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资本市场正在迎来蜕变,市场参与各方均需解放思想。历史告诉我们,下跌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理性。股民需要理性思考,资本市场的发展更需要理性的建议。新浪财经联手证券时报发起“拿什么拯救你,中国股市!”大讨论,邀请专家、券商基金人士为中国股市的前途出谋划策,也欢迎广大网友积极参与,建言献策!
广州万隆(微博)
当前股市的一路下跌,很多投资者归咎到是由于宏观经济下降。但事实上,当前我国股市尚未起到宏观经济晴雨表功能,宏观经济基本面对市场的影响并非绝对。让中国股市重新雄起,通过股市领域的改革手段还是可以达到救市效果的。
近期降低券商佣金、转融通业务加快以及降低交易手续费和市场监管费等改革措施频出,这在一定程度上能给予散户投资者信心及优惠,但却伤害了市场其他主体的利益,特别是机构投资者。降低券商佣金20%将大大减少券商分仓收入,使得券商盈利再次下滑,在行情十分低迷的情况下,基金和券商的利益博弈显然升级。而转融通业务利好券商,但却是使蓝筹股大跌,从而伤害了蓝筹股投资者的利益,而蓝筹股最大的投资群体是机构资金;再者宏观经济和大盘不断下行背景下,降低印花税是大势所趋,但若直接宣布降低印花税,则将造成股市大幅波动,这一举措势必导致管理层谨慎。
由此可见,市场的焦点显然集中于市场主体之间的利益博弈,监管层降低税费只是治标不治本的手段。事实上,当前市场的真正根结在于供求的失衡,令到市场供求平衡才是救市关键。因此监管层要通过股市领域的手段来救市,首先应解决市场扩容无度的弊病,其次监管层要加大引资入市的力度,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引导长期资金入场。
有消息称当前IPO已悄然进入空窗期,相信市场不会就此罢休,在不断下跌压力之下,监管层存在宣布暂停IPO的可能。但从长期来看,要令市场真正供求均衡,暂停IPO并不符合市场化趋势,因此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就不得不破局,只有从根源上改变现有利益格局,才能为机构资金放心入市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也只有机构资金放心入市才能真正拯救中国股市。
如果把发行改革当做一个大工程,那目前则仍处于开工阶段。新股发行制度要破局需要在两方面进行改革,首先是询价与承销改革,证监会建立中介结构不良记录的制度、以及增加询价缓解利益代表等监管措施对现有发行利益方具有一定牵制作用,但这些措施难以从根本上改变现有利益格局。行业市盈率的参考作用并不具有强制性,新股高定价的问题或仍难以避免。因此在市场化的改革趋势下,新股招标方式存在改进的空间。改良式的荷兰招标乃至美国式招标才能更大限度的打击虚高报价和人情报价。
其次,增加供给成为新股改革的另一个方向。增加供给主要将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存量发行,缩短乃至取消新股的锁定期限。这将增加新股上市首日股票供应量,降低市场炒作因素,减少限售股份积累,由于存量发行卖掉股份所得资金归股东个人所有,股东也具有较强的利益动机。其二是增加新股发行,郭树清在2012陆家嘴论坛上发表讲话表示,中国资本市场无理由不成世界第一。这似乎预示着股市大扩容的必然趋势,而发审的弱化和项目下放将推动新股发行的市场化,最终改变新股的供求关系。而市场不断地扩容或将导致市场估值水平的下降,高分红的蓝筹股优势或将日益凸显,成为新入市的长期稳健型资金如养老金,社保和QFII等的首选。
就短期市场来分析,目前股市最大的压力来自投资者的情绪,由于投资者对中国未来的经济预期十分悲观,目前已经到了对利好麻木,对利空非常敏感的地步,从而导致A股连一个像样的反弹都无法出现,但需要明白“物极必反”的道理,连续的下跌事实上早消化了经济下滑的预期,当投资者过度悲观之时,反弹将随之而来。当然,从长期来看,中国股市要走向成熟,走出牛市行情,创造一个供求均衡的市场将是必不可少的要素,一个良好的制度作为保证才能让机构资金放心入市,从而推动股市持续上涨。
编后语: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大力支持,更感谢大家对中国股市的热爱,因为有你有我,相信我们的市场会越来越好!
若欲建言献策,请把您的真知灼见发至:stockzhengwen@sina.com。 详见征文启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