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梦股票魔法 寻找魔法学校般神奇的重组空间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03日 01:15 理财周报

  理财周报记者 汪江涛/文

  哈利•波特的魔法石,有着恢复元气的功能。一如A股的各式重组,有着起死回生的神奇效果。绩差公司的否极泰来,物极必反是我们审视重组的基本逻辑。

  对于重组,理财周报的立场首先是不批判,既然有效的重组能够带来财富的迅速增长,那我们就应该鼓励。而我们要提防的,除了虚假重组外,还有重组消息被主力“绑架”、成为操纵股价的手段这种行为。

  重组形成实质利好

  太阳照常升起,重组从不落后。市值管理,国资上市公司整合令箭已发;效益最大化,民企充分利用壳资源。向内整合资源,是谓重组;向外交易置换,也谓重组。内资借重组寻找出路,外资借并购介入中国。

  重组让上市公司焕发勃勃生机。股价一度攀到300元高位的中国船舶,完美地演绎了资产重组、整体上市的传奇故事。按照复牌价格计算,由昔日的ST重机、沪东重机而来的中国船舶,经过几轮重组,最高时的股价已是挂牌时的60多倍。

  借力重组,摆脱难以解开的资产、股权和债务关系;借力重组,走出主营连续亏损、行业不景气的困境。重组改变公司基本面,重组形成实质利好。

  高度重视外延式增长

  曾经一度被暂停上市的PT农商社,其被海通证券借壳后,今年三季报的业绩同比增长超过11倍。当公司依靠自身获得盈利增长乏力之际,向外并购扩张抑或被重组借壳,都是不错的选择。

  今年的市场早已充分消化和炒足了上市公司业绩的内涵式增长。新会计准则下,不断涌现按照公允价值调高的公司资产收益:参股金融的收益被无限放大;交叉持股的业绩增厚被提前反应。业绩神话不断涌现,哪堪市盈率不断提高。

  排除其他因素,在2008年上市公司整体业绩预增只有30%(有机构认为达不到)的情况下,市场还能靠什么去想像股价?外延式的重组成为不二之选。

  理财周报所要提醒的是,要高度重视央企重组机会。从2006年的上港集团,到2007年的中国船舶,“央企重组”概念不断暖人心。尽管央企整合、整体上市已经是贯穿2007年全年的投资主线之一,但央企整合高潮有望在2008年掀起。

  远离重组题材炒作

  在理财周报智囊团的丁福根看来,有效的重组应该是资源、资产、人才要素

竞争力的重组,能为上市公司带来更多利润和更多优势,这类重组是最有价值的。借壳上市或与上市公司换股吸收合并的重组——如海通证券等,后市最具爆发力。

  虽然重组能够有效改善公司基本面,从而支撑二级市场股价攀高,但面对各式“包装”起来的重组,普通投资者还是很难判断。而这也是理财周报本期主题所重点关注的问题。

  理财周报认为,在实际操作时,最重要的是基于确定性重组的判断。这方面,我们不妨从公开信息中进行逻辑推理:比如央企整合背景下的“大集团、小上市平台”的资产注入机会;比如大股东承诺在约定的时间内注入资产;比如公司控股股东先行发生变更等等。

  正如受访的业内人士所言,重组消息的发布,投资者根本无从提前把握。所谓的“猛料”不知道被放大加工了多少回。因此我们在操作重组股时,一定要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远离重组题材炒作。

    欢迎订阅《理财周报》!
    订阅电话:020-87385997(广州),
    各地邮局订阅电话:11185,邮发代号:45-138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