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证归来:投资股市也可以小博大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20日 09:45 南方日报 | ||||||||
核心提示 权证,英文名warrant,香港俗称“涡轮”。 在全球证券市场上,权证已经是位列股票、债券后的第三大交易品种,在国外的运作已经非常成熟。
从1992年6月发行第一只权证到1996年6月权证交易被叫停,我国的权证市场曾有过一段短暂的历史。 回想当年,不少人对权证一窍不通就杀了进去,结果血本无归还一头雾水。也有人以小博大,赚得盆满钵满。 在阔别10年之后,权证再次出现在投资者眼中。尽管权证重出江湖的第一要务是推进股权分置改革,但专家认为,权证作为一种极具诱惑力的投资品种,一旦推出后,可能将逐步脱离股权分置的背景,形成一个活跃的投机市场。 权证,在香港被音译成“涡轮”,是持有人在规定期间内或特定到期日,有权按约定价格(行权价)向发行人购买或出售标的股票,或以现金结算方式收取结算差价的有价证券。 根据买或卖的不同权利,可分为认购权证和认沽权证,又称为看涨权证和看跌权证。 根据行使期的不同,权证可以分为美式权证和欧式权证。前者可以在到期日前的任何一个交易日行使权利,而后者仅可在到期日这一天行使权利。 正股,指权证对应的标的股票或其他金融资产。 行权比例,指的就是一份权证约定的股票交易数量,比如说这一份权证可以约定在某价格买入10股某股票,行权比例就是10。 香港涡轮热越来越火 近年来,涡轮在香港越来越流行,成交量已经占到证券市场的20%,香港也成了全球数一数二的权证市场。 在弄明白权证的概念前,不妨看看香港人是怎么玩涡轮的。 涡轮的价值归根到底是由行使价和正股股价之间的差来决定的。 以大家较为熟悉的认股权证为例,当正股的价格为5元,行使价为4.8元,那么涡轮的价值(即行使这项权利的价格)就是0.2元。如果正股涨到5.3元,那么涡轮的价值也上升到了0.5元。在这个案例中,正股的升幅是6%,而涡轮的升幅是150%,放大效应达到25倍。但股价等于或低于5元的时候,涡轮就一钱不值了。 记者有位朋友,在2003年时曾经好H股市场,但他没买入中国铝业(资讯 行情 论坛)的股票,而是大量买入中国铝业的涡轮。当时中铝股价在4港元左右,到他最后离场时中铝的股价是6港元左右。如果他买入中铝的股票,所能赚到的最大收益只是50%。我们再看看买入涡轮的收益。在正股股价4元时,涡轮的价格是0.57港元;到中铝股价升到6元时,涡轮价格相应涨到2.6港元,上涨了4.5倍! 还有人曾花了5万港元买了只“仙轮”——即价格只有1分钱的涡轮。他最初的想法是,要是看错的话,最多5万元就不要了。没想到后来香港股市不断上涨,“仙轮”一路涨到1元,他最后从银行提走了500万港元! 在行情波动剧烈的时候,有时一个波段的涡轮可给投资者带来1—4倍的利润。涡轮正是具有以小博大的杠杆效应,吸引了香港投资者纷纷涌入。 玩权证同玩股票大不一样 长城伟业期货经纪有限公司分析师卜毅文,1993年杀入股市,却误买了权证,结果歪打正着,在权证市场搏杀了三年,见证了期间的大起大落。权证市场关闭后,他又进入股市,2001年他又转入期货市场。他告诉记者,尽管权证价格的涨跌与正股价的涨跌有直接联系,但如果用操作股票的思路来操作权证,肯定会亏得一塌糊涂。从股票和权证操作思路的差异上,可以发现权证独特的投资方式。 追涨杀跌不可取 由于权证的价格与正股的市场价格是紧密相关的,正股的市价与行权价之差为权证的“内在价值”,理性的权证价格应围绕其内在价值轻微波动。 投资者买卖权证时,应该把分析的重点放在正股股票的走势上。当预测正股的价格在短期内存在上升趋势,且认股权证的市场价格处在其内在价值附近或低于其内在价值时,可以加码购进认股权证,因为随着股价的升高,认股权证的内在价值也随之增大,认股权证的价格也随之升高。当预测股价在短期内存在下降趋势特别是大跌市即将来临时,则应抛出认股权证或是可以考虑购入认沽权证。 卜毅文告诉记者,跟投资股票不同的是,在权证操作上追涨杀跌非常危险。特别是当认购权证的价格与行权价之和大于当时的正股价格时,或是认沽权证的价格与行权价之和小于当时的正股价格时,这时买入权证已经亏损。而在价低时购入权证,如果损失也就是仅有的投入资金,但盈利的话会则非常可观。 T+0交易风险不容忽视 目前,国内股票市场采用T+1交易方式,而即将推出的权证交易将采用T+0方式,当日买入后即可抛出,涨跌幅限制也较股票相应放大,当权证的流通数量低于1000万份时,只参加每日集合竞价。因此,权证每日的价格波动可能非常大,瞬息之间会有很多个行情。 历史上,由于没有涨跌幅限制,深新都权证价格曾在一天之内从3分钱飙升至3元钱,翻了100倍。因此,深沪两交易所对新权证设置了涨跌幅以避免过度投机。卜毅文认为,由于A股市场低迷,权证上市后很可能成为热钱的炒作对象,投资风险相应增大。 投资权证要考虑行权期 股票没有期限限制,只要不退市就可以一直存续,而权证具有行权期,目前沪市规定为3个月以上18个月以下,也就是说,一旦行权期满就必须进行结算。因此,投资时应考虑到行权期。 股票即使退市到三板,也可能有每股几分钱,而权证到期不行权或不结算就血本无归。一般的,越接近行权期,权证价格的波动就越小,如果届时价格出现反常,这时买入权证是非常危险的。 三种股改权证投资策略有异 虽然目前还没有公司推出具体的权证产品,但无可置疑,近期的权证必然要被打上股改试点的烙印。如何采用权证的方式解决股权分置的问题,现今初步被认可的有三种思路。 思路一:非流通股股东以希望流通的非流通股为标的,向流通股股东免费发送对应数量的认购权证;行权得到的标的股票上市流通;非流通股股东不得交易其发行的权证。 例如,A上市公司总股本为30亿股,其中非流通股20亿股,流通股10亿股,非流通股股东首次准备将5亿股流通,为此向流通股股东免费发送5亿股认购权证。如果到期有3亿份权证被执行,则对应的3亿股股票成为流通股,其余17亿股仍不流通;以后如果非流通股股东还想再将其中4亿股流通,须再发行4亿份权证,新发行权证的条款可根据当时市场情况与首批权证有所不同。 卜毅文分析,此种思路类似于香港的涡轮。作为第三方的投资者,买入流通股股东卖出权证时只需要考虑两点,一是成本,一般上说,权证的价格越低越值得持有;二是时间,权证的行权期越久,博利的可能越大。在此情况下,非流通股股东、流通股股东和市场之间的利益关系是比较均衡的。 据分析,此方案最有可能和其他补偿方案配套推出,否则不容易为流通股股东接受。 思路二:非流通股股东向每位流通股股东免费发送一定数量的认购权证,权证标的为对应数量的非流通股;权证上市后,所有的非流通股股份获得流通权;当权证价格低于某约定值时,权证持有人可将权证回售给非流通股股东。 例如,B上市公司总股本为5亿股,其中非流通股3亿股,流通股2亿股。非流通股股东向流通股股东免费发送1亿股认购权证,当时正股市价为10元,权证行权价定为6元。权证上市后,无论未来有多少被执行,原3亿股非流通股都获得了流通权。如果连续有5个交易日权证的价格低于2元,权证持有人可以2元的价格将权证回售给非流通股股东。 卜毅文分析,此种方案对于流通股股东来说再好不过了。如正股市价10元,权证行权价为6元,则权证至少值4元;同时对于权证的价格设有下限,已持有权证的人至少可以获得2元的“保底”,相当于一种变相的“贴现”补偿方案,比“送股”方案要好,搞不好登记当天会产生股民“抢权”的局面。 思路三:非流通股股东或其他机构免费向每位流通股股东发送与其持有的流通股数相同的认售权证,权证的行权价为标的股票过去一段时间(如一年)的均价;权证行使时,按行权价与当时股价的差额结算现金,或按差价与当时股价之比折算成股份送给流通股股东;权证上市后,全部非流通股获得流通权;为保护非流通股股东,可设置结算的股价下限,如净资产。 例如,C上市公司有非流通股3亿股,流通股2亿股。非流通股股东向全体流通股股东免费发送2亿股认售权证。按过去一年标的股票均价确定行权价为8元,并设置结算股价的下限为4元。权证发行后,假定在某个行权日标的股票市价为5元,权证持有人要求行权,非流通股股东须向权证持有人支付现金差额3元,或按每份权证送3/5=0.6股给权证持有人。 有业内人士认为,这种思路缺乏对非流通股股东和市场的保护,可能形成竞相抛售的局面,形成股价向下的压力。但卜毅文认为,这将是流通股股东潜在损失较大的一种方案,如果股价不跌,则权证无法行使,流通股股东无法得到补偿。造成了另一种利益不对等的局面,从而实施的可能性也比较低。 卜毅文分析,如果股民竞相抛售的局面只有在一种情况下才可能发生,就是股民持有大量权证,而仅有少量股票。否则,压低股票价格的损失将远远大于权证升值的空间。 相关链接 权证投资曾上演悲喜两重天 过去许多人还不懂权证就盲目操作,血本无归还不知怎么回事。看看曾经的历史,对有心投资权证的人,不啻是个很好的警示。 国内第一个权证是1992年6月飞乐股票在沪市推出的配股权证。1995年和1996年沪市又推出江苏悦达、福州东百等股票权证,深市则推出武凤凰、湘中意、厦海发、桂柳工(资讯 行情 论坛)、闽东、闽福发(资讯 行情 论坛)、丽珠、吉轻工等股票的权证。 有着10多年股龄的卜毅文见证了权证市场的大起大落。卜先生于93年开始入市,“当时全场最便宜的股票每股只要5角钱,我就放手买进,后来才知道,那是陕解放(资讯 行情 论坛)的权证。购入后的第二天,我突然发现,该权证已到行权期的最后一天,立刻以每股8角钱的价格抛出,获利几千元。” 虽然投资权证可以一夜暴富,但同样也可能血本无归。“当时的权证没有涨跌停板和T+1限制,能够当日买入卖出,每天价格如过山车般忽上忽下。”卜先生至今回忆起来还有些庆幸,他曾经以1元2角的价格买进一种权证,价格跌至1元零5分的时候抛出,亏得不多,后来该权证跌到只值几分钱。“但很多股民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他们对权证根本就一无所知,只知道盲目跟风,其实,权证与股票是不同的,所有权证都有行使权力的期限,当到期限时,如果正股价格比行权价还低,也就没有兑现的意义,这时权证也就等于一张废纸。” 更荒唐的是,权证的价格有时竟然高于正股价。江苏悦达正股价7元多,配股价4.50元,悦达A1权价格竟高达15.5元,也就是说投资者宁愿花每股20元买悦达的“期货”股票,也不愿意买7元多的现货正股。悦达A1权甚至出现过一天涨637%的奇观,疯狂过后最后跌至几分钱收场。这种畸形投资比比皆是,当人们从狂热和迷乱中回过神来,最后一个接货者无法博得一个更“傻”的人后,权证从几元钱最终跌到0.01元。 正是由于权证价格的暴涨暴跌,投机极为严重,管理层在1996年6月底终止了权证交易。卜先生分析,权证容易受操纵,用微小的代价去操纵权证获得巨大的暴利也是取消权证交易的重要原因。 专题撰文 本报记者 贾肖明 实习生 潘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