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盘点2011年令人哭笑不得的伪研报 忽悠又雷人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2月22日 09:49  南方日报微博

  从亦幻亦真的湘财、平安、国泰君安、信达等四券商的“石墨门”到中信证券面对宏图高科的“监守自盗”;从攀钢钒钛被银河证券“放卫星”,再到中信证券的“沉香榨菜”黑色幽默……在嬉笑怒骂的A股市场,券商们的研究报告越来越“有才”,甚至“雷死人不偿命”!

  所谓“伪研报”有两类:一是虚伪,无中生有故意误导投资者;二是不靠谱,缺乏专业素养,自以为是,贻害投资人。

  梳理2011年令人哭笑不得的“伪研报”,不得不感慨,如果再不刹住这股“研报忽悠风”,将贻害无穷。希望监管部门能在制度上保证券商的合规和专业研究,还投资者一份“安心的研报”。

  ●南方日报记者 高国辉

  ●策划/统筹 贾肖明 张俊

  自吹自擂:中信研报狂推自营盘

  今年元宵节刚过不到一周,中信证券商业零售业研究员赵雪芹就开始“谋划布局”主营IT连锁业务的宏图高科了。2月22日,赵雪芹发布了名为《内外兼修,扩张提速》的研报,给出6个月内19.25元的目标股价,彼时宏图高科的股价为14.68元。

  尽管此后宏图高科3月11日最高摸至18.06元/股,但一个多月后却“俯冲直下”,截至昨日收盘,宏图高科报4.06元,离10月28日预测的目标价7.12元相差43%!不过,中信证券并不气馁,相继在今年3月、4月、8月、10月发布了四篇“买入(维持)”评级的研报,内容无外乎“业绩符合预期,IT连锁稳步扩张”,但还是没能挽救宏图高科的颓势。

  有趣的是,鉴于宏图高科股价一蹶不振,中信证券只好“迷途知返”,今年4次调低目标股价,累计降幅为26%,但对股民来说,目标价仍旧可望而不可即。

  更令人大跌眼镜的是,中信证券先是自买自夸,在今年第二季度大笔买入宏图高科2100万股,继而又自夸自卖,在第三季度净抛售188万股。

  无中生有:“石墨门”扑朔迷离

  去年9月到今年2月下旬,主营房地产业务的中国宝安沉醉在“石墨矿”的“美梦”之中。经过湘财、平安、国泰君安、信达等券商富有张力的渲染,投资者趋之若鹜,中国宝安的股价“扶摇直上”。

  按照湘财证券2010年9月6日一份研报的说法,中国宝安控股90%的黑龙江宝安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可为旗下子公司贝特瑞提供近2.68亿吨储量、适合于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的优质石墨矿产资源。湘财证券称贝特瑞将逐步实现“打造世界级石墨深加工基地”战略构想。与此同时,中国宝安间歇性发布公告,展示其石墨烯的研发和产业化攻关进展。在券商和中国宝安的“联袂推荐”下,中国宝安股价自去年9月的11-12元/股最高飙升至今年2月22日的25.45元/股。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上述四家券商针对“石墨门”事件共发布了9篇研报,仅平安证券就有6篇。在研究员看来,中国宝安已然形成“地产、新能源、医药”三足鼎立之势。然而,3月15日,中国宝安公开否认公司拥有石墨矿产资源的消息却不胫而走。受此影响,中国宝安股价一泻千里。

  事发后,相关券商先是三缄其口,继而一致指认有关石墨矿的信息来源于对中国宝安的实地调研,与公司高管的交流及公开资料。今年6月,深交所与深圳证监局完成了“石墨矿问题”的调查,并对中国宝安及其两名高管予以通报批评。慑于舆论压力,四家券商相继向公众道歉,但均否认分析师存在编造虚假信息、内幕交易等违法违规行为。

  大放卫星:攀钢钒钛目标价188元

  不知道是什么强大的信念支撑,银河证券分析师王国平今年7月份连续三天推出三篇研报力撑攀钢钒钛,硬是将眼下“扶不起”的攀钢钒钛给出了高达188元的目标价!

  银河证券7月7日发布研报表示,钛矿价格将持续上涨,产业链利润向钛矿环节转移,受益最大的是拥有钛矿的优势企业。“给予攀钢强烈推荐的评级,短期目标价14元,长期目前价20元以上。”一天后,银河证券又补充认为,攀钢澳大利亚卡拉拉铁矿基建项目会明显提高企业盈利。

  到了7月9日,王国平更是近乎歇斯底里地高呼:“攀钢钒钛股价被严重低估!”最终,王国平将攀钢钒钛的目标股价直线提升至188元。

  188元的目标价高得甚至让攀钢钒钛都感到不安,在深交所的“关注”下,攀钢钒钛7月20日发布公告称,“近期未接受银河证券研究员调研,且研报中使用的攀钢矿业资源储量等数据与公司已披露信息不一致,公司股价亦不能仅凭单项技术指标判断。”

  明明“大放厥词”,王国平还咬定青山不放松,虽然下调了估值,但仍将目标价看高至56.12元/股。然而,事实令银河证券蒙羞。攀钢钒钛股价自今年7月20日开始,一路跌跌撞撞。截至昨日收市,攀钢钒钛每股报5.32元,竟不及王国平修正后目标价的零头!

  忽悠到底:“天价榨菜”笑煞众人

  不要小瞧一瓶榨菜,它很有可能会撬起一家上市公司。至少,中信证券食品饮料行业首席分析师黄巍的研报是这么想的。

  6月24日,中信证券分析师黄巍的一篇名为《推高端产品拉升企业形象》研报横空出世,令舆论哑然失笑。报告称涪陵榨菜今年推出了零售价为2200元的600克装的沉香榨菜,成为公司的最高端产品。报告甚至还神乎其神地描述了沉香榨菜的制作流程和工艺,表示极品沉香榨菜要酿制8年以上方能上市。

  此文一出,涪陵榨菜6月29日赶紧出来公开澄清说,沉香榨菜系公司2007年初推出的一款礼品榨菜,该产品推出后一直按照正常程序生产和销售,对公司的业绩影响甚小。“2010年,公司所有礼品榨菜的销售额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仅为1.95%。”

  天价榨菜研报经媒体转载并加以评论后,黄巍自己都坦承沉香榨菜现在属于搞噱头的东西。而对于是否到过涪陵榨菜进行实地调研,黄巍却避而不谈,完全没有了之前的“豪迈”。

  ▶记者观察

  券商该知操守为何物

  作为专业金融中介机构,证券公司本应秉持职业道德,引导市场树立理性投资观念,忠诚为投资者服务,但层出不穷的“伪研报”却一再挑战券商的职业伦理底线,甚至让市场见怪不怪了!

  正如独立财经撰稿人曹中铭总结,这些“雷人的伪研报”大致有三个特征:首先,“雷语轰轰”,如渤海证券评论冠昊生物时竟称其“可谓专业补脑残”;其次,“天性过于乐观”,预测目标股价动辄翻番,甚至几十番,如中金公司11月25日给汉缆股份估计的目标价80元即是此前收盘价的5倍!最后,沉迷于闭门造车!所谓的实地调研也只是参加股东大会或者与公司高管的交流,脱离生产实际。

  一句话,诚信与专业素养成为当前券商的顽疾和隐痛!新任证监会主席郭树清日前在出席活动时毫不客气地指出,中国证券公司研究能力处于很低水平,总体上难以形成价值投资的引导作用。

  悲催的是,制造了无数“伪研报”的券商们至今仍未有醒悟的迹象,反而在东窗事发后搪塞责任。譬如,当宝安“石墨门”被捅破后,四大券商直到中国宝安被公开谴责后才很不情愿地向公众致歉,但还是不承认分析师存在编造虚假信息等违法违规行为,只是表示研报的发布和审核过程中仍有需提高之处。而更多的券商,“扔了垃圾就不管收拾了”。

  券商研究员撰写垃圾报告固然有考核制度和行业竞争白热化的因素,但决不能成为“忽悠投资者”的理由,拿着流油的“民脂民膏”,却反过来欺骗甚至坑害投资者,这是什么逻辑呢?!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