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成熟资本市场的产物,投资者关系管理的起源自然离不开美国。这个倍受瞩目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历了1929-1940年的经济大萧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从1945年起步入复苏阶段。在1949年再次承受了一次经济大衰退后,1950年年初美国便开始了长达20年的经济增长。商业日益繁荣,投资热高潮迭起,企业急于重建和扩建在萧条期和二战期间被搁置的固定资产(厂房,设备等)。新技术被广泛应用,电器和电话设施需要巨资来增加它们的网络及扩容。管道煤气,住房,汽车等等多种消费品市场也都蕴含着无限商机。1952年
艾森豪威尔就任总统时,美国长期政府公债利率为2%,联邦预算出现盈余,通货膨胀亦未发生。在当时经济迅猛增长的时期,债券利率较低,又没有通货膨胀,投资股票市场自然是理性的选择。于是,社会公众开始进入股票市场。
虽然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有个人投资者涉足股票市场,但那时的人数和交易量很少,远不及50,60年代。正是由于社会公众大量参与股票市场而孕育了IRM的诞生。起先,公司的股东主要是那些为数不多的有钱人(百万美元左右),他们是投行,经纪商,信托部门,投资顾问和银行的客户,公司只需要对他们负责。但逐渐地,公司发现那些持股量仅100股或200股甚至不足100股的小股东越来越多。这些新股东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即他们是公司产品的潜在购买者。于是,像宝洁,通用汽车,克莱斯勒,美国电话等等消费品行业的公司看到了这一市场机会。1950年,福特公司向社会公众大规模地发行普通股,并且交待承销商要把推销力度集中到那些200股左右的购买者身上。公司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吸引购买福特汽车的新客户,它的竞争对手通用和克莱斯勒也早已借助股东来促进销量。
逐渐地,这些新股东意识到自己也是公司的所有者,应该有发言的权利,应该被公司所关注。这些新股东还对参加公司的股东大会颇感兴趣。于是,公司管理层有些犯难了,因为他们只习惯于跟那些有长期合作关系的银行,投行家和保险公司打交道,而没有一点跟小股东沟通的经验。在众多小股东的压力下,管理层不得不转而求助大众传播专家。某些大公司就启用自身的公众关系部(public relations department),但大部分公司都求助于外界专家顾问。那些选用自己公众关系部的公司就将这一职责定名为股东关系(shareholder relations),职责范围主要是准备年报,季报及一些财务信息的披露。年度的股东大会主要还是由公司秘书,外界的法律顾问等人来安排。这些可谓是IRM的初级阶段了。
(本文摘自《上市公司》2002年第10期,文/智又盈财经公关公司,略有删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