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权证动态 > 权证频道 > 正文
 

瑞银中国证券部主管表示瑞银曾净买入权证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18日 03:22 第一财经日报

  实习记者 王蔚祺 发自上海

  权证面世以来,搅起市场几多风云。市场投资者普遍认为,这主要是散户所为,包括QFII在内的众多机构均没有参与。而昨天,手握8亿美元QFII额度的瑞银证券亚洲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中国证券部主管袁淑琴向《第一财经日报》表示,她坦承:“瑞银的确净买入一些新发行的权证。”但她否认购买的目的与炒作权证有关。

  袁淑琴介绍说,在瑞银客户现在持有的140家的上市公司中,大约有一半已进行过了股权分置改革,投资者也已经拿到了一部分作为对价的权证。“不过,一些投资者由于自身的产品问题不能继续持有,比如部分海外基金公司设立的股票型基金,其基金经理不得不马上作出卖出决策,并通过瑞银卖出。”

  “瑞银也有净买入一些新发的权证,但是都集中在以前一直投资的公司,因为客户增加了对这些公司的兴趣,他们把权证作为投资他们所长期关注企业的一种新的渠道。”袁淑琴指出,由于所投资企业

股票的供应还是有限的,权证给了他们多一个工具去投资他们感兴趣的企业。

  作为拥有最大投资额度的QFII,瑞银也于昨日正式公布了最新的投资“家底”:其中,有140多只A股股票,50多只可转债。股票投资占总投资额度的60%~70%,而债券在10%左右。而140只股票投资中,有24只是前十大股东,其中包括G宝钢(资讯 行情 论坛)(600019. SH)、G 长电(600900.SH)以及G上港(资讯 行情 论坛)(600018.SH)等;而在可转债中,有10只坐稳前十大股东之位,如山鹰转债(资讯 行情 论坛)(100567.SH)、水运转债(资讯 行情 论坛)(100087.SH)等。资料显示,在2005年A股市场持续疲软的情况下,瑞银的成交量占大盘总成交量比例仍维持在平均每日0.5%~1%左右。

  作为股改带来的副产品——权证,袁淑琴也作出了自己的评判。“权证的诞生本来就是为了支持股改,而现在已经发展成新的投资工具。权证在国外的成熟市场有对冲的配套机制,使它的价格不会过度扭曲,而国内市场现在仍然缺乏这个重要的环节。目前国内的对价权证和创设权证跟海外市场上流行的权证都有所不同,还不是平衡的有配套对冲机制的产品,存在‘一边倒’的现象。”

  袁淑琴同时指出,希望权证能走上如海外市场一样的道路,尽快地跟国际市场接轨,在权证没有一套完整的配套机制以前,应该尽量将投资额度限制在一个可控的范围之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