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陆一:是什么催生了中国股市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4月12日 01:23  第一财经日报

  陆一

  遥想在1985年中国改革领域著名的“巴山轮会议”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哈佛大学教授托宾曾建议,在20年内中国不要建立股票市场。又是什么,之后在上世纪90年代初催生了中国股市呢?

  1988年就曾经是一个契机。早在1988年3月,当时还在海外的一些学者,向中国高层提交了《关于促进中国证券市场法制化与规范化的政策建议》。7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在北京万寿宾馆召开了证券市场座谈会,会议决定组建“证券交易所研究设计小组”,并起草《中国证券市场创办与管理的设想》。1988年11月9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副组长姚依林和秘书长张劲夫,在中南海国务院第三会议室听取了证券交易所研究设计小组有关《中国证券市场创办与管理的设想》的汇报。

  但是,因为1988年政府面临“双轨制”带来的经济纷乱、“价格闯关”引起的社会不稳定等,对于中国证券市场创设的初期研究以及在体制内的实际推进,很快就因“目前条件尚不具备”而被搁置。

  实际上,催生中国证券市场的契机完全是经济以外的因素。

  1989年12月2日,已兼任上海市委书记的朱镕基,在康平路市委小礼堂就如何“深化上海金融体制改革”的问题举行市委常委扩大会议。受到邀请与会的有金融、学术界的部分专家、学者和有关部门的负责人,还有市政府经济智囊团高级金融顾问李祥瑞、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行长龚浩成、上海市体改办主任贺镐圣。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鸿儒受邀专程从北京飞到上海参加会议。

  就在这次会议上,朱镕基在听取了刘鸿儒等专家的意见后拍板决定,上海要加大金融改革的步子,重现国际金融中心的风采,其中首要的工作是设立外资银行和建立证券交易所,这是上海金融体制改革中两个最迫切的问题。

  在会议上甚至基本决定了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的日期。当时的要求是,1990年12月份,香港贸发局主席邓莲如女士将来上海,所以会上初步决定尽量争取在那个时间点开业。

  1990年初,工作组在汇报设立上海证券交易所的筹备方案中,曾根据筹备进展的实际情况建议1990年实现交易所的试运行,正式开业时间安排在1991年四五月间。但朱镕基仍坚持加快筹备进度的要求,1990年2月28日对此批示“请抓紧一些,可否力争今年开业”。

  可以这么说,成立上海证券交易所是政府主动驾驭资本市场的一次重大决策。这个举动之所以说它政治意义大于经济作用,是因为中国的最高决策者希望通过它向全世界昭示,中国改革开放的大门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关闭。

  朱镕基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仪式上的讲话,谈到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的重大意义时,首先就表明:“它标志着我国将坚定不移地继续奉行改革开放的政策。”

  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的筹建过程中,朱镕基曾反复关照筹建小组,证券交易所的建立对外可以宣传,但对内不作或少作宣传。正因为如此,在1990年11月26日上海证交所举行成立大会的当天,新华社从上海发出的只是一则寥寥200字、措辞极其谨慎的消息,这与海外媒体广泛而大篇幅的热烈报道,形成极大反差。

  从中国证券市场诞生的过程可见,催生它的关键并不是纯粹的经济因素,这一点出乎所有人的预料,也脱离了所有经济学理论的解释。甚至可以说,如果纯粹按经济规律,也许真的会如“巴山轮会议”上托宾先生所建议的,中国20年内不开放股票市场。

  (作者供职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研究中心,著有《闲不住的手——中国股市体制基因演化史》和《正本清源:中国股市基本概念辨误》)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