题,非常重视财政政策,但迄今为止,在我们的最高层,关于股市政策没有一个,类似货币政策这样的一个常设机构,但实际上,现代金融和现代产业经济越来越依赖于一个有效率的资本市场的运转,所以我们应该有一个类似就是说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这样的(机构),来研究股市政策,但是迄今为止还没有,所以我觉得这是从长远看的,中国资本市场的一个问题。 主持人:这是政府要做的? 王明夫:对,这应该是政府做的。 主持人:蔡先生同意吗? 蔡洪平:我不太同意王先生说法,这是一个,如果是一个市场取决于政策导向的话,可能我是外面看的多一些,我在西方资本市场没看到过有这样的政策,股市政策的部门,通常它们都取决于,比如说美国的美联储、中央银行,它们用利息,或者财政政策,或者金融政策,来决定这个走向。而各国的证券监管部门主要是法规的监管,如果我们现在解决问题还是靠政策的话,短期可能还可以,长远还是有问题的。 张广生:我个人有个想法,我认为政策的问题呢,我们国家政策也做了不少,现在关键还是个政策的落实和效率,我认为我们没有效率,我们在资本市场上面的政策没有效率,你比如说我们要股权分置问题,那么就是从1700点跌到1200点了,到现在还没有一个结果,还要讨论下去,我不知道还要讨论到何年何月,再跌到什么时候,才能够出台这些政策,我认为效率也是非常重要的。 主持人:好,各位嘉宾的观点,我们都了解了,那么现在我们想把这个投票的权呢,交到我们在场的观众手里面,你们手里都有一个投票器,看一下你们对我们四位嘉宾所分析出的这几个原因,你们最支持哪一位,A代表的是我们张先生,B是蔡先生,C是陆先生,D是王先生,好,现在请大家拿起手中的投票器,请投票。蔡先生现在是36%的支持率,然后陆先生28%,张先生23%,王先生13%,好,没有关系,我们这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他们要不断地用个人的魅力来影响你们,好,现在我想听一下我们现场观众的观点,那么有哪一位做了选择,愿意来跟我们分享一下你的选择是什么,为什么你同意这位嘉宾的观点,来,这位先生。 男观众1:我选择是B,蔡先生的观点,我认为这是用政策来影响一个经济的发展,这个是本来就是不太现实,不能长久的一个问题,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一点我想大家都知道,股市的发展也是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当政策与法律相冲突的时候,我们当然选择整个社会需要我们一个稳定的持续的长久的法律制度来制约整个市场,制约监管每个人。 主持人:非常的慷慨激昂啊,好,有没有哪位选择张先生的观点的,选择A的观众,愿意举手跟我们分享一下的。 男观众2:我选择的是张广生先生的观点,我觉得,就是说市场化是一个方向,但是如何改革,变成一个市场化的证券市场,那么首先还是需要管理层和政府一个推动,那么所以说,政策我觉得在这个当中,应该发挥一个很重要的作用。 主持人:我们再来听一下支持陆先生观点的,28%的,来,这位先生。 男观众3:我选择的是陆先生,很多公司,虽然是上市公司了,他还在原来的企业,国营企业,或者在私营企业的这种状态下生存,甚至有的老总,三天两天就跑掉了,我认为他写出的问题是最现实的,也是我们现在最必须解决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在这两年不发生,那么上证指数,它不会从2200点跌到现在的1200点。 主持人:这个两位股民同时都提到我们上市公司的老板,那我们现在坐在这儿两位也是上市公司的老板,听了他们这个发自肺腑的这一番话,张先生。 张广生:我们现在呢,就面对着一个核心问题是什么呢,就是我们现在要看,这个企业的它的价值和它的机会成本,怎么样把它这个两者的关系处理好,我认为一个好的上市公司,既有内在价值的体现,就是说,它的业绩要好,另外也不能让投资者,丧失机会成本,就是说要让投资者得到市场波动当中,得到好处,所以我认为这样的上市公司,我们确实是很少有的。如果说有一些公司呢,它的机会成本你抓住了,但是它的内在价值不好,你长期持有的话,作为投资者来说,你最后就会被他坑掉的。确实有这种情况,所以我的意见呢,成熟的投资者,这二者都要选择。 主持人:陆先生。 陆怡皓:其实我同意我们张先生的这个观点,实际上上市公司,到市场上来上市,我想也是给广大投资者提供了这样一种投资的机会,关键问题是看,它这些钱,配了以后也好,增发了也好以后,去投资到哪些项目上去,那么这些项目,是不是可以带来比较稳定和长期的这样一种盈利,那么我这样说,并不是代表我所在的张江高科最近有什么融资计划,我想做这么一个说明而已。 主持人:非常感谢各位跟我们分享你们的观点,在我们探讨了股市低迷的原因之后,那么在2005年中国的股市是否能够逆转,而拯救中国股市的定海神针究竟是什么呢,我们广告回来之后接着与您探讨。 主持人:欢迎回到头脑风暴,那么在2005年中国股市是否能够崛起,拯救中国股市的定海神针究竟是什么呢,有些人在说,中国的这个股市的崛起,跟蓝筹股是非常有关系的,那么所以一些专家和投资者呢,把股市未来的发展寄托在蓝筹股这样一个群体上面,我想问一下王先生,能不能用简单的话,跟我们总结一下,这个蓝筹股和股市之间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 王明夫:应该这样说吧,结论性的话,蓝筹股这个群体,不是某一个,是蓝筹群体,它是一个资本市场,或者一个成熟的资本市场的一个中流砥柱,是个基础性的东西,从这成熟市场的情况看呢,就是一个这个市场的主要的这种资本进出的对象,还是在蓝筹股群体里面。在中国相对讲,就散一点,就是说,蓝筹股这一块,这个板块,它的这种权重比例还不够大,所以在这意义上讲呢,蓝筹股它是一个市场的中流砥柱,就是蓝筹股的命运决定了那个市场的命运。就在这个意义上讲,我比较重视,从蓝筹股这个角度去理解,2005年甚至未来长久的中国资本市场的走向。而且中国的蓝筹股的命运不佳的话,那么中国的股市也很难指望它能好到哪里去。 主持人:现在让我们通过大屏幕来了解一下国外蓝筹股。 ――看大屏幕 主持人:看来用中流砥柱这几个字来形容蓝筹股是最贴切的,但是也有一种说法,说其实我们现在中国的市场根本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蓝筹股,蔡先生你怎么认为,我们中国有没有蓝筹股? 蔡洪平:我认为现在比较少一些,如果拿这个比较传统的蓝筹股来说,现在很多的市值大的,或者是股价非常高的,并不见得是蓝筹股。 主持人:张先生怎么看? 张广生:我个人感觉到中国目前基本上没有什么实实在在的蓝筹股,而是相对而言,有一些大盘股,或者是市值稍微高一些,或者是资本金比较充沛的一些股,但是我认为具备蓝筹的这个标准呢,差距都很远,我认为没有事实上的蓝筹股。 主持人:陆先生同意吗? 陆怡皓:我对蓝筹股是这样认为的,我认为我们中国的股市里面,具有了少部分的蓝筹股的雏形。 主持人:雏形只是? 陆怡皓:雏形,还不能称作为真正意义上面蓝筹股,因为我感到蓝筹股这个概念,实际上不是一个时点的概念,它是一个时间段的概念,举个例子来讲,在1917年的时候,美国最大的100家,当时被称之为蓝筹股的公司,到今天为止,实际上还能称之为蓝筹股的只剩下43家,也就是说一半以上已经被淘汰掉了。 主持人:那您提到在中国的股市有一些公司已经具备了蓝筹股的雏形,你认为哪些公司是具备这些雏形? 陆怡皓:这些呢,我想大家都是共识的,譬如说它的流通市值大,业绩稳定,业绩可预测,有良好的分红,和良好的一个成长。 主持人:具体说,有哪家公司? 蔡洪平:包括张江。 陆怡皓:我感到我们可能也在往这个方面努力,还不能称上真正的蓝筹股。 主持人:王先生认为呢,你觉得中国有没有真正的蓝筹股,如果有哪些是? 王明夫:用中国现实的标准看的话,我觉得中国还是存在蓝筹股的。宝钢也好,长江电力也好,像浦发,招商银行,这些都应该讲是属于在中国资本市场里面,上市公司芸芸众生里面属于蓝筹级的那类公司。 主持人:在我们中国股市上,是不乏一些业绩还是比较好,分红比较佳,而且比较具市场竞争力的这样的大型的公司,那么它们也初步地树立起了我们中国蓝筹股的这样一个形象,那我们现在通过大屏幕再去了解一下中国的蓝筹股。 ——大屏幕 主持人:曾经一度蓝筹股是一片的繁荣,但是这个繁荣在2004年很快地就退潮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陆先生? 陆怡皓:我记得2004年的年初的时候,我们市场上盛开着所谓五朵鲜花,那么好像到冬天的时候,五朵鲜花很多都凋零了。 主持人:谢了 陆怡皓:都谢了,那么实际上当时我们把哪些看作是五朵金花呢?钢铁,汽车,银行,石化等等,那么实际上我个人的感觉,尤其是像石化和钢铁,它是受经济循环的影响,这个和蓝筹的概念,我认为不能并提相论的,因为很多公司包括房地产公司,实际上它也是受一个经济周期的影响的因素更多,所以我认为像蓝筹股,我个人感觉像银行应该是个蓝筹股这种范畴里边的概念,选股,就是蓝筹股很有可能从银行股里面产生,但并不是说,银行股一定是蓝筹股,同样如此,比如说是一些关系到国际名声的一些公用事业,这个实际上也相对来说,受经济周期影响会比较少,包括一些就是包括像美国的像沃尔玛超市啊等等,这个是每天,你开门七件事,很多都要碰到的,它相对来说,也是用一种比较好的经营,所以公司每年都有一个稳定的这样的一个经济增长。但是我看到,我感觉所有的蓝筹,它应该讲并不是一个高成长的概念,甚至于它都是已经到了我们所谓的一个公司成长的过程,可能是到高成长的后期,然后它是进入一个稳定期,所以我很少看到在国际上一个成熟的一个蓝筹,它每年什么都会业绩预增百分之五十、百分之一百,这个我想象是不可能的。 主持人:张先生刚才我们几位嘉宾都一口赞同,您是蓝筹股的,这个您所掌控的公司是一家蓝筹股。那么在发展过程之中,看到蓝筹股在这两年的一个变化,您觉得作为一个蓝筹股的老板,你面对的一些制约的因素是什么? 陆怡皓:还不能作为公论,王先生,陆先生,蔡先生他们谈到这些观点,我感觉到,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上市公司来说呢,就是市场的期望值呢,和我们实际的表现似乎还是有很大的距离,我认为中国的企业,现在处在一个非常好的机遇期,就中国国民经济连续这么多年的发展,并且未来还能够持续地快速地发展,这是全世界没有的。作为一个好的上市公司,如果在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你是抓这个机遇,跟着国民经济发展,甚至领先国民经济发展,还是我就停滞,停滞在这里了,从浦发银行的发展来看呢,我感觉到,我们现在处在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时期,并且我们银行的布局,基本在我们国民经济周边沿海地区,这个经济圈,环渤海区、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都是我们的布局,因为我们历史比较短,所以这样呢,就是我们必须要抓住这个发展机遇,但是你抓住这个机遇了,你的资本就不断地在扩张,你要求你有资本推动,如果没有资本推动,那么我们就要犯八佰伴的错误了,八佰伴就是没有资本推动,它没有资本,茫目地向中国投资,向全世界到处去投资,扩张它的百货店的网点,最后它以破产而告终。所以这个呢,就我感觉到,投资者呢,真正的投资者,应该支持这种有成长性公司,创造成为未来的中国的蓝筹股,然后蓝筹应该成为行业的领军人物,或者是佼佼者。 主持人:看来我们张先生对他掌控的企业是充满着信心的,尤其是在这么大好的一个宏观经济的环境之下,现在我们回到我们讨论话题的一个本质,那么我们刚才谈到,什么是拯救中国股市的一个定海神针,我想问问几位嘉宾,你们觉得蓝筹股是不是能成为拯救中国股市的这样一个定海神针?那么现在请你们在你们的题板上把答案写出来好吗,不要互相看哦。好,现在我们来看一下我们几位嘉宾写的答案,我们先来看一下张先生。 张广生:关注蓝筹股培育的过程。要扩大企业的竞争力。 主持人:所以您认为蓝筹股是能还是不能成为中国股市的定海神针? 张广生:可以。 主持人:可以,但是要关注的。 张广生:对。 主持人:要关注蓝筹股培育的过程,扩大企业的竞争力。给我们讲一下。 张广生:我认为现在我们国家是在一个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我们国民经济在世界经济地位当中呢,现在是已经起到了一个火车头的一个作用,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我们中国的企业,中国的这个企业的管理层,应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使得我们能够在国际国内市场有一席之地,成为行业的领军人物或者是行业的佼佼者。把自己的企业塑造成为蓝筹股公司,带领中国的股市往前走。 主持人:充满着信心啊,我们来看一下王先生。也是可以。 王明夫:是这样的,我们可以反证这个事情,假定蓝筹股都不能成为中国股市的定海神针的话,那么我们指望哪个股类,就是蓝筹股之外的哪类股类,能够成为中国股市这种逆转的,我们寄托希望的那个板块,是很难的,找不着。所以呢,找不着别的,我觉得至少蓝筹是可以的。 主持人:这好像是个无奈的选择啊? 王明夫:不是,不是这种感觉,我的意思就是,因为从国际资本上看,蓝筹股它一定是一个成熟资本市场中流砥柱,所以在国内的话,一定会是这样的走向,如果它不是的话,我们还有替代吗,没有替代。所以我觉得它一个是可以,第二呢是,它也应该,所以这个我等会儿跟这个陆总的观点是相同的。必要但是不充分,这是他的观点。 主持人:我们说了不能偷看旁边答案的。 王明夫:我没有偷看。 主持人:好,既然说到陆先生观点,来,给我们看一下吧。 陆怡皓:我可能是一个大家看是不是有点模棱两可啊,我说或许,maybe,但是呢我感到是,就是下面我做了个注解,就是是一个必要条件,但并不是一个充分条件。 主持人:来给我们解释一下。 陆怡皓:我感到就是中国出现蓝筹股,我感到应该是充满希望的,但实际上真正意义上的蓝筹股的建立,实际上我们还有很多的路要走。因为刚才我们张总也提到,比如说,这个公司在这样好的一个国民经济的环境下,你不发展,实际上也是对我们投资者的一种不负责任,就是不进则退,但是如果你回到我刚才讲的,如果一个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没有完善的话,那么我们给了大家这样一个机会,从市场上融了资,但是这个资,好钢是不是能用在刀口上,这个实际上就带来一个很大的问题,很大的不确定性,反过来也影响了这个公司,能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蓝筹,那么同样如此,作为这个市场的话,今天我们也看到,我们有很多我们认定为准蓝筹的,在这个市场上也并不能起到这样一个真正的定海神针(的作用),所以说,我是感到,就是这是作为一个稳定市场的一个定海神针,确实有这样一个必要性。但是仅仅靠这一块,市场还不至于稳定,所以说我认为并不充分。是这样的。 主持人:仅靠蓝筹股是不够的? 陆怡皓:对。 蔡洪平:我的叫真正蓝筹股,基本妙方之一,请注意我的真正二个字。 主持人:还画了三角,我们都看见了。 蔡洪平:对,我认为特别强调的是,最终的结果,如果中国的股市最后都是蓝筹公司唱主导的话,那我非常同意王先生的说法,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结果,和非常好的一个春天,但是这个路还很长,所以我说是基本妙方之一,我认为去年的蓝筹股,就不是真正的,如果不是说错的话,这完全是市场的一种导向。至少这几家,我们在国外投这个QFII的时候都没有买,你们刚才提到的长虹,刚才这位陆先生看到,长虹缺的就是,它有的完全市场,可是它缺的是核心竞争力,这种装备现在没有核心技术,中国这种企业太多了。刚才电视里面播到的这个伊利,伊利是一个市场化的,有竞争力的,可是管理层又出了问题,如果今后有四大商业银行上市,我相信一定做不过浦发银行,为什么,浦发银行是市场化的,它的全国布点靠浦发银行自己去拼的,而不是四大商业银行全国布点的,所以它的坏帐比较少。它控制的这个质量,就是这个信用控制比较好,所以这是很重要的一点,才是真正的蓝筹。 主持人:听了我们几位嘉宾的观点,我们还是想问一下我们现场的观众,请你们拿起手中的投票器,我想问你们的是,你们觉得中国的蓝筹股,是不是像我们几位,尤其是像王先生倡导的这样,是我们市场的一个中流砥柱,A代表的是能,B代表的是不能。请投票。看来这个观众朋友们的观点还是相当平均的,48%选择的是能,52%选择的是不能,哪一位选择能的,能来举手向我示意一下,来跟我们分享一下你的观点,48%选择能的。 男观1:我选择的是A,我比较赞成像刚才陆总所说的,我们上市公司,在我们中国的这个股市里,有我们中国股市的特色,那么在中国这个股市里,如果要把一个大盘拉起来,要树立广大投资者的信心,那么还是要靠我们在占股市权重75%以上的大盘股,那么我们中的大盘股,我说的也就是50指数,其中的确有一部分是名不符实的,但是我也承认,其中的确有一部分,包括我们张董也在,像浦发这些的,比较蓝一点的股票。 主持人:选择B的,反对一下。选择B的,来,这位先生。 男观众2:因为在中国,目前甚至在将来可以预见的三到五年甚至十年里面,也见不到真正的蓝筹股,但是我对中国股市呢,还是觉得要有一批具有像蓝筹股性质的,就是一批泛蓝筹股,就是比较多的,就是它们是中国股市的中间力量。还有我们国家最根本的问题呢,就是股权分置没有解决好,这个问题不解决,你所谓的蓝筹什么,那不在我们今天讨论的范围了就是。所以我认为,是不可能的。因为讨论这个问题还太早。 主持人:那不管怎么样,从长远的发展和大趋势来看,我们还真的是希望中国能够出现真正意义上的蓝筹股,好,那么下面在广告回来之后,我们会接着与您讨论,2005年,这一年我们股市究竟会走得如何? 主持人:欢迎回到头脑风暴,那么2005年一开端呢,中国的股市走得并不好,但是我们并不能由此就下结论,2005年会是非常糟糕的一年,所以现在我们还是想把这个问题丢给我们四位嘉宾,2005年中国的股市将会围绕什么样的主题展开?我们进入了关键的阶段,我们马上谈到今年会怎么样。大家尤其要看我们两位上市公司的老总他们会怎么写,陆先生听完不写了,这会儿我们让王先生先说。价值投资,给我们解释一下。 王明夫:这是老生常谈的问题,因为为什么就是这个,如果你要说围绕什么主题展开的话,无论它炒作什么板块,那个中间的市场势力,它举的旗号一定是价值投资的,都是说它有投资价值,无论它是炒作重组,炒作成长,炒作高科技,还是炒作这种大盘蓝筹,像它的主题都会说这是我是在价值投资,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永恒的故事,所以我认为还会是这个主题。 主持人:价值投资,陆先生同意吗? 陆怡皓:我同意他的观点,那我写的呢是叫业绩永恒,我感到作为一个上市公司来讲,一个业绩永恒,我想这是不会错的,当然这个业绩,不是仅仅说这个股票,今天是两毛钱的红利,还是三毛钱的业绩,它这个业绩的概念,我这个业绩的概念是包含了这个公司是不是把它成长了,有没有良好的成长性,有没有良好的潜力,等等,另外一个是不是对投资者有良好的分配权。 主持人:非常感谢,来,让我们看一下张先生。您的选择。 张广生:稳中进取。 主持人:稳中进取。 张广生:我的概念是这样,就是说我们中国的股市呢,应该说最近的一年左右的时间呢,应该说整个的大盘跌得是比较快的,并且也不是哪一个个股跌,而是总体都在跌。不管你业绩好的公司,业绩不好的公司都在跌,那么现在有一些公司,现在已经跌到跌无可跌的地步,我可以跟大家说这个事,我刚才为什么拿一个资料出来呢,我出来的时候,我准备了一个亚洲和美洲的银行的目前的市净率的情况,像我们浦发银行呢,我们现在的市净率是2.03倍。在亚洲,像这个大部分大的银行现在都在2.3倍以上,2.4倍,2.5倍以上,它的市净率都高于我们,我们的市净率都是已经比它低了,这在国际投资者来说,都是有投资价值的企业。所以你说,我们这样的股市,像这种上市公司,那么如果它只要财务是真实的,不是做假的,那么经得起各方面审批的,那么应该说具有投资价值的,我认为呢像这样的一个情况,是稳中进取的。当然这个大市不好的话,你靠各股是撑不起这爿天的。 主持人:但是我听出您话中的话来了,现在浦发银行绝对是个投资的利好的点,因为已经低得不能再低了,所以。 张广生:但是我不能诱导投资者。因为我是这个当事人,容易误导你们。 主持人:但是你对自己企业的这份热情,我们是感受到了。蔡先生看一下您的。 蔡洪平:我是一个外资银行,我并不了解A股的情况,但是我提到,宏观,改革,走向,我的观点是除了在看到我们个股蓝筹股以外,宏观经济的走向和改革走向很重要。我们感受到,特别是宏观经济政策出台的时候,或者大的改革出台的时候,都会是一个非常大的,对市场很大的影响。 主持人:好,听完各位嘉宾的分析,我们现在问一下现场的观众,你们对2005年中国的股市到底有没有信心?你认为中国股市的春天,在2005年会到来吗?哪一位愿意来跟我分享一下。 男观众:我对2005年中国股市没有信心,中国股市在缺乏一个就是诚信体系,就是一个信托责任,和一个强有力的监管的形势下面,中国股市是不可能好的。 主持人:看来我们的场下的观众还是比较悲观的,陆先生,给点信心吧。 陆怡皓:我感到,只能说是责任重大。那么在日常工作当中,我们是如履薄冰应该说,确实现在呢国资委也好,国家的方方面面对上市公司的那个监管的要求,我想也提了越来越严谨,我也相信上市公司的各方面的作为呢,应该说也会向更积极的方向去发展的。所以呢,中国股市的春天我想早晚还是会到来的。但是是不是在05年,还是一句话,我没把握。 主持人:张先生呢,你也没把握吗? 张广生:我认为05年有很大的机会,从各个方面得到的信息呢,中央在落实国九条的这个改革的措施呢,现在正在积极地向前推进,并且今年有可能,有一些比较果断的一些措施,并且这几天的股市呢,虽然有一些低迷,但是我认为这是一种回光返照的表现。 主持人:好,蔡先生。 蔡洪平:我倒是非常同意张总的说法,我并不了解A股市场,但是在国际的眼光来看呢,我们有一个逻辑,当多数人认为这股市没希望的时候,希望就来了,我看大家表态都是没希望的,其实我认为恰恰就是有希望的。这是一个一般的常识。 主持人:王先生。 王明夫:我对05年我看比较乐观的,我觉得有很大机会。大家相信一点,一切机会都是跌出来的,对吧,已经跌成这样了,从市场周期上看,也该是有机会了。所以有些常识就像刚才蔡总讲的有些常识一样,我们投资者往往他就做不到,大家绝望的时候,恰恰机会来临的时候,但是一般就做不到的,一般做不到。所以我觉得,从市场周期上看,还是从这个政府态度上看,我觉得05年应该会有机会的。 主持人:非常感谢各位嘉宾的积极的参与,好,那么在我们节目结束之前呢,我们还是想请各位嘉宾,能不能对我们在座的这么多的股民,为他们提一点最中肯的建议。使他们在05年能够有一个好的转机,哪一位愿意先说,蔡先生先来好吗。 蔡洪平:我还是老生常谈,寻找真正的中国蓝筹,这是未来的希望。而且不要看一年,真正的蓝筹放到十年、二十年都是值得的。 主持人:陆先生。 陆怡皓:应该讲机会天天有,大家把握好。 主持人:张先生。 张广生:我想说,涉浅水者得鱼虾,涉深水者得蛟龙。希望大家关注蓝筹股。 主持人:王先生。 王明夫:我想2005年的这个市场转向最重要契机还是政策,所以大家还是留意这个问题吧。 主持人:确实从这个股市的历史反复来看,当绝望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情形的时候呢,转机离我们就不远了。所以呢,我们也希望05年我们的股市有一个好的转机,那么虽然05年是鸡年,在节目结束的时候,我要送给大家一人一只牛,来,把我们的礼物请拿上来一下。那么我想把这一只牛,送给我们几位嘉宾,一个是感谢他们今天来热情地参与我们的节目,同时呢,也是我们节目对中国股市的一个期望,希望牛市能在05年真正地到来,谢谢大家的参与。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