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股民半年打新冻资利息14亿元入保护基金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16日 15:23  扬子晚报

  徐建华

  上周五,网上申购光大银行未中签的申购款正式退还投资者。当天南京股民王女士致电《壹财经》咨询,为何账户上只见申购款退还,而没有申购款被冻结期间的利息?记者调查得知,根据相关规定,“打新股”冻结资金的利息不归股民所有,而是划入“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对此有股民戏言,利息原来当作“保护费”上缴了。

  股民

  质疑

  申购光大银行

  未见返还资金利息

  王女士介绍说,自己股票账户上有一部分资金,8月10日看到有光大银行新股申购,就动用了30万元“打新股”,但遗憾的是并没有中签。13日,30万元又回到了账户上。正好几天前在扬子晚报上看到一篇《200元存9年“倒贴”了40元》的新闻,因此最近头脑里对资金利息的问题比较敏感,于是就打开账户看30万元被冻结三天的时间中有没有利息返还,通过查询资金明细发现,并没有一分钱的利息到账。

  王女士认为,30万元被冻结三天,利息其实也就不到10元钱,但一个人不多人多就许多了。股民“打新股”,资金被划走自然有利息损失,而那头资金划到上市公司账上是产生利息的,难道这部分利息被上市公司或者其它什么机构吞了?

  就王女士反映的情况,记者也询问了一些股民,大部分股民都表示并没有注意到这样的问题,每次“打新股”不中、资金返还账户的话,看一下“大数目”对就行了,“零头”基本上不怎么关注,至于有没有利息返还就不知道了。也有个别股民称,打了多少次新股,好像从来没有得过利息。现在想想还真是,这部分利息应该归股民啊。

  记者追溯

  打新资金有利息但不给股民

  申购资金被冻结有利息

  光大银行12日晚间发布的中签公告显示,本次网上发行,68.7万户投资者提交了有效申购订单。

  冻结资金2095亿元,未中签的网上申购款于8月13日退还投资者。公告中并没有提及利息返还问题。

  南京一券商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说,股民申购新股后,按照申购的数量,相应的资金将被划转出账户,但该资金并不是直接划到上市公司的账上,而先是被划转到主承销商在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开立的结算备付金账户,资金将被集中冻结。资金解冻后,一部分中签的申购款将被划转到上市公司银行账户,另一部分未中签的申购款将会退还给投资者。

  在去年颁布的《沪市股票上网发行资金申购实施办法》中,记者看到这样一句话,“资金解冻后,中国结算公司将申购期内集中冻结所有投资者申购资金的利息按相关规定办理划转事宜”。这也就是说,股民申购资金被冻结期间是产生利息的。

  利息交给了“保护基金”

  既然产生利息,股民又没有得到,那这部分利息又被划给谁了呢?

  记者了解到,最早“打新股”冻结资金的利息归上市公司所有,后来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成立,这部分利息就作为该保护基金来源之一。每次新股申购后,由结算公司上海、深圳分公司直接划入保护基金公司指定账户。保护基金公司在上述资金到账后的10个工作日内,向各缴款单位出具收款凭证。

  据介绍,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是一种按一定方式筹集基金,在上市公司、证券经纪机构出现支付危机、面临破产或倒闭清算时,由基金直接向危机或破产机构的相关投资者赔偿部分或全部损失的保障机制。除了发行股票、可转债等证券时,申购冻结资金的利息收入外,投资者保护基金其它来源是: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在风险基金分别达到规定的上限后,交易经手费的20%纳入基金;证券公司,按其营业收入的0.5-5%缴纳,其中经营管理、运作水平较差、风险较高的证券公司,缴纳基金比例越高。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记者查阅资料了解到,光去年一年新股申购冻结资金的利息竟然高达8亿元。

  从2009年6月19日起,一度停滞的新股发行重新启动,A股IPO发行一路快马加鞭,半年时间共有111家公司IPO发行融资合计达2022亿元。新股密集发行也直接推高了新股申购冻结资金的规模。数据显示,去年新股网上网下合计冻结资金达到惊人的27.32万亿。一般来说新股申购资金要冻结3至4天,如资金使用按照3天为一个周期,存款年利率按照0.36%计,去年IPO重启以来,高达27.32万亿元的新股申购冻结资金,利息约有8.08亿元。

  在此期间,一些大盘股申购冻结资金迭创新高,其中,中国建筑以1.85万亿冻结资金居首,其冻结资金利息高达0.55亿元。统计显示,去年发行的10只大盘股合计新股冻结资金约为10万亿,资金利息约为2.96亿元。

  有市场人士表示,去年以来新股密集发行空前,甚至出现了新股申购“打架”的现象,股民申购了这只股票,资金被冻结就申购不了其它股票,加上部分新股发行时间横跨周末,实际新股申购资金利息金额可能大于上述逾8亿元数字。

  统计数据

  去年打新冻结资金利息达8亿

  说法

  近5亿元用于补偿股民损失

  记者上周五从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了解到,今年上半年,保护基金累计筹措金额为24.937亿元,其中申购冻结资金利息收入13.591亿元,占比超过五成;交易经手费5.521亿元;证券公司上缴基金0.929亿元。截止6月底,累计发放保护基金8.78亿元,其中4.54亿元用于弥补客户证券交易结算资金,4.24亿元用于收购个人债权。

  近10多年来共计有20多家证券公司相继破产,一些券商大肆挪用客户保证金造成巨额“窟窿”,如汉唐证券挪用客户交易结算资金高达24.14亿元。这其中,保护基金主要是用银行贷款给予投资者一定的补偿,随着保护基金规模的扩大,开始使用从市场筹措来的资金。目前所发放的用于弥补客户证券交易结算资金4.54亿元,正是从市场筹措来的资金,这其中就有股民申购冻结资金的利息。

  取之于股民,用之于股民

  市场人士张志民认为,设立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主要是用于处理破产券商善后事宜,其中包括对投资者的一部分补偿。这也是管理层保护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利益的有力举措。同时证券机构破产,由政府“买单”转向市场化退出,也是与国际接轨的表现。投资者保护基金,从投资者身上取得,又用在投资者身上,取之于股民、用之于股民,有利于增强股民信心。

  有业内人士乐观预期,风险补偿种类全面细化后,如上市公司各种欺诈股东行为导致的损失也可纳入实际补偿范围,则该基金对维护投资者权益的作用将能更充分地释放出来。 

  上市公司应对股民“贴息”

  记者采访中,大部分股民对申购冻结资金的利息上交给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表示理解和支持,但也有股民建议,对没有打中新股的股民,上市公司应该拿出部分资金,补偿股民的利息损失。

  本报记者 徐建华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