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花旗粉丝:爱上一只股票让我万劫不复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03日 03:41  每日经济新闻

  文:记者 马骏骎 口述:邓妮斯

  从全球第一大银行到濒临倒闭,花旗集团曾让无数投资者为之疯狂,为之悲伤。在金融危机中,花旗的投资者有着怎样的经历?国内某商业银行高管邓妮斯(化名)向记者讲述了她和花旗的故事:

  从1998年花旗银行与旅行者集团合并成立了花旗集团起,我就一直关注花旗,并在2003年初决定投资花旗。在查看了花旗几年来的走势后,我以33美元的价格买入花旗集团(NYSE:C)。

  买入股票后,花旗每年给我的分红超过了两美元一股,股价最高到过55美元,我盘算着至少应该将花旗股票保留20年、甚至30年,到时股价和利息都会非常可观。但去年,事情开始慢慢脱离了可控轨道。

  随着次贷危机的爆发,一向坚挺的花旗股价开始下跌。伴随着贝尔斯登、雷曼兄弟的轰然倒塌,华尔街的金融体系岌岌可危。2008年初,花旗股价跌至26美元左右。由于对花旗信心十足,此时我想到的并不是撒手放弃,而是继续“抄底”。

  然而,伴随着不断爆出巨额亏损,10月,花旗的股价已跌至14美元。这时,我又习惯性地继续补仓。

  2008年11月,随着美国政府在救市与不救市之间摇摆,花旗股价也已经跌至3美元的惨痛境地,但我仍像着了魔似地想,“花旗曾经给过我丰厚的回报,索性我再买些股票,就当为它作贡献吧。”于是我依然调动资金再次入市。

  2月20日,市场传言称花旗将被国有化,午夜我坐在电脑前眼睁睁看着花旗股价跌至1.6美元,这次我终于下定决心不再补仓。我隐约回想起一位银行高层领导曾意味深长地说过,“银行股还是尽量不要碰为好!”,言语中似乎早已看穿了投资银行股的本质。

  直到今天,当我看着花旗,仍会有“买不买”这样的念头闪过,但这些年来的投资经历使我明白:对任何一只股票产生感情的后果就是万劫不复。话虽如此,但我仍然希望,花旗会像“9·11”后的纽约一样走出阴影,像二战时被日军打出菲律宾的麦克亚瑟将军一样,有勇气说,“Ishallreturn!(我会回来的)”。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