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重新再来 我的第二次股海搏击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0月18日 16:20  新浪财经

  编者注:值此中国证券市场诞生20周年之际,新浪财经举办大型有奖征文,回忆20年间我们一起走过的风雨历程,记录中国股市的巨大进步。下文是网友投稿: 

  1.不甘失败 等待时机

  1993年,与几个朋友合伙炒股。恰逢1994年股市暴跌,沪指最低跌至325.89点,最终巨亏。个人资金几乎损失殆尽,自此泪别股市。

  最初,面对亏空的现实思想上是难以接受的。只要思考事情,脑子里总浮现哪些曾经拥有但巳失去的资金,想忘都忘不了。同时自己又恨自己是“白痴”,没能做好资金安全工作,以及N多“祥林嫂”式的自己对自己的自责。哪段时间,工作全没兴趣,心烦意乱白发平添了许多。人的日常生活如同行尸走肉,自己对自己责骂不断。

  想了许多,睡了数天,心情慢慢平复了。仔细回想从日进斗金,到一败涂地的过程 ,确实不甘心。觉得股市只要操作得当,朋友间合作制定好规则,安全赚钱甚至赚大钱是完全可以的。心想只要再有一次机会,就能东山再起,我不愿就此认输。事情想通心情舒畅,便安心上班  ,静待时机。

  2.筹措本钱 借鸡下蛋  

  1994年的股市大跌,让股市持续低迷了2年,到1996年大盘开始走出弱市。是年10月31日,福建三木集团(000632)获准发行新股1479万。我一直关注新股发行,获知此消息可以说是欣喜若狂,觉得翻身机会来了!

  三木集团的发行方式是全额预缴、比例配售、余额即退。即申购者将全部申购资金汇入主承销商指定的帐户冻结,主承销商将实际有效申购总数输入电脑,进行比例配售,计算出每个帐户可认购的股票数量。将冻结的款项扣除配售股票金额后,申购余款退还申购者。此法毫无疑问,资金是第1要素。申购资金大,获得比例配售股票数量即多。而此时,自己的资金廖廖无几。

  能否东山再起,资金是最重要的,没有资金其它都是空谈。向个人借,一是难获较大金额。二是出借方如听说是借资炒股,都诚惶诚恐躲避。万般无奈苦思冥想,只有找银行借钱,而银行贷款,必须有抵押物。在90年代,各个家庭都没有什么值钱的财产。这时人际关糸发挥重要作用,我曾侦办了几起涉及银行的诈骗案,办的不错。银行方对我印象很好,我顺利以个人信用借得30万。4个合伙人又将共有的一酒楼抵押贷款,加每个人自筹部分,共获得资金近百万元。款到手,即着手准备出征,新一轮股海搏击开始了。

  3.首战告捷 妻女助阵

  由于工作忙,抽不出身,首次出征由C负责。送C上车去福州,心里默默祈求此行旗开得胜,开个好头。从11月5日办理申购,到11日余款退回,每天二地电话不断,随时关注发行的最新消息。由于是恢复发行的首家公司,参加申购的基本上是自然人,“大户”和机构不多。11月10日,得到喜讯:三木股票有效申购款142.26亿元,配售比例为5.30%,我们获得10396股。11月21日,该股在深交所上市,开盘价16.08元,最高冲过18元。我们由于需要资金进行下一家申购,故在17元多点即全部卖掉。成本价是5.10元,每股净赚12元多,合计利润近13万!结果落定,大家感叹度过最艰难的时期,都笑了!

  随着大盘走好,新股发行的节奏也在加快。从刚开始的每月2家3家,逐步到每月4家。而随着申购利润不断流入,这时团队人手出现大问题。一是,股票回来后,要至少有1-2人在上市时看盘卖股。二是,还要安排一人根据证监会发行公告,携款外出申购。每只股票从发行到结束,需要7天。如每月发行4家,基本上外出的人就长期不能归家。卖股毕竟是在家坐阵,人还好安排。但安排外出申购的人,却颇感困难。团队4人中有3个人手头都有工作走不开,只能以“病假条”方式,抽空外出。唯一没工作的V却不敢外派,V没读啥书,应付不了申购时的表格和汇票的解付。申购华光科技(600076)就出了问题,造成一张汇票作废,损失不小。

  捉襟见肘之时,突然想到还有闲赋2名女将可用。一为D妻,是教师此时离岗在家带幼女。二为我妻,单位出纳此时停薪留职。二人应付表格。汇票的能力绰绰有余。1997年8月25日,广东汕头超声电子股票(000823)发行,D妻携7岁女儿出行,圆满完成使命。事后,大家笑道D女可能是中国最小的股民了!二妻参战解决了团队“用工荒”难题,如虎添翼产生新活力。

  4.机构越来越多 赚钱越来越难

  从三木集团起,伴随各地新股票的发行,从河南的许继电器。福建的永安林业。青海的盐湖钾肥到云南的云天化......,我们几乎跑遍祖国大江南北。但是,利润增长进度却在不断变慢。从开始一次能赚10多万,到后来一次仅赚几万元。按说随着我们资本金滚雪球式的增长,利润增长应当更快。究其原因,是申购新股这个安全快捷赚钱方法,逐渐成了机构。银企大鳄及有来头大资金的投资首选。一些新上市公司也将刚筹集到手的哪些巨量资金,马上投入下一家公司申购。随着这些海量资金的涌入,打新股利润不断被稀释,所以利润增长就慢了。

  我们注意到这个问题,开始有意识规避大资金,申购时尽量不去大城市和交通便捷的地方,专挑地市州或山区市申购。1997年6月24日,在湖南吉首市发行的“湘酒鬼”股票(000799),算是成功的例子。配售比例2.830%,这在大资金当道的当时,是相当高的了。每股8.1元股票,上市首日即高达30元,卖掉股票大家都是乐滋滋的。但这只是个例,总的讲后面越来越难做,利润很薄了。我们巳有预感,“打新股”可能快走到尽头了。

  5.异地发行完成历史使命

  我们做的最后一支股票,是1997年8月5日青海西宁发行的盐湖钾肥(000792)。发行数量5000万股,全部申购资金高达557.69亿,配售股票比例低至0.29%。这和三木股票发行1479万,配售比例比例为5.30%比,降低近19倍!真是天壤之别。更可悲的是,每股4.35元股票,上市只有9元(此股后来成为受追捧明星股,股价高达107元)。以当时100万进行申购为例,只能获配售666股。每股净赚4.65元,计3096元。远不够机票钱。

  1997年,证券业电子化发展到新阶段,证监会决定新股逐步改为网上申购发行。自此再也不用舟车之劳,千里奔波了。大家聚在自己的酒楼“老朋友”里,统计10个月以来南征北战的成绩。计算结果令人振奋,不但“昆明机床”上全部损失捞回来了!而且还超出了不少,每人都收获颇丰。

  喜悦之余我在沉思,股市里这样失而复得故事还是少点好。资本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作者:楚都浙老

转发此文至微博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