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文戈:认清概念炒作的危害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30日 05:24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文戈

  证券市场的“概念炒作”可谓层出不穷,从网络概念到奥运概念,从医改概念到创投概念,以及当下的猪流感概念,概念的光环引起投资者极大的兴趣和关注。一轮一轮的概念炒作带来了“热点”,带来了“话题”,但更多的是带来了教训。投资者一定要警惕“概念炒作”的风险和危害。

  案例1:“全流通IPO第一股”炒作

  2006年6月19日,全流通IPO第一股——中工国际在深交所挂牌上市。该股股价在当日下午1点50分左右开始飙升,不到半小时股价由17元涨至50元,最终以31.97元收盘,较7.4元的发行价上涨了332%,换手率高达94.05%。一级市场申购中签的投资者基本上都获利离场。随后,中工国际连续6个交易日跌停,股价跌至17元左右。在50元附近买入的投资者遭受的最大损失达到66%。时隔一年半,经历了2006-2007年的牛市行情,中工国际最高股价也只有35.8元,仍远远低于上市首日的高价;进入2008年以后更是一路下行,截至2009年4月13日,收盘价仅为17元。

  案例2:2000年“电子商务”概念炒作

  2000年初,证券市场电子商务概念的炒作达到了顶峰,众多资金热捧具有电子商务概念的股票,不管上市公司的主营是什么,只要通过网络卖了产品,就受到追捧,甚至引致众多公司纷纷改名为网络、科技公司,纷纷“触网”,以迎合市场的炒作。但令人尴尬的现实是:随着国际和国内电子商务概念泡沫的破灭,市场资金又纷纷站到了电子商务的对立面,市场热点迅速从“鼠标”变为了“水泥”,在高位买入“鼠标”概念股票的投资者损失惨重。

  案例3:奥运概念“全聚德”的炒作

  2007年11月20日,“全聚德”在中小企业板挂牌上市,首日36.81元开盘,在随后的20个交易日,由于受奥运概念的影响,股价一飞冲天,最高涨至78.56元。此后股价一路下跌,三个多月就下跌超过50%。2009年4月13日收盘报28.3元,比最高点下跌近64%。

  盲目追随概念不可取

  什么是“概念”?概念可能意味着对市场未来走向的深入挖掘,但也可能仅仅是一个市场炒作的借口,甚至就是一个自欺欺人的幌子,投资者一定要睁大“火眼金睛”,仔细辨别各类纷繁复杂的“概念”。

  以上面提到的奥运概念全聚德的炒作为例。全聚德奥运概念的“逻辑”很简单:奥运会期间,将有众多外宾光临北京,而全聚德作为北京的“标志”,将是外宾必到的饭店,全聚德的业绩将会有大幅提升。乍一听,仿佛很有道理,确实是货真价实的奥运概念。事实究竟怎样呢?全聚德2008年年报已经公布,从年报数据看,全聚德全年接待宾客人数增长不到8%,并不足以支撑股价的大幅飙升,与“概念”的期望值相差甚远。

  概念终究是虚的,只有公司拥有良好的现金流量、不断增长的盈利能力、不断增长的市场占有率,才能受到市场的最终认同,能给投资者带来真金白银的才是真的好公司。概念终究是虚的,再玄的概念也必须以企业的盈利为基础,脱离了基础的概念只能是一个虚无的东西。概念包装只能蒙得了一时,只有货真价实才是根本的长久之计。

  追随热点概念不断追涨杀跌,跟风炒作,损失往往巨大。在这类概念面前,投资者应该认真总结以前曾经炙手可热的概念股炒作的经验教训,认真了解所投行业的运作机制与风险,认真分析这些概念公司是否 “货真价实”,减少盲目跟风的随意性,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