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中的“羊”:怎么赢就会怎么输

2015年07月13日 00:59  21世纪经济报道  收藏本文     

  本报记者王峰北京报道

  就在所有人都在热议A股何时突破6124点时,疾奔的牛在半个多月前戛然而止瞬间转身成了熊。日复一日的一字板跌停开盘不断下探股民的承压情绪,市场笼罩在一片肃杀的寒冬中。7月9日上午,A股市场绝地反击。一个年轻人走进冷清的国泰君安北京通州营业部,在这个营业部里,多半是退休的老年散户。

  最近几天,这里都没什么人开户。而一个月前,金融街一家券商营业部的前台告诉记者,开户需要在早上8点多就来排队。

  “进来得真是时候”,几个中老年女股民对年轻人啧啧称赞。“你是来赚我的钱的”,62岁的张森回过头瞅着年轻人说。他在5000点时拿着国营工厂的退休金入市,现在赔了6万。

  张森错过了上世纪90年代和2007年股市的疯狂,在6月A股画出一道高耸入云的阳线之时,再不愿错过一路上扬的红色K线。“正美滋滋地在家喝酒呢,结果‘啪’一下,酒盅‘碎’了”。

  散户在投资过程中,表现出令人惊讶的错误。而散户投资者的行为和偏差,又恰恰有着惊人的类似性和相关性。在行为金融学中称之为“羊群效应”。

  他们对股票市场的基本常识一无所知,他们往往会从周围的其他投资者身上获得信息或者获得鼓励,他们的买卖没有止损止盈仓位管理,追涨杀跌,他们怎么赢的最后往往都怎么输进去。

  投资不是赌博,然而,A股市场的数量庞大的参与者恰恰都在赌博。

  怎么赢就会怎么输

  在张森看来,股市狂泻来得毫无征兆。4月20日,沪深两市合计成交额达18025亿元,其中上交所[微博]成交超过万亿,创出全球交易所有史以来成交最高值,以至于系统爆表。

  某权威媒体在此时发表“4000点才是A股牛市的开端”的观点,不仅给这个散户为主的市场带来了海量资金,也带来了喜怒无常、难以掌控的重型武器——情绪。

  和每一轮牛市一样,A股制造着一个又一个“暴富”神话。深圳市一名公务员用100万本金炒到了600万,然后潇洒辞职,选择去看看外面“那么大的世界”。

  张森入市正是看到了榜样的力量。“街坊们都在用炒股赚点零花钱”,来填补降息后银行存款利息的损失。他在券商营业部里找到了和自己同样身份的人群,他们的平均年龄超过60岁,手握数额不多的闲钱,如果不在营业部里,他们会去公园里唱歌、下棋,或者收盘后一起去跳广场舞。

  6月12日,上证指数创出5178.19点高点。但第2天,证监会[微博]宣布严查场外配资,触发股市下跌开关。6月26日,上证指数重挫334点,下跌7.4%。根据同花顺的统计,截至当日,沪深两市市值蒸发超3.3万亿元,近两周共蒸发12.1万亿元。

  “我坏就坏在没及时‘割肉’,还补了两回仓”,张森说。他在13块时买入一只股票,现在的股价已经腰斩过半。

  “补仓”是黄黎明教张森的,“这是在熊市里赚钱的办法。快进快出也可以,但赚钱慢,而且到最后你会发现,钱全给交易所扣了手续费了”,黄黎明告诉记者。

  黄黎明1996年开始炒股,在他印象里,股市经历了三次大起大落,“21世纪初一次,2008年奥运会一次,这回也算一次”。

  黄黎明和营业部的大部分人一样,不懂价值投资、不搞技术操作。他只知道哪只股票属于哪个板块,有时都搞不懂这个公司的具体业务。在他看来,炒股的原理只有一个:低买高卖。牛市总是一样的,“基本上买哪只股都会赚钱”。

  他们没有学历,作为“老北京”,没有都市职业经验,但他们有着市井生活的智慧。“这屋里谁也不会说自己赚了多少钱”,黄黎明低声说,“但最近,亏了十几万的大有人在”。

  黄黎明在上一波熊市里亏了钱。中石油是那一轮行情的标杆,众望所归中,上市当天就冲到了48元。那是黄黎明第一次“打新”,“可根本排不上号”。他在46元入手,但此后中石油无情地粉碎了散户们的美梦,不到半年时间就跌破了16.7元的发行价。

  黄黎明在38元时将全部中石油股票出手,从此不再跟风,但又忍不住对身边那个刚刚入市的年轻人说,“你要买点新题材,比如环保、高科技、军工”。

  “我劝你最近不要买股票”,90岁的穆金民说。他1994年入市,总结出的最大经验是“每年下半年的行情都不好”。“你看那些只有横杠的股票”,穆金民指着显示屏说,“什么时候它们复牌了,股市也就好起来了”。

  “我现在持仓30%”,穆金民说。他每天独自拄着一根木棍来营业部,默默地坐在第一排,待上整整一个上午,“创业板前段日子涨得很好,但我没买”。不管牛市还是熊市,他就一直安静地坐在这里,年纪大得已看不出脸上的表情。

  群体情绪控制交易

  “我现在仍然满仓”,32岁的张君生说。他出生在一个北方小城,名牌大学毕业。在深圳闯荡3年后,选择回乡结婚生子,但此后不甘平淡,又辞去了老家的工作。

  这个有主见的年轻人富有生活的热情,高中时放学回宿舍的路上,会旁若无人地大声朗诵疯狂英语,辞职后,带着妻子参加几万元学费的“人生规划”培训班。“这个培训班里有千万富翁,也有我这样不名一文的‘屌丝’,但大家心思单纯,以兄弟相称”,他说。

  张君生2010年开始炒股,这被列入他的职业规划。具体路径是收集资金,自己操盘做“委托理财”。但到目前为止,只有一个朋友交给他4万元。这个朋友在5000点时收手,拿着8万元退出。

  也就是说,这波行情中,张君生亏的全是自己的钱。“但我仍然满仓,只是去了融资杠杆”,他说,“没办法,下跌时杠杆的杀伤太大”。

  配资和杠杆是此轮行情和以往最大的不同。在张君生的老家,一个四线小县城,配资公司同样破土而出,“一般的杠杆是1:5,有的不规范的公司可以配到1:10”,他说。

  “融资公司不会让你亏他的钱”,张君生说,在警示线机制下,它会要求散户追加保证金或强平。张君生的经济实力不允许自己“巨亏”,在警示线前,他早早去掉了杠杆。

  股市暴跌摧毁了这些“好赌”的中产阶层,张君生的一个朋友自有资金300万,融资300万后杀入股市,巨亏之后,发誓自己“再不会赌”。

  “券商的融资业务开始要求投资者自有资金达到50万,但一些激进的投资者先通过场外配资让账户达到50万,再从券商那里融资,无形中更放大了杠杆”,张君生认为,“在贪心的驱使下,总会找到‘赚大钱’的办法”。

  张君生这几天一直在看书学习,他自己复盘,发现“大跌之前盘面上已经出现很多信息,比如5100点前,K线已经上升乏力,突然有一天出现了一根阴线。技术型高手应该能躲过这次暴跌的”。

  但也有人不是通过技术分析“逃跑成功”,比如张君生代为操盘的那个朋友。他同事的女儿在北京上大学,她所在学校的教授说,这轮行情的顶点是5000点。在那个三线小城,北京教授的话让他周围很多人成功逃顶。

  琢磨来琢磨去,张君生还是“看不懂”这轮下跌,“与公司的基本面和技术分析没什么关系”,他更愿意相信下跌的原因在于股指期货规则的漏洞和做空者的阴谋论。

  “股市投资,一要靠技术,二要靠信心”,张君生还有信心,他已经找到了工作,同样是金融业,在天津武清一家几十人规模的财富管理公司,给有闲钱的人做年收益16%的理财服务。炒股成了他的兼职,“还需要学习,这次亏损是交了学费”,他说。

  (编辑林虹,如有任何建议及线索,请联系邮箱:linhong@21jingji.com)

中金力推i牛股:深挖价值金矿 及时短信提醒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文章关键词: 股市炒股中石油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解读:公安部带队赴证监会的孟庆丰是谁
  • 体育中超-国安4-0领跑 孔卡两球上港3-2胜
  • 娱乐《小时代4》3重结局?郭敬明:有更多可能
  • 财经养老保险断缴人数增加 社保费率可能降低
  • 科技滴滴快的欲借巴士业务进入公交市场
  • 博客乐评人:《小时代》抄袭日本歌曲的铁证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男生追求已婚女老师遭拒 发文称被玩弄
  • 专栏李银河:官员通奸与任职资格的三种关系
  • 天天说钱:普京为何力挺A股?
  • 水皮:救市治本必须“去杠杆”
  • 陶冬:中国出重手 雅典推改革
  • 易宪容:当前股市的新常态及市场反应
  • 宋清辉:市场由危转机 牛市已在归途
  • 董少鹏:恶意做空中国股市的人是谁?
  • 谢百三:上证指数可能再反弹500点
  • 江濡山:股市跌出深坑的机会与风险
  • 黄斌汉:A股暴涨暴跌祸首是自动交易
  • 肖磊:“做空者”并不邪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