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新观察⑤
■董少鹏
3月4日,政协委员、前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对媒体说,目前自己最想做的事情就是炒股。他说:“我想知道股民真实的心情,不进入股市,没这个体会。”如果时间倒流哪怕五六年,作为一位部级官员,即使他退休了,恐怕也很难说出这样一番话。
李荣融的这番话,令人想起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在一次会议上背诵网络歌曲《股民老张》歌词的情景;也令人想起温总理2005年3月表示“我虽然很少就股市发表意见,但我却每天关心着股市的行情”,2009年2月1日访英时“早上起床先问股市”的情景。国家领导人和部委官员关心股市,关心投资者的心态,是一个巨大的历史进步。回望2000年前后,一些人士是以宣称不进股市为荣耀的。
所以,我认为,李荣融轻松表达“最想炒股”所折射的,是资本市场作用得到了公众充分认可,是市场运作体系得到人们普遍信任,是中国资本市场软实力的显著提高。
所谓“软实力”概念,是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在上世纪90年代初首先提出的。软实力的范畴很广,包括意识形态和政治价值的吸引力、文化尤其是通俗文化的感召力、在国际政治中的结盟能力、利用现有国际组织的能力等。本文所指的软实力主要是指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文化的感召力。
就资本市场而言,政府和决策者如何看待它的地位、作用以及发展现状,其实也是资本市场在意识形态中的反映;公众是否认可资本市场运行的体制机制,是否认同监管者的理念和执行效率,反映的则是资本文化的深厚度和感召力如何。
软实力是以硬实力为前提的,如果没有资本市场规模的迅速扩大,没有包括股权分置改革在内的机制性配套改革的有效推行,没有多层次市场体系的完善和市场创新活动的不断深入,也就谈不上资本市场软实力的建设。
我国资本市场经过20多年的探索实践,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发展模式,成就举世瞩目。到2010年底,我国已经有2062家上市公司,1.3亿户投资者,106家证券公司,62家基金公司,163家期货公司,股票总市值全球第二,商品期货市场成交量居世界第一位。
资本市场不仅为人们提供了分享经济发展成果、参与企业经营管理、施展个人理财智慧的新渠道和新平台,也为人们在文化参与、社会参与、民主机制建设等方面创造了新的机制和新的渠道。通过上市公司的股东大会,不同类别的股东民主讨论、决策公司事务;通过公共和媒体渠道,普通投资者对上市公司、证券机构的行为实施监督、批评,也对国家经济政策发表各种意见;通过网络和相关社会组织,监管部门将法律法规制定修改的过程予以公开,征求社会公众的意见,并积极吸收运用,等等。可以说,资本市场文化正在改变中国人的生活。
从近两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来看,对于资本市场发展理念的阐述已逐步淡出,而代之以对市场纵深发展的描画,这是因为,资本市场已经进入到一个常态发展阶段,即是否要“大力发展”、是否要“在发展中加强规范,在规范中进一步监管”等过去争论不休的问题早已失去存在的价值。
社会公众积极普遍参与到资本市场中,政府把资本市场发展置于重要地位并持续护航,充分说明了,在人们的意识形态当中,资本市场已经不是新话题,不是试验品,而是作为生产生活所需,得到了上下广泛的认同。
在近5年来的两会场合,“资本市场热”一直不减,并且呈现如下特点:
一是越来越多的政府官员不再避谈股市;证券系统的代表委员不再是被动接受采访,而是主动宣讲政策。今年两会期间,公众还会继续领略证券界代表委员们参政议政以及与媒体互动的风采。
二是一些模糊问题或者有争论的问题可以通过两会场合得到明确的解答。
比如近日证监会主席助理朱从玖就所谓“发行股票融资就是圈钱”的说法作了分析,提出买股票的人把自己当成公司的股东之一,就不会认为是圈钱;强调“必须要解决小股东对公司的认同感”。我认为,这是对资本市场文化的纠偏,是对资本市场科学理念的普及。
三是代表委员谈论的资本市场话题由过去的偏重概念性转变为更具实务性。
如今年的提案议案涉及到创业板公司再融资、新股发行改革、三板市场、民营企业赴港上市、商业银行参与期货交易、重开股指期货等。与六七年前有关打击庄家、强制分红一类的概念性提案有很大差异。
这些显著变化也说明,对于资本市场问题的讨论呈现健康态势,资本市场软实力建设已进入轨道。我认为,理性的资本文化在两会场合上普及、碰撞、传递,将有助于资本市场更好更快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