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午10点,早盘刚刚开始,位于五道口的首创证券营业部交易大厅已挤了不少人,放眼望去,一丛丛白发中夹杂着几个黑脑瓜顶。昨晚央行刚刚出台降息新政策,不少股民交头接耳,正热烈地探讨着大盘的走势……
炒股,就像吃饭、睡觉一样,如今成了众多市民生活中一件不可缺的大事儿。有外电报道:过去中国人见面最爱问对方“吃了吗?”股市行情走热,这句口头禅已经被很多人自然地换成“今儿涨了跌了?”
时光倒退20年,几乎所有的中国人还不知道股票为何物呢。此后股市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发展突飞猛进。
当年,金杯汽车(600609)公司在国务院机关大院推销股票,1天只有4个人问津。如今,股民购买股票趋之若鹜,1990年到2007年,申购新股的平均中签率仅仅为万分之一,也就是一万个人才能有一个人幸运中签买到1000股。
中南海摆摊卖股票
见证人:李幛喆
那时记忆:1988年股票还是新生事物,曾经在中南海西侧的国家机关大院摆摊推销金杯汽车股票,一不留神上了人民日报……
52岁的李幛喆曾经是国家体制改革委员会信息处的官员,尽管鬓发已苍,但西服革履,依旧挺拔俊朗。面对记者,他一边摆弄着足有半本杂志那么大的金杯公司原始股票,一边兴致勃勃地回忆20年前那件引起轰动的“中南海卖股票”的趣事。“我们就像街头的小商贩,摆个地摊吆喝着卖起股票来了。”
上世纪80年代末,股份制改革的热潮席卷大江南北,在国家体改委的一次股份制试点企业会议上,沈阳金杯汽车公司的负责人咨询可否到北京卖金杯股票,领导也没有明确说可以还是不可以。但当时给金杯公司的感觉是可以试试。
时间没过多久,金杯公司的人还真找到了位于中南海外西侧的国务院下属机关大院来了,开始了投石问路的发股票举动。
“1988年9月8日11点,趁开饭的时间,我帮金杯公司的人把招股章程贴到了机关食堂门口,下午2点,就在机关办公楼的过道大厅摆了一张桌子和几把椅子,开始卖股票。”那时很多人根本搞不清什么是股票,大部分经过的人连脚都不停就离开了。一个小时过去没有卖出一股。实在没有办法,他们便主动上前给行人解释,如果买了股票一年有16.5%的利息,另外还会有其他的一些收益,但好话说尽,还是没能打动一个人。
“想想也是,那时候人们的工资水平普遍不高,比如我吧,一个月才挣70多块钱,怎么舍得花100块钱买一股股票呢?而且还摸不清底。”场面实在太尴尬了,最后经管司的一名处长救了驾,掏钱买了1股。李幛喆透露,现在该处长已成为了中国证监会的高层领导。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更逗,大概下午4点来了一个小伙子,二话不说,打开包拿出一捆捆的钱,全是10元一张的,足有1万元。“当时我都看傻了,第一次见这么多钱,也是第一次看见万元户。”李幛喆咂着嘴说。“全买了,100股。”小伙子说,“我要出国了,这些钱闲着也没用,干脆买股票得了。”李幛喆算了算,1992年金杯股票上市,股价最高到过17元,小伙子手中的股票那时出手能卖17万元。
“那天加起来只来了4个顾客,卖出10300元。”可李幛喆没有想到,两天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各地新闻联播”节目和人民日报居然报道了这件事,题目是《中南海里卖股票》。“其实报道没有写清楚,当时的国家体改委根本不在中南海里,而是在西安门的机关大院。”
阴差阳错,这篇报道却极大地吸引了人们的眼球,用现在的话说,它成功地炒作了一回。“美联社的、共同社的,一大堆外国记者追着要采访我。全国各地的工厂企业也给我打电话,都要到中南海卖股票。”
一时间,大小公司纷纷发行股票。为了方便交易,1990年12月1日,深圳证券交易所试营业;紧接着,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成立。中国股市的大幕就这样拉开了。
“从20年前的"中南海里卖股票"的一场风波,到如今中南海的领导们每天都关心股市行情;从20年前股票无人问津,到现在的供不应求,这巨大的变化要归功于改革开放的层层推进。”李幛喆感慨道。