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回顾A股历史六大牛熊转换 底部在何方(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13日 16:44  全景网

回顾A股历史六大牛熊转换底部在何方(2)


  大波段四:512点—1510点—1047点。(1996年1月19日至1999年5月18日)

  绩优股股价的超跌引发市场的见底信号,同时崇尚绩优开始成为市场主流投资理念,深发展、四川长虹、深科技、湖北兴化等龙头股均为业绩极佳的绩优成长股,在这些股票的带领下,从1996年4月1日到12月12日,上证综指上涨了124%,深成指上涨了346%,涨幅达5倍以上的股票超过百只。随着市场风险的积聚,政府开始再度出手,从10月起,管理层一道道“金牌”发出,直到1996年12月16日《人民日报》刊登了特约评论员的文章《正确认识当前股票市场》,“12道金牌”宣告发出。随后股市出现连续短线急跌,但是急跌后股指仍继续上冲直至1510点。直到绩优股得到了充分炒作之后,股指才开始扭头向下,到1999年5月18日,股指已经跌至1047点,投资者经历了两年的漫长熊市,累计跌幅达到30.84%。

  大波段五:1047点—1756—1361—2245点—998点。(1999年5月18日至2005年6月6日)

  随着A股迎来具有纪念意义的"5.19"行情,市场的牛蹄再度飞扬,在1999年5月18日至6月底的短短一个半月时间,沪指上涨将近70%,1999年6月30日上证指数上攻至1756点。突破此前高点1588点。但随后股市大幅回调。2000年1月4日,上证指数跌至1361点。随后受到外围股市大幅攀升的刺激,中国股市最后奋力一搏,终于冲上了指数的“至高点”2245点,伴随这一轮波澜壮阔的大牛市,证券投资基金也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大发展。但"5?19"行情过后,市场开始关注股权分置问题。投资者普遍认为这是利空因素,解决股权分置也成为股市下跌的理由,股指也从2245点一路下跌到998点。累计跌幅达到55%,经过这轮历史上最长时间的大调整,A股市场的再度重回起点。

  大波段六:998点—6124点—2370(2005年6月6日-?)

  998点以后,牛市重新归来,推动市场上涨的核心因素主要在于:股权分置改革,人民币升值,资产价值重估及上市公司业绩快速增长。此轮牛市从998到6124,几乎没有大的调整,期间加息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一直伴随着股市的上涨。即使530上调印花税,那也只是此轮牛市上升途中的一个驿站。但是没有只涨不跌的股市,当一切正悄然发生变化时,那些对此轮牛市起到关键作用的因素却成为快速下跌的隐患。股改初步完成的同时,大小非解禁的高潮却不断临近,恐怖的解禁压力,和大小非极低的成本成为股市下跌的一大原因。人民币升值的同时,热钱不断涌入,加上股市快速上涨的泡沫,通胀形势越发严峻,央行不得不采取从紧的货币政策,加速了股市的下跌。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出口政策的变化,投资收益的大幅缩水,企业业绩高增长的预期成为泡影,中国股市迎来的短时间的快速下跌,到08年8月中旬,上证指数从6124到2370已跌去近61%。

  回首中国股市20年的涨跌起伏,既有令人疯狂的快速大涨,也有令人绝望的直线下跌,综合来看,沪综指在前五次熊市的平均跌幅为57.86%,从这个角度来看,当前沪指的跌幅已经超过平均跌幅,或许将迎来一轮反弹。

  同时从牛熊转换的过程来看,中国股市在牛熊之间近乎没有调整,总是在大涨大跌之间完成牛熊转换,这成为A股的一个有别于其他市场的明显特征,但是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在急跌的熊市当中,中国A股从未经历过本轮调整中长达十个月的急速下跌,在市场估值逐步趋于合理的情况下,市场或将迎来阶段性底部。

  此外,一个有趣的现象在于,当股指跌至上一轮牛市的高点附近后,必将迎来一轮反弹,从325点到1047点到1361点到998点,无不印证着这一规律,从这个角度来看,2245点将成为市场的强力支撑点,而今日的低点2370距其仅有一步之遥。(全景网/雷鸣)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Topview专家版
* 数据实时更新:   无需等到报告期 机构今天买入 明天揭晓
* 分类账户统计数据: 透视是机构控盘还是散户持仓
* 区间分档统计数据: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席位交易统计:   个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点击进入
【 上证指数吧 】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不支持 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