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沪深股市重估的参照物

  这几年高善文博士的“资产重估”理论一直备受关注,他也就这个理论做了大量的逻辑推理和史学考证。但令人不解的是,这个理论和他提出的“牛市下半场”的说法一样,都无法解释中国股市的暴跌。

  抑或,我们应该把这次暴跌当作一次可以忽略的调整,耐心等待股指到达10000点,即资产重估到一个更高的水平。从客观上说,高博士所说的资产重估并不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因此如果我们不想坐过山车,那我们就必须密切关注可能打断资产重估的一些因素。

  高博士总结了上世纪80年代后期的历史,以求解资产价格泡沫破灭和崩溃的基本条件。他总结了德国、法国和芬兰的情况,并比照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的情况,认为其资产市场上涨的机理非常类似,资产重估结束的宏观经济条件也比较接近,其中比较明显的是汇率升值过程的大体结束,以及货币信贷增长率大幅下降并伴随信贷市场利率的持续上升。

  他认为,中国资产市场泡沫破灭和崩溃的条件,首先要求与贸易顺差增长相联系的汇率升值压力基本消除。这是指贸易顺差仍然可以比较高,但主动性的资本流出由于某些原因(例如美元急剧升值、美国利率大幅上升等)大幅增加,使得与贸易顺差增长相联系的汇率升值压力基本消除。但从当前美国的汇率以及利率政策来看,并不满足资产泡沫破裂的条件。

  或许,一个被忽略的前提是,在资产重估过程中,我们的重要参照物之一是美国,所以美国大跌我们也大跌,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盯住美国股市,或许是躲避灾难的办法之一。

  其实资产重估的本质在于资本流入以及宽松货币政策,现实的指导意义在于,关注资本流出和信贷松紧程度来测市,就不必受“上半场”和“下半场”的困扰了。

  吉林 马云飞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