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投资者如何分析财政货币政策的变化(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7日 01:40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政策偏暖 利于市场信心恢复

  政府刺激经济的措施出台之后,市场出现报复性上涨。尽管这波行情还会出现反复,但市场价值中枢将不可避免地抬高。这将给我们的市场增强信心和凝聚人气,也为市场反弹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和契机。一是宏观政策的转向将有利于投资者对市场信心的恢复,对稳定资本市场的预期也至关重要。二是宏观经济政策的及时调整,将有利于缓解市场资金面的压力。从紧的货币政策转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表明银根将进一步放松,有利于缓解社会资金面偏紧的压力;同时,随着多次降息,本来已深幅下跌、具有一定投资价值的股票市场投资(比较银行存款与债券买卖、基金投资)的比较优势会更加显露,会部分增加对股市的投资。三是2009年1月开始,增值税转型改革将全面推进,将有利于增厚上市公司利润,值得市场关注。据测算,此改革将为企业在2009年减轻负担约1200亿元,对企业利润将产生正面的影响,有助于稳定对上市公司未来业绩的预期。四是重大基础设施、农村基础设施、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等基础性行业及相关上市公司将明显受益,同时因为乘数效应:总体上将对其他的相关产业和公司产生作用不等的正面乘数效应。当然,这之间会有一个时间滞后,需要我们仔细研究和分析,捕捉其中的机遇。

  1993年以来中国财政、货币政策演变情况

  政策变动时间财政政策描述货币政策描述

  1993年 紧缩的财政政策(8月)紧缩的货币政策(5月)

  1998年 积极的财政政策 稳健的货币政策(3月货币政策大幅放松)

  (2003年下半年)(中性的)稳健的财政政策(适度从紧的)稳健货币政策

  2005年 稳健的财政政策 稳健的货币政策

  2007年12月稳健的财政政策(不变)从紧的货币政策

  2008年11月积极的财政政策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资料来源:浙商证券研究所;根据财政部、人民银行有关资料整理

  说明:2003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出现了局部经济过快、投资增长过猛、货币信贷投放过多、煤电油运供不应求、通货膨胀压力加大等矛盾。这些具体特点要求我们必须对实行6年之久的积极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稳健货币政策作出适时调整,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适度从紧的稳健货币政策,调整较小。2003年下半年开始,我国实际上采取了(中性的)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中性的、适度从紧的稳健货币政策及其他政策措施进行宏观调控。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Topview专家版
* 数据实时更新:   无需等到报告期 机构今天买入 明天揭晓
* 分类账户统计数据: 透视是机构控盘还是散户持仓
* 区间分档统计数据: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席位交易统计:   个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点击进入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