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第一代股民透秘诀:大跌时要找更有意义的事做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05日 15:51  东南快报

  炒股从欠债两百万到反赚千万

  榕第一代股民透露秘诀:“大跌时要找更有意义的事做”

  “首先,要对中国股市始终有信心,股市总体是向上的;

  其次,要留有余钱,至少要有保证吃饭的钱;

  第三,在股市大跌时一定要找更有意义的事做。”

  “1994年股市跌到325点,我当时200多万元的家当全打了水漂,还倒欠别人200多万元!”回忆起当年在股市栽的大跟头,任良成到现在还心有余悸。但现在任良成身家近亿元,还有一家自己的股票博物馆。

  任良成是福州第一代股民,在股海中摸爬滚打近20年。“中国股市历史上四次大调整,我也是四起四落。”任良成说。

  “1991年-1994年股市刚刚起来,所有人只经历过股市大涨,没有人想过股票还会跌。”任说,他认为炒股跟把钱存银行一样安全。

  1994年,沪指一下子从1000多点跌到325点,上石化、马钢等股票都从十几元跌到1元,甚至7、8毛钱。任良成不但把之前做实业、做原始股赚得的200多万元家当亏了个精光,还倒欠券商200多万元。

  “当时万元户都很难得,更何况我已经有200多万元家当。”任回忆说,来自各方面的压力都有,也很茫然,不过消沉了半年时间,他觉得还是要找点事情做。于是任重操旧业,向朋友借钱办起了脱胎漆器企业。另一方面,继续积极关注股市,伺机补仓。

  过了一年多,股市慢慢有回转迹象。任通过做实业积累的资金慢慢抄底。到1997年股市回升到最高1500点时,任的资产达到了上千万元。任说,经历过那次大跌后,后面的三次股市大调整,虽然亏的钱更多,但再也没了那种“天都黑了”的茫然。另外,后来无论什么时候,都不会把钱全部投入到股市。乘着股市低迷时,他还趁机把精力转到了股票收藏上,后来获得了比炒股更大的收益。

  本报记者 蔡雪萍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